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收费或有三种结果 博弈对移动互联影响深远--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微信收费或有三种结果 博弈对移动互联影响深远

2013年04月09日07:46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4月6日,中国计算机学会在北京就微信收费事件发表特别声明,表示三大国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未经有关法律程序的情况下试图增加收费名目是没有依据的,涉嫌双重收费,建议国家加强对电信领域垄断行为的监管。电信运营商、腾讯、监管层、学术团体纷纷发声,微信收费事件在发酵多日之后再起波澜。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微信收费事件最终可能有三种结果:一是微信对全部用户或V IP用户收费,收入由腾讯与运营商共享;二是运营商直接向腾讯收取“信令费”,成本由腾讯直接承担,微信加快商业化步伐,以弥补这项开支;三是争论无果,运营商直接推出“飞聊”等与微信相似的产品,与微信直接展开竞争。

  专家指出,微信收费之争背后是新兴移动互联网产业与传统运营商利益的深度博弈,其结果将对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运营商缘何对微信不依不饶

  向来财大气粗的电信运营商缘何对微信不依不饶?最直接的原因无疑是微信动了运营商的奶酪。

  易观咨询分析师闫小佳认为,以微信为代表的O TT应用,使用运营商的流量通道提供服务的同时,对运营商的彩信、短信以及话音业务产生了强烈的替代作用。而由此直接带动的流量增收,远远无法弥补彩信、短信和语音收入的下滑。1000条短信对运营商意味着约100元的短信收入,而使用微信,流量费则可能只有几元钱。对运营商而言,这笔生意显然很不划算。

  在微信的冲击之下,运营商长期倚重的短信业务日显颓势。2012年全国短信发送量8973 .1亿条,同比仅增长2.1%,远低于2010年7.1%和2011年6.2%的增幅。而今年1至2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为1576.1亿条,同比仅增长0.7%,户月均短信量更同比下降8.2%。

  2012年7月,微信新增视频通话功能。在网络稳定的情况下,将视频通话切换成语音通话,已可获得与传统通话相近的用户体验,这显然动了运营商最大的蛋糕。今年1至2月,我国通讯业移动话音业务收入达708.2亿元,占移动通信业务总收入(1264.4亿元)的56%,尽管较2012年全年60.68%的比例有所下降,仍占据了运营商收入的半壁江山。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副教授史广顺指出,尽管运营商推进“流量经营”多年,但今年1至2月,我国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接入业务收入占移动通信业务总收入的比例还不到20%。短期内指望流量收入完全替代话音和短信收入并不现实。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大运营商的流量资费保持平稳,而未来流量只会越来越便宜。在运营商的竞争之下,任何一家运营商都没有对流量资费“坐地起价”的实力。

  “廉价”的流量对彩短信和话音业务产生“不成比例”的替代,是运营商推动微信收费、试图分一杯羹的直接原因。而中国移动在三大运营商中表现最为积极,亦有其特殊原因。

  “信令问题”客观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信争端中,最大的“把柄”便是对运营商信令资源的大量占用。数据显示,微信占据了中国移动60%的信令,却只产生了10%的流量。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无线通信中心副教授王亚峰告诉记者,运营商的信道分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流量、语音这些数据走的是业务信道,控制信号走的是控制信道。每次发起通话、接收短信首先要发出控制信号也就是信令,然后才能有数据传输。由于协议和标准的限制,设备在采购时,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的分配是成比例的。但微信“永远在线”,无论有没有通讯,每隔几秒钟就会发出一个信令,这使得微信产生的信令、流量比例与信道的分配比例不符,微信占业务信道少,占控制信道太多。如果信令太多导致控制信道阻塞,即使业务信道再通畅,电话也打不进去,数据也无法传输。

  2012年1月,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 TT D O CO M O在东京地区的网络发生故障,有252万用户受到影响。事后调查发现,某款可以免费语音通信的安卓应用,每隔3至5分钟便发送控制信令,正是这款应用导致了运营商信道堵塞。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微信“信令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与电信运营商的技术架构不符。微信的用户好比K TV的顾客,信令是K TV的服务员,本来50个包间10个服务员就够了,但来了一群顾客,每隔几分钟就叫服务员过去一趟,而且基本不消费。如果全是这种顾客,K TV的服务员肯定不够用。

  王亚峰认为,2G技术的带宽较低,本身留给控制信道的宽带就不多,因此信令问题更加突出,而3G、4G技术的宽带就相对宽松很多,控制信道也比较通畅,因此受影响很小。实际上,微信增长带来的信令问题,随着3G和4G的普及,自然会迎刃而解。

  运营商通道化难以避免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运营商传统业务的没落已是大势所趋。

  在韩国,腾讯持股13%的K akaotalk用户总量超过3500万,每日通过该应用发送的消息量超过1亿条,是韩国三大运营商短信总量的三倍。苹果在2011年推出iM essage功能,允许苹果用户在电脑、平板以及手机之间发送短信,目前iM essage用户每天发送信息已达到20亿条。G oogleV oice、Skype等移动互联网通话应用的出现,使美国居民用廉价甚至免费的通话替代了传统的拨打电话。而由于美国通信业竞争激烈,运营商们也只能对“微信们”的侵蚀“忍气吞声”。

  在“微信们”的冲击下,一些运营商甚至放弃了传统业务。今年3月,美国第四大电信运营商T-m obile推出套餐,只需50美元/每月的费用,电话任打、短信任发,包500M B的流量,再加10美元,流量上升到2G B,再加10美元,则不限流量。在这个套餐计划里,传统的话音业务和短信业务已经完全成为流量的附属品。

  “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传统业务衰落、运营商通道化是难以避免的。”闫小佳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收入将成为运营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12年中国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流量同比增长187.6%,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约2倍,中国联通的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92%,这其中也有微信的贡献。运营商正确的做法应与“微信们”一起将流量做大,靠流量挣钱,而不是死守着传统业务不放。闫小佳说:“微信代表了技术发展的方向,运营商与其掩耳盗铃,不如坦然接受技术的变革。”

  微信收费博弈将影响深远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微信收费事件最终可能有三种结果:一是微信对全部用户或V IP用户收费,收入由腾讯与运营商共享;二是运营商直接向腾讯收取“信令费”,成本由腾讯直接承担,微信加快商业化步伐,以弥补这项开支;三是争论无果,运营商直接推出“飞聊”等与微信相似的产品,与微信直接展开竞争。

  “移动互联网上的用户忠诚度太低,一旦收费,很容易造成用户流失。”易观咨询分析师董旭指出,尽管腾讯为微信付出了很高的成本,但将微信变现的压力并不大。腾讯现阶段还不需要微信挣钱,而是使微信拿到移动互联网的“门票”,完成聚集高端客户的目标。

  一项调查显示,一旦微信收费,九成的用户都会放弃微信。

  专家指出,即使微信有变现需求,最佳变现途径也绝非直接向用户收费。类微信应用Line在去年第四季度已通过游戏等获得了4400万美元收入,此外还从超过40家公司获得了保底广告收入;韩国的K akao T alk也引入了游戏业务,并通过游戏业务产生3500万美元的营收;微信方面也表示将通过引入游戏业务寻求变现。

  “微信收费事件,对移动互联网企业生存法则提出了挑战。”史广顺认为,不只微信,微博、米聊、陌陌这些层出不穷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都会占用运营商的信令资源,如果这次运营商对微信施压成功了,是不是所有发展成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都要给运营商交“过路费”、“份子钱”?如果只对微信收费,不对其他应用收费,是不是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竞争环境的扭曲?

  尽管腾讯是我国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巨头,但与运营商相比,仍远远不是一个量级。2012年腾讯总收入439亿元,盈利128亿元,而同期中国移动仅语音业务的营收就达到3680亿元,总利润达1293亿元。史广顺指出,即使从微信身上得到一些收益,对于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来讲也只是杯水车薪,更无法逆转运营商传统业务衰落的趋势。而对于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来讲,则是对行业生存法则的挑战。“微信收费事件最终结局如何,仍要看运营商、腾讯博弈的结果,而博弈的结果必将对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