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诞生起,人民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忠实记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见证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65年艰辛奋斗,65年春华秋实,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与新时代一同进步,人民日报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民网特别推出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专题,重温历史动人瞬间。
1998年3月,我从编辑部到人民日报北京记者站做驻站记者。从编辑到记者,角色的转换需要适应,而在北京这个特殊地方当驻站记者,其中的甜酸苦辣似乎也很特别。借《新闻战线》一角,说一点不成熟的感悟。
倾注一份热情
记者出身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有一句名言: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他说,记者就是编辑部的采购员,出门去就是要拿回东西来,要有“每采必得”的勇气。我确实体会到驻站记者应该保持这种精神状态。在北京当驻站记者,有近水楼台的优势,了解宣传信息比在外地驻站要方便,但它所要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也更强。譬如,一件影响较大的突发新闻,在外地晚两天报道也许可以,可在北京就不行了。因为首都媒体多,新闻竞争非常激烈。稍慢半拍,新闻就会被人抢走。在这种环境下,倾注热情就显得非常重要。
2000年国际儿童节前夕,陕北38名孤儿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由于经费紧缺,这些孤儿来到北京后只能住在最简陋的旅馆里。陕北孤儿的境遇,牵动了首都人民的心,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各种方式帮助这些老区的孩子。我认准这是一条好新闻。5月31日已近中午我马上联系,下午赶去采访,晚上又将稿子赶出。第二天是“六一”儿童节,国内版和海外版都在一版突出位置刊发了我采写的这条新闻。1999年11月,我从北京市委的一份材料上了解到,几所首都高校做好“法轮功”练习者的转化工作非常细致,取得了“多方努力挽救大多数、耐心细致解脱大多数”的效果。我觉得这符合中央的政策,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便马上与北大、清华两所高校党委联系采访。两天后,我采写的报道与教科文部记者的稿子综合一起见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表扬,还被评为人民日报好新闻。
对驻地方记者来说,把一条地方信息以第一速度在人民日报发表,变成一条全国性的有指导性的新闻,虽有难度,但不是没有机会。而机会稍纵即逝,关键是要有“抢新闻”的意识。驻站三年来,我每年见报稿件都在百篇以上,在驻站记者中名列前茅,其中动态新闻占相当比例。这并不是说我的水平有多高,不过是我对记者这份职业倾注着一份热情罢了。
记者职业充满着竞争,如中流击水,不进则退。如何在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中去发现、采写新闻并将其见诸报端,把握好中央方针、政策理所当然,敏锐的新闻嗅觉不可或缺,驾驭文字的功夫应当具备,除这几条外,对记者这份职业倾注热情也是相当重要的。有了这份热情的投入,你就会主动出击,关注社会现象,精心琢磨选题,深入采访写作,一条条鲜活的好新闻就会在你的笔端淌出。
变换一个思路
有记者朋友常埋怨,好不容易抓到一条好新闻,也下了功夫采写,但稿子却没有被采用,有时只发了个“豆腐块”;有的是当地领导请求关照的稿子也见不了报,面子过不去。驻站记者上稿相对困难,几乎中央的媒体都存在这种情况。
版面用稿其实也有规律可循。人民日报强调指导性,稿件选用非常严格。尽管你抓的新闻指导性和可读性都很强,但也不可能给你很多版面,特别是要闻版。要提高稿子的见报率,我的体会是变换一个思路。
如果说稿子是产品,版面是市场,其生产者―――驻站记者,不妨先去琢磨版面这个“市场”,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稿件。研究版面,就是根据各个版面的需要和特点,在采访中有目的地选定稿件的主题、体裁和切入点,避免与版面“市场”脱节。举几个例子。1998年夏天,北京社会科学界出版了一本30年代编撰的《北京市志稿》。这部15卷400多万字的巨著,从编撰、流失、收藏到时隔60多年后整理出版,其间发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据此,我在要闻版上发了《志稿》出版消息后,又采写一篇1500字的通讯―――《抢救北京历史》,讴歌了为保护这部《志稿》而付出艰辛的人们,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被日本右翼势力迫害的日本老兵东史郎,多次来华寻求支持,国内媒体也做了大量报道。此事比较敏感,大报不可能突出处理此类新闻。因此,我及时给《环球时报》、《时代潮》等报刊采写了多篇东史郎在华活动的专稿。其中为《环球时报》撰写的《东史郎来华寻支持》长篇特稿,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涵养新闻源,是驻站记者的优势。
何谓涵养新闻源?正如梁衡同志说的,就是对地方那些已经存在和正生长、成熟着的新闻,要关心它,选择时机用好它,要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突出奇招,拿出独家的、既有个性又有全国价值的稿件。驻站这几年,我在涵养新闻源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像对长安街整治的报道就是一例。为迎接新中国50华诞,北京市从1998年秋天开始对长安街进行大规模整治。长安街,遐迩闻名,被称为“神州第一街”。现在要整治,要“梳妆打扮”,新闻的“名牌”效应不容置疑。在大街整治的近一年时间里,我一直关注其进展。在采写多篇整治进展动态消息的同时,广泛采访和收集资料,写出了《你好,神州第一街》4000多字的通讯。通讯以《历史长安》、《庄重长安》、《平民长安》、《亮丽长安》、《绿色长安》、《文化长安》等六个小标题,全面介绍这条大街的沧桑历史。在大街整治完成的前夕,人民日报海外版全文刊出,加上照片用了半个版。由于资料权威,且可读性强,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新闻的负责同志还专门向记者索要这篇通讯。由此我感到,涵养新闻源是驻地方记者采写深度报道的有效途径。
拓宽一条稿路
我以为,作为人民日报的驻地方记者,发稿的舞台是很大的,关键是开阔视野,拓宽稿路。抓到好新闻,要闻版用不了,可发其它专版;有的可读性很强的稿子,版面仅用一小部分,可以重新“包装”,将其扩展,发别的专版和子报子刊;有些新闻不宜公开见报,可先写内参;内心有话想说,可以写些言论;有的可以给文艺副刊写些散文、随记,一抒心怀……总之,每一次采访,都应该有成果、有收获,切莫让手头活生生的新闻资源枯死。
要做到这些,记者精通“十八般武艺”颇显重要,要掌握好各种反映新闻手段的方法。在地方做记者,扑面而来的信息应接不暇。如果脚勤手快,总会不断有新闻作品问世。消息和通讯是文字记者惯用的写作体裁,但驻地记者应向多面手发展。我也在这方面做了些尝试。比如有关环保的言论,我写了多篇。1999年初,有感于北京市发出治理大气污染的新号令,我写了《欣闻北京向污染宣战》的言论。虽说是“欣闻”,其实是忠告那些环境比较好的地方要很好地加以保护,切勿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我在《人民论坛》专栏分别发表的《“护”绿与“吃”绿》、《从羊绒制品看环境保护》两篇言论,批评眼下一些人只热衷吃“绿”、用“绿”,而对“绿色”植被、林木不加呵护的不文明行为,善意地提醒:愿钟情于“绿色食品”的人们,能把更多的关注投向造绿护绿上。
地方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要让它在报纸上登出来,有时需要变化一下角度。如果形式、内容相得益彰,自然能为新闻增色,从而得到编辑与读者的认可。如今年5月31日我在一版《今日谈》发表的《办公时间不应“缺斤短两”》,得到了编辑的肯定。记者部编辑组的同志做了这样的评价:粗看是批评办公时间不办公或没人办公的不良倾向,细看却是将北京市政府发的一个文件报了出来。这条信息如果写成消息应该说上不了一版,也不可能有这么醒目的地方。变换一下角度,天地就开阔了许多。
体裁或者是写作手法的变换,同样也是拓宽稿路的一种有效手段。
恪守一种信誉
记者的“信誉”相当程度上关系稿子的采用率。驻站记者的“信誉”,就是自己的“品牌”。我们到商场挑选商品,当然要看商品的质量,但“品牌”同样不可或缺。假如把版面编辑比作消费者,他在选择稿子(商品)时,既考虑质量,也看品牌。这个“品牌”就是稿子的生产者――记者。“品牌”虽然不是版面编辑取舍稿子的决定因素,但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人民日报总编室一位负责同志讲过这样耐人寻味的话:版面编辑选稿的原则是“看稿不看人”,但如果记者提供的稿件常常是半成品,还屡有差误,说好交稿时间常常失约等,不说编辑以后不会再向你约稿,即使向你约稿也会忐忑不安,想用你的稿子更是放心不下。因为你的“信誉”已经大打折扣。
“信誉”所反映的是一个记者对工作的态度。信誉高,稿子的采用率自然就高;反之就低。就像商品一样,品牌好,消费者就会青睐。驻站三年,我还是比较注意“信誉”的。把稿子写得好一点、短一点,减轻编辑的劳动量;对编辑部的约稿认真对待,确保质量,按约定时间交稿。2000年3月,人民日报《经济周刊》主编约我采写《北京精简行政审批事项40%》一稿。我原以为内容是正面宣传,采访应该没有问题。但我到市里说明来意,有关领导听说人民日报要报道,反而犹豫起来。这时周刊的版面已经安排好,请专家撰写的评述文章已经完成,就等我的稿子一起“下锅”了。面对主编的焦虑眼光,我又一次走进市政府,向有关同志陈述采写理由,终于得到同意。当晚我将2500字的稿子赶出,很快在周刊头条见报。
大概是因为我对“信誉”比较重视,驻站这几年我的稿子采用率较高。精心采写、提供成品、杜绝差错……质量是稿子的生命,而记者的“信誉”同样也是稿子的生命。
(来源:新闻战线 2001年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