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诞生起,人民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忠实记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见证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65年艰辛奋斗,65年春华秋实,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与新时代一同进步,人民日报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民网特别推出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专题,重温历史动人瞬间。
十年前,我曾作为本报香港回归庆典采访团的一名工作人员赴港工作了半个多月。近日,我把自己当时收藏的与香港回归祖国有关的两份珍贵的纪念品拿出来欣赏,勾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一个都不少”的签名报纸7月1日凌晨,完成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一系列重大报道任务后,采访团全体成员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这天午饭后,工作间里聚集了包括张虎生团长在内的采访团的大部分成员。原来,大家急切地在等待本报的到来,想早点儿看到本报今天刊发的有关香港回归的各篇文章。报纸终于送来了,大家人手一份人民日报(海外版),尽管有的文章没有属上个人名字,只以“本报记者”名义刊发,但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凝结着大家共同的心血。这时,不知是谁提议,请大家在每人手中的报纸上相互签名,留作永久的纪念。顿时,小小工作间里头热闹起来。可何加正同志已随中央采访团回京,于是我受大家委托,为他保存了一份签名报纸。回京后,采访团成员一一找到何加正,补上了唯一欠缺的签名。
“一九九七HK”纪念封采访团到港后,许多同志表示,一定要购买一些香港回归的集邮品,带回北京赠送给同事和朋友留念。在几位集邮爱好者的影响下,有些平时不集邮的同志也加入了集邮的行列。本报驻港办事处的几位同志主动帮助大家到邮局预定了6月30日和7月1日发行的邮票、首日封、小型张等集邮品。我本人则忙里偷闲,利用夜晚在房间里自制了一套十分独特的纪念邮封。这套邮封使用香港过渡时期不同面值的邮票46枚,拼成“一九九七HK”字样,邮票总面值为33.40港币。6月30日,我早早就赶到邮局,在这套邮封上加盖了当日17个纪念邮戳。回到驻地,同志们对这套纪念封非常欣赏,赞不绝口。(来源:《社内生活》2007月06月22日 第4版(香港回归十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