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诞生起,人民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忠实记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见证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65年艰辛奋斗,65年春华秋实,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与新时代一同进步,人民日报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民网特别推出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专题,重温历史动人瞬间。
我永远忘不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诞生日!做为人民日报一名年轻的记者,一清早我穿上了崭新的银灰色列宁服,把白色衬衫的衣领翻在制服外,梳好了两条小刷辫,挎起绿色帆布包,里面装好了我的采访本、笔和稿纸,高兴地乘车来到南苑机场,同我们的空军战斗员和机群一起参加开国大典的隆重阅兵典礼。
在广阔的机场上,我抓紧了现场每个特写镜头的采访。认真地观察与思考,运用速写的形式,白描的手法,一一真实地记录下来。
我看到了人民共和国一排排银色的、灰色的、绿色的战鹰,整齐地排列在跑道的两旁。所有的飞机都油饰一新;机头是红色的,机身和翅膀上一律饰以镶金黄色边的红五星;机尾是红白相间的条纹。人民空军的战斗员告诉我,这些飞机都是美国货,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有的因空军健儿驾机起义,有的被人民解放军所俘获,而全部变为人民自己的武器。
我看到在洒满金色阳光的机场上,全副武装的人民空军飞行员,神采奕奕地整装待发。在这支英雄队伍中,我看到了我们党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英姿勃勃的飞行员。特别使我感动的是,那些从敌人心脏中冲杀出来驾机起义的空中英豪。他们中,我不会忘记英雄的刘善本,因为就在开国前夕的首届人民政协代表中,我访问了他。今天,他将和战友们一起驾驶着战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他是第一个驾机起义飞到延安的国民党飞行员啊!
当我还在不停地采访时,指挥部下达了“准备出动”的命令,机场上立刻响起雷霆万钧的马达声音。第一队机群轻快地划出跑道。这时,天空云朵散开,太阳从云朵中射出金光。十分钟后,我们乘坐的一架飞机也腾空而起。这架飞机的驾驶员是一位姓王的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他驾着自己在今春起义时飞来的全新飞机,在人民的首都上空接受人民领袖毛主席、朱总司令庄严的检阅,心情怎能不激动啊!
我从飞机的舷窗口,看到田地、村庄、工厂、绿树、白塔、蓝海缓缓向后移动。祖国啊!让我好好看看你吧!今天的看和记就是我的最重要的任务。
接受检阅的所有飞机,都飞到了指定的集合地点京郊通县上空,在空中安详盘旋,待命进入首都上空。驱逐机在我们的旁边上空飞腾而过。时针指向下午4点20分,指挥部正式发出前进命令。机群三架接着三架,整齐地列队飞向天安门上空。我看到两架绿色飞机从我们飞机左上角掠过,我们的飞机紧紧跟着,沿铁路上空西进。机上每个人的神情都紧张兴奋起来,摄影记者仔细地对准了摄像的镜头,等待着伟大的场面,在这采访的关键时刻记者都紧盯着舷窗外。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就要出现在我们面前了。4点30分,节日装扮的美丽的十里长街,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广场腾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金色琉璃瓦红色的宫殿,整齐的街道,如海似的飘动的红旗,振臂欢呼的人群队伍。蓝天上,我们的雄鹰在矫健地展翅飞翔;大地上,装甲车部队缓缓行进在检阅台前。真是好一派扬国威、显军威的场景。我的心因狂喜而跳跃。祖国啊!请检阅我们的队伍吧!飞机上,每一个人都想飞低一点,飞慢一点,好仔细端详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在首都北京沉浸在这欢乐海洋中的时刻,我甚至希望我们的机群能再在祖国的心脏———天安门上空飞翔一圈,亲吻一下我们祖国新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然而,这不在检阅程序规定之内啊!
我们的机群列队整齐地呼啸着向机场飞去。当飞机在跑道上安全降落,马达还没停止轰鸣,就听到一阵热烈的掌声。大队长高兴地跑来告诉飞行员们:“今天我们的队伍整齐威武,英姿飒爽,赢得了首都人民的热烈欢呼”!是的,人民的空军,为共和国的诞生增添了亮丽的光彩。要知道,这是我们人民的第一支空军啊!
从机场回到王府井大街人民日报社,已是傍晚。我顾不上吃饭,就匆匆拿出采访本、笔和稿纸,伏案奋笔疾书。我把现场亲眼目睹的感人事物和情景,都一一真实地写出来,为人民留下开国大典领袖和人民隆重检阅祖国空军飞行队伍的珍贵见证———《飞行在首都的上空》这篇速写。然后,我又和同志们一起欢快地参加集体采写天安门城楼下欢庆开国盛典的大型提灯游行晚会。
岁月匆匆,转瞬间,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又迎来了她的第50个生日,祖国的这支空军在不平凡的道路上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一支强大的国防军。她那矫健的身影,永远在我心灵中留下美好新鲜的回忆。
在时代的长河中,我有幸采访了开国大典这一永生难忘的历史时刻,用我的笔记录下那个时代的光彩和音响。作为一名亲眼目睹当年开国大典盛况的年轻记者,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前进,我对那篇速写的现场感、时代感、真实感所赋予它的强大生命力和珍贵的历史见证和新闻价值是深有感受的。记得有两位研究航空史的专家,曾经几次找我询问起当年在空中采访开国大典的盛况。我怀着激动的心潮,把当年自己在采访现场观察到的感人景物一一如实地描绘给他们,留下了那令人永远心潮激荡的历史情怀。
50年了,我们的祖国奔腾向前,成就壮丽辉煌。今年欣逢新中国50周年大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祖国荡起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我为能和新中国一起奋进,感到分外骄傲和幸福。
《新闻战线》〔1999年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