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高级记者袁养和,今年刚满七旬。袁老是中国首批报道吴仁宝和华西村事迹的记者之一,与老书记和华西这片土地结下了绵延40多年的不解之缘。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是新华社江苏分社的记者,专门做农村报道。”袁养和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国家号召“农业学大寨”,在全国寻找树立先进典型。当时一位通讯员向袁推荐了华西村。
“我赶到村里采访那天正值晚上,眼前的场景让我至今难忘。”袁养和看到,田地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唱歌声和呼号声此起彼伏,让人激情澎湃,所谓‘挑灯夜战’就是指我眼中的场景。”
那天晚上,袁养和第一次见到了吴仁宝——40多岁黝黑壮实的中年男子,肩挑着一担泥土走到他面前,“你好,我叫吴仁宝,是华西村党委书记。”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豪放、有力、事必躬亲。”“我在采访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我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村书记,我应该经常去采访,经常去和这个人聊天,向他学习。”
这一“经常”,就是40多年。其间,吴仁宝和华西村的名字正是通过袁养和和同事们的笔,数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并在广为转载之后传遍全国。
“不膨胀,不满足”是在与吴仁宝打了几十年交道之后,袁养和对他的评价,“这也是我理解中,他被称作‘不倒青松’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在下。”袁养和说,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吴仁宝,几十年来从未离开过哺育他成长的华西的父老乡亲,他的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中,他的“重心”始终在下面。
“为群众谋利益,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一年到头没有节假日。他自己算了笔账,按常规作息时间,他已经工作了100多年。然而,当组织上给他5000万元奖金时,他却分文不取,全部交公。年年月月,奉献如此多,索取这样少,群众怎能不爱戴?据我所知,华西每一次搞选举,无论选什么,吴仁宝的得票率总是100%。”
袁养和还说,“大凡有一点物理学基础的人都懂得,运动中的物体倘能保持一定的速度不断前进,是不会跌倒的。与时俱进的吴仁宝,几十年来从未停下过前进的脚步。他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生命不息,探索不止。光一个‘共同富裕’的命题,他孜孜不倦地探索了几十年。”
扬子晚报记者 张磊 谷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