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培养一代"伸手党"? 不思考发问坐等现成答案--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网络培养一代"伸手党"? 不思考发问坐等现成答案

孙震

2013年06月28日07: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漫画:刘道伟

  “伸手党”是指喜欢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网上知识型问答社区的兴起,使得很多人的提问都能得到耐心的回答。有人在网络社区里义务地分享着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也有人不经过思考就发问,坐等现成答案,并对别人分享的资源和成果感觉理所应当,这部分人被称为“伸手党”。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829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3.9%的受访者曾在网上发问或寻找答案。96.0%的受访者认为在网上有很多坐等现成答案、不愿自己思考的“伸手党”。62.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就曾做过“伸手党”。

  62.4%的人坦言曾做过“伸手党”

  调查发现,93.9%的人都有在网上发问或寻找答案的经历。

  刘方铭是北京一家公关公司的部门主管,他称自己就曾习惯当“伸手党”。“但一件事情改变了我。”他说,“在网上曾有很多技术能人,让国内玩家能玩上免费游戏,他们都是义务工作。可习惯了直接获得免费资源的玩家,非但没有尊重理解他们的工作,反而发布稍有延迟或出现问题,就在网上破口大骂。最终,这些技术能人不堪其扰,纷纷销声匿迹了。”

  “互联网是重分享的,别人的给予应激起受益者对这种精神的认同和坚持,有能力者可以在其他领域回馈别人,无能力者则应回报尊重。”刘方铭说。

  贵州贵阳某网站编辑刘永玲说,“惰性是人之常情,不劳而获谁都想。很多人觉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在互联网时代就不好用了。但事实是,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传播知识的方式,但传播的义务并不是小部分人的责任,每个人都认真参与,才能创造大智慧。”

  “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生活中,意见永远掌握在主动思考的人手里。很多人喜欢直接转发别人的微博,在我看来也是一种‘伸手’和懒惰。别人说得再精辟,也不能替代你自己的思考。”刘永玲说。

  调查中,96.0%的受访者觉得现在网上“伸手党”很多。62.4%的人坦言自己就曾做过“伸手党”。

  60.5%的人觉得在网上一味“伸手”,会让人“不愿意主动思考”

  在网上一味“伸手”会带来哪些问题?60.5%的人表示会“不愿意主动思考”,59.7%的人认为会“养成坐享其成的习惯”,37.4%的人觉得是“心态浮躁,不愿深入研究问题”。

  某高校广告学研究生姜婧,很早就在国内著名的知识类问答社区“知乎”上注册了账号。“从牛人对别人提问的回复中,能获得很多知识。后来自己也开始尝试提问和回答。”有一次,她在一个“哪款洗发水比较好”的问题下面,认真地回复了近1500个字,有理有据地指导别人如何选择洗发水,理由涵盖产品特性、使用感受、价格等。发布不久,就有400多人认可她的回答,还为她赢得了几百个“关注”。

  “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多专业,我只是去思考了,并真诚地分享经验。看到那么多人参与讨论,并在讨论中获得新的收获,确实会感到快乐。我觉得知识和想法都会越聊越明白,互联网可以让更多人激发你的思考,一味索取就太可惜了。”她说。

  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在网上回答问题?59.5%的人认为是由于“互联网的分享精神”,46.8%的人觉得是“为了社区积分等奖励”。其他原因还有:“为了帮助发问者”(34.7%),“有问就应该有答”(28.2%),“为了打发时间”(24.3%)等。

  47.6%的受访者认为,如果网上“伸手党”过多,会“无法形成知识和见解的讨论氛围”,46.6%的人认为会使“人们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退化”,46.1%的人表示“只索取不付出,会打击回答者的热情”。

  泛科技兴趣社区果壳网主编徐来认为,“伸手党”并不会阻碍知识和资源的分享和传播。很多人提出的问题会让科学工作者更加了解大众的兴趣点,提供更好的科学内容。虽然确实存在一些相对“低水平”的问题,也有人不愿意主动搜索和思考答案,但对于回答者来说,他帮助的绝不只是“伸手”的那个人,哪怕有一个人因为认真严谨的回复而受益,也是值得的。

  59.4%的人希望“主动参与回答,积极反馈和分享”促进网上知识传播

  “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一些方法让知识更好更快地流动起来。”徐来说,比如,要让知识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和地方。最好是在大家迫切需要的时候,破除谣言,增加信息的对称性。还要让知识以合适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语言更轻松、图片更活泼等。如果我板着脸说话,信息流动就会变得很黏稠。而通过信息化图示,让专业知识积极地介入社会生活,就会让大家更愿意主动学习。

  徐来发现,知识在传播和探讨过程中,会吸引普通人参与进来。“此前我们针对网络上‘西瓜打针’的流言,推送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我们做过的给西瓜打针的实验。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就是网友在看过实验后,又追加的测试。发出之后不仅网友对西瓜放心了,一些瓜农也很感谢这样的论证,及时制止谣言,降低了他们的损失。”

  他说,知识在传播过程中,还会启发大众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针对去年媒体上关于“对米饭的赞美或诅咒会影响米饭品质的实验”的报道,他们就通过“如何设计这个实验才能得出科学结果”的说明,来证明这个实验是不可靠的。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讨论的就是科学方法的问题,更多人也因此对实验的一些理念,如双盲、对照、随机等,产生了兴趣。

  “科学知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我自己在长期主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对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有了更多了解和更清晰的判断,从而能够更科学和快乐地生活。分享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徐来说。

  调查显示,要促进网上知识和资源的传播,59.4%的人认为应“主动参与回答,积极反馈和分享”,55.6%的人表示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53.6%的人认为要“懂得倾听、理解和感谢”,45.7%的人建议“深入求知,不浮于表面”,41.2%的人表示要“充分利用网络,但不依赖网络”。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