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中诞生的党中央机关报(连载六)--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社史拾遗

在战火中诞生的党中央机关报(连载六)

钱江

2013年06月13日14:3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诞生起,人民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忠实记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见证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65年艰辛奋斗,65年春华秋实,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与新时代一同进步,人民日报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民网特别推出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专题,重温历史动人瞬间。

“搬家”迅速进行

5月中旬,在武安河西村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编辑部人员中纷纷传说,“月底就要搬家了。”①各种准备工作开始了。而驻地在河北涉县西戎村的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则于5月19日宣布,5月23日,即由设在平山的电台接替播音,在西戎的人员从5月25日起经邯郸向平山迁移。②

接到两社合并创办新的“大党报”的命令,社长张磐石于5月下旬和报社行政负责人郭渭赶往平山县里庄。张磐石和先一步到达的《晋察冀日报》负责人邓拓、范瑾会面,商谈两报合并事宜。商谈完毕,张磐石要郭渭赶回武安“搬家”,张磐石本人不再返回,留在平山。③

郭渭于5月29日已回到邯郸,恰好与搬迁中的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人员相遇,其中就有不久前被留在电台编辑部的编辑王晶尧。郭渭告诉王晶尧,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编辑部人员将在6月中旬赶到新驻地。④

几乎紧随着社长张磐石和秘书长郭渭,晋冀鲁豫《人民日报》采访部负责人李庄带领编辑何燕凌离开驻地河西村北上。当时命令下达得很快,说走就走,李庄甚至来不及与结婚一年多的妻子赵培蓝和刚刚出生的女儿见上一面。⑤

何燕凌回忆,当时的心情非常兴奋。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编辑部有一张编辑们自己制做的大地图,标示各大战略区的军事状态,解放军每解放一个地方,就在地图的相应位置插上小红旗。眼看小红旗越来越多,编辑们心里知道,战争的胜利即将来临了,他们原来都没有想到胜利来得竟是如此之快。

会师途中趣事多

何燕凌回忆,随同李庄前往里庄的人很少,但是具体的名字已经想不起来,惟有前往里庄的路上有两件趣事,一生都难以忘怀。

他们几个人从武安的河西村出发,搭便车先到了邢台。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到过大地方了,邢台算得上是一个热闹所在。李庄对何燕凌说,中午我请你吃茴香饺子。何燕凌是第一次领教没有一点油水的茴香饺子,结果印象不佳,从此避而远之整整半个世纪。

接下来,他们到了石家庄,发现住处有一个拨号电话。李庄马上说,附近有一个熟人,应该打电话告诉他我来了。于是这两位围着这个拨号电话研究了起来。战争年代,李庄几乎都在太行山度过,用的都是摇把电话。何燕凌本是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学生,但在当年是一个普通学生,也没有用过拨号电话。抗战后期,他到重庆,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工作。他去八路军办事处时,那里用的也是摇把电话。所以这两个人不知道应该先拿起话筒呢还是先拨号?最后他们认为不必拿话筒,先拨号就行。谁知拨了半天也没有动静。李庄终于忍耐不住了,说,有这点时间,我跑去已经把熟人找着了。

李庄果然很快找来熟人,顺便询问拨号电话是怎么回事?经人家点破,在场者捧腹大笑。

约在6月10日前后,李庄、李原、何燕凌赶到里庄,接手华北《人民日报》创刊号的筹备。他们发现,先一步赶到的晋察冀日报的同志已经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了。⑥

对李庄来说,他印象特别深的是见到了闻名已久的邓拓。邓拓当时“三十几岁年纪,比我想象的年轻许多,平易、儒雅、热情――初次见面的印象一直到他18年后返归道山丝毫没有改变。”⑦(连载六)

注释:①见卞仲耘1948年5月14日致王晶尧的信。②见王晶尧1948年5月19日致卞仲耘的信。③2003年3月17日在北京访问郭渭的记录。④见王晶尧1948年5月29日致卞仲耘的信。⑤李庄《难得清醒》,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26页。⑥2003年3月12日在北京访问何燕凌、宋琤的记录。⑦李庄《难得清醒》,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26―127页。

来源:《社内生活》2007月05月11日 第4版(副刊) 社史拾遗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