新闻人是报道新闻的,可有时一个不小心,自身也会成为新闻,甚至成为人们热议的新闻话题。最近,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就卷入了这样的话题中。尽管“导火索”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的一篇暗含批评柴静“不专业”之意的文章,但衍生而来的话题内容却几乎和新闻专业无关,并很快在媒体、网络的演绎下成了游戏味、戏谑味十足的“劈柴”和“护柴”运动。在吐沫纷飞的口水战中,一些标签式的语词时常出现,比如“公知”、“女神”、“柴徽因”、“文艺女”、“老男人”等,这些词很容易挑逗人们的神经与视线,实际上却缺乏具体所指,谈的多是“感觉”。这种缺乏实质内容而且充满争议的口水话题,恰是一些媒体的最爱,因为它既可以赚足眼球,又没有事实风险。因此,本文完全无意在这样的标签下表达支持或反对,而只想以此为例,讨论一下新闻人的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的问题。这个问题出现已久,但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变得更加突出,却并没有被大多数新闻人意识到。
新闻人为什么要避免成为新闻话题?
数百年来,不断发展的新闻职业理念和一系列操作性规范都在要求记者要尽可能“专业”地去观察和记录事实,而不是制造事实或成为事实的一部分。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旁观者清”,与事件保持一定的距离,观察才比较可信。新闻客观性认为,记者的角色定位应是致力于追求真相的社会记录者,而这一角色并非天生具有,需要一系列职业理念和规范来约束记者行为,建构合格的记录者形象。一方面,记者要在个人表达上做出一定的让步,以维护记者在新闻报道上的公信力和话语地位。比如记者不能随意地公开流露对政治人物的好恶、不能随意公开评论新闻事件(写新闻评论不在此列)、不能随意卷入争议话题等,都旨在保证记者与可能报道的对象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避免让公众怀疑记者有先入为主的个人偏见。另一方面,记者要淡化个人色彩,尽量让公众将注意力放在记者所传播的新闻事实上,而非记者个人身上,尤其不能让个人色彩掩盖甚至影响到记者的职业身份。一旦新闻人自身成为新闻话题,新闻人就会因为受到太多关注而失去了隐在幕后报道事实的“恰当”位置,其职业形象甚至是从业资格都会面临挑战。
柴静成为新闻话题,让人真正遗憾的正是对于记者职业形象的伤害。对作为记者的柴静来说,无论是被贴上赞美的标签——“知女”、“文艺”、“女神”,还是被厌恶地指责——“矫情”、“装”、“爱演”,都大大扭曲了其作为职业新闻人的社会角色,那些涉及隐私捕风捉影的传闻,更是直接将新闻人当做了娱乐明星。而在博文中对柴静提出质疑的闾丘露薇和董路,自身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他们的职业形象也难免不受影响。
新闻人如何避免成为新闻话题?
很多人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惑,新闻人成为或不成为新闻话题,好像是自己不能控制的。柴静是否因为新书大卖而“躺着中枪”了?闾丘露薇是否像她自己所说的,在错误的时间发表了一篇正确的文章,本意是谈新闻专业却被人说成了个人恩怨?是,又不全是。一不小心成为新闻话题,应该不是新闻人的主观意愿,但对反复无常的社会舆论的预见和对可能演变成新闻话题的防范,却应该是新闻人建构职业形象过程中的自觉意识。职业运动员在比赛前外出吃饭喝水都会很谨慎,因为一旦被下药或误食兴奋剂,后果就得自负,因而预防风险本身就是职业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新闻人对自身职业风险的预防意识要薄弱得多。在这个案例中,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柴静和闾丘露薇这两位堪称优秀的女记者都在文字中表达了对新闻专业理念的执着追求,但她们的表达却没有促成对新闻专业的严肃讨论,而是形成了一个大众围观的娱乐性很强的话题。原因何在?恐怕还是记者对新闻专业理念要求自我约束的意识不够明确。
柴静和闾丘露薇都有十分出色的职业履历,但在这场风波中,她们仍然没有为避免自己成为新闻话题进行足够的防范。对于柴静来说,如果不为了出版新书而进行密集的宣传、不在短期内接受大量的采访和进行演讲、不在公开场合和博文中频繁提及自己的朋友“圈子”,如果在意识到自己被贴上了与职业身份认同无关的标签时,能主动拒绝而不是默许地接受,就不会给自己累积太多成为话题的“燃料”。而对于闾丘露薇来说,进行同行批评本来就要很慎重,哪怕是不点名的批评。但问题的关键还不是在错误的时间发表了正确的批评,而是批评本身尚不够专业。例如她混淆了电视新闻领域的不同工作(对此可比照新闻学者陆晔的一篇很有说服力的专业评论),并在缺乏对新闻作品进行事实分析的基础上批评对方的新闻理念。这种“简单化”的批评容易无视具体事实(比如柴静所做的不少堪称精彩的新闻报道和在试图追寻真相过程中的自我剖析与方法探讨,与闾丘露薇所说的“专业”理念并不违背),而聚焦于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比如柴静的特写镜头和演讲时的语言表述。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批评,但是仅以此为据进行批评,难免有些“选择性批评”的嫌疑。这也就难怪网民的观点出现两极分化,或者赞同,但是将其衍生成柴静“表演”和“装”的道德人格批判;或者反对,认为闾丘露薇是对柴静的“嫉妒恨”,这两者都越出了专业讨论的范畴。更何况,闾丘露薇在文章中称电视记者的职业要求“很简单”,这其实是一种真理从容在握,拒绝讨论的“讨论”。至于央视记者董路在博客上的“吐槽”,因为牵出了“老男人饭局”这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话题,迅速抬高了舆论热度,但与严肃的专业讨论更是相距甚远。
新闻人本就是和舆论打交道的,对舆论的特性应该比一般职业的人理解得深。知名新闻人更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方能谨慎用好手中话语权,而不致被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话题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