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慰的纪念——忆56年前的婚礼--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我"的故事

欣慰的纪念——忆56年前的婚礼

王玲 

2013年06月14日15:55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诞生起,人民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忠实记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见证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65年艰辛奋斗,65年春华秋实,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与新时代一同进步,人民日报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民网特别推出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专题,重温历史动人瞬间。

3月8日,是我老伴鲁生的忌日。三年前,他离我而去。三年来,我沉浸在不尽的追忆之中,想起56年前我们的婚礼,那情景如在眼前。

1946年,我常在太岳《新华日报》上看到鲁生写的战地文章,记得有“合作英雄石振明”、“杀敌英雄赵金生”、“多面手连长车元路”等,当时印成了小册子,广为传播。后经县委宣传部长赵明同志介绍,我认识了他。当年25岁的他,已是太岳《新华日报》的特派记者。他身着灰色军装,清秀英俊,举止优雅,谈吐文静,根本看不出他是贫苦的小长工出身。他握笔多年的手上还留有一层厚厚的老茧。

经他叙述,我了解到,他幼年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们兄弟三人拉扯大,靠兄长们带着他打工挣来的钱和老师的资助上了高小。1937年初,山西地下党派刘湘萍到晋城宣传革命,他在刘湘萍同志的引导下,第一批参加了牺盟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他归心似箭,回家看望阔别八年的母亲。不料,母亲和大哥都在灾荒年中饿死了,二哥牺牲在八团大战的战场上,嫂子被卖后不久死亡,几个侄子也被卖他乡,不知下落。走时全家八口,回来只剩他一人。他悲惨的身世深深地打动了我。

很快,县委给我们开了结婚证明。1947年春,我随他到阳城太岳新华日报举行婚礼。一路上我沉浸在从未有过的喜悦之中。湍急的沁河宽阔明亮,我们乘船渡过沁河,美丽的阳城便展现在眼前。我们进东门,沿街经过区党委、专署,出西门,便到了郊区后沟。那里是一片土平房、土窑洞,惟独报社是一座漂亮的小楼和几座整洁有序的四合院。报社的同志们热情地欢迎我们。

第二天就举行了婚礼。按当时的惯例,凡报社的职工结婚,全社职工会餐庆祝。婚礼就在食堂大院举行,院中站满了人。会餐的内容是黑面馒头和白菜炖猪肉(其实见不到几块肉),这在那困难的战争年代,是最好的婚宴了。大院中间摆了两张桌子,是社领导、证婚人和新郎新娘的位置。大家高声谈笑,热闹非凡。婚礼正式开始,主婚人魏克明社长致辞,编辑部戈瑞同志作司仪。从未经历过如此欢闹场面的我,在大家的称赞中满脸通红,不知所措,慌得一口馒头也吃不下,只是被动地按当时流行的婚礼仪式一项项通过,最后被送入洞房。

洞房设在老乡的土窑洞里。窑洞的后墙根摆放着几只盛满粮食的大缸,同志们用白报纸把它们遮盖起来,报纸上面贴着五颜六色的新婚贺词。床是用几块木板搭的,垫了点干草,又铺上了一条草席。还有一条毯子,是美国产的战利品。枕头是用几块砖垫起来的,上面放一件军棉袄。窑洞的周围贴满了同志们的贺词,至今我还记得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等。美术组还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的胖娃娃,画上用美术字写着“1+1不等于2”。洞房门口的对联是社长魏克明亲手写的,上联是:“两位凌云少年努力努力”,下联是:“一对革命夫妻适当适当”,横批是:“携手前进”。虽然没有喜酒和喜糖,床上一堆花生也显得十分喜庆。

闹洞房的人络绎不绝,欢笑声此起彼伏。最令人高兴的是,当时已闻名遐迩的作家赵树理同志也前来祝贺。他身着土布对襟农民便服,手握尺多长的旱烟袋,笑语诙谐,神态风趣。大家都知道他是《李家庄变迁》、《小二黑结婚》等名剧的作者,闹着请他唱“三仙姑”、“上党梆子”。他毫不在乎地自编自唱起来。那典型的“上党梆子”,行腔响亮优雅,曲调也娴熟悠扬,引来大伙不断的掌声和喝彩声。这位久仰的大作家和蔼可亲的形象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婚礼结束了,闹洞房的人散去,这时我才感到饥肠辘辘,真后悔会餐时没吃点馒头、白菜。但一想到这么多革命前辈和战友们为我们举办如此热闹而隆重的婚礼,就感到无比温暖和欣慰。我们衷心感谢党,感谢革命大家庭给我们永生难忘的关怀与鼓舞。

对56年前婚礼的美好回忆,也是对离我远去的亲密战友、我敬爱的老伴的告慰和纪念。

(来源:《社内生活》2003月03月25日 第4版)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