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里庄情怀--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我"的故事

感受里庄情怀

钱江 

2013年06月14日15:55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诞生起,人民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忠实记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见证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65年艰辛奋斗,65年春华秋实,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与新时代一同进步,人民日报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民网特别推出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专题,重温历史动人瞬间。

  到里庄,可以感受里庄村民对人民日报的深厚感情。听说人民日报要来里庄拍摄历史记录片,村支书李东山和会计李英明马上到现存的两处旧址查看,根据要求清理了旧址现场,对剥落得很凌乱的墙面做了部分粉刷。我们于9月12日在雨中到达,又对现场提出了一些要求,村里在第二天即组织人做了整理。

  9月14日,天气放晴,拍摄一早就开始了,当年见过人民日报前辈的老村民先后赶来,虽然紧张,但都乐意地站到摄像机前,一遍一遍地重复要讲的内容。虽然只是短短两三句话,却都讲得满头大汗。20来秒的镜头,每人差不多都拍了半个小时才满意。

  到目前为止,有关人民日报报史的研究文章中没有对里庄作专门的描述,这不能不说是人民日报早期历史研究中的缺失。1994年出版的《平山县志》中《乡镇村》一章对里庄的叙述仅仅是:“曾属井陉,名十五里庄,农为主。”这说明,今天的“里庄”村名,实际上是对“十五里庄”的省略称呼。20世纪90年代初,全村有467户,1565口人,耕地2631亩,人均纯收入419元。直到现在,里庄还是一个经济发展较慢,村民生活水平较低的村子。

  里庄人想发展经济,其中的一个想法就是恢复一些人民日报旧址,作为新的旅游或革命教育基地,为此他们编制了一个计划。说起来,也是在历史文献片的拍摄中,我才知道,距离里庄约10余华里的东郊村也是人民日报的重要驻地。大约在1948年盛夏初秋之际,石家庄和平山遭受国民党飞机的多次轰炸,里庄也受到威胁。为此人民日报驻地又向山里转移了相当部分,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在里庄工作(此段史料,可参阅2002年12月15日本刊四版林晰同志“人民日报进北平从东焦村出发”一文———编者)。据说东郊村旧址保存得比里庄要好。不过话说回来,历史对“创始之地”总是格外垂青,人民日报编辑部在战争年代转战多处,不可能将所到之处均视为历史遗迹保存起来。里庄人就认这个理,他们觉得人民日报的发祥地非里庄莫属,这几十年来,里庄村从来都是订阅人民日报的。

  我们到里庄的时候,苹果开始熟了。里庄乡亲一个劲地往我们手里塞苹果,说现在里庄的苹果经过改良,口感已经好了。我们说,不妨和报社工会联系,通过这个渠道,让我们大院内外的人都尝尝里庄苹果。这样,我们才吃得坦然。

  离开里庄的时候,村里人送出好远,好像迎送远方归来又离去的亲人,那挥扬起来的手臂,就是放不下来。

  来源:《社内生活》2003月01月15日 第4版 社史拾遗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