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7月16日电(赵光霞 赵晓昉)2013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7月12日至2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讲堂邀请5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海内外130多所高校的350余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7月14日在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发表演讲。
“如何看待今天的传媒行业?”
“毫无疑问,新闻传播业是朝阳产业,但不一定其细分产业都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蛋糕份额日益增加,而平面媒体、电视的蛋糕份额却在日益减少。”讲座伊始,胡正荣教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鲜活的话语介绍了目前传媒行业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胡正荣认为,抛弃“媒体中心主义”,对传统媒体进行颠覆与重构势在必行。
“Consumer” VS. “Prosumers”
“2012年,美国与英国的学界、业界已经很少使用consumer(受众)这个词语了,取而代之的是prosumers(新型的、主动式‘专业消费者’)。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生产发布消息,因而他们成为消费与生产的复合体,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受众。”
胡正荣秉持“用户为先”的理念,他强调,We are in the new multi-screen world, and we should understand cross-platform consumer behavior(我们在新的多屏的世界,我们应该了解跨平台的消费行为)。2012年谷歌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美国人民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新的多屏世界中,90%美国民众的媒体消费集中在四个屏幕(电视、电脑、ipad、智能手机)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传统媒体到底该何去何从?解构旧概念、重构新概念由此显得更加重要。胡正荣认为,传统概念radio(广播)应该颠覆为audio(音频),television(电视)应颠覆为video(视频),media(媒介)应颠覆为platform(平台)。紧接着,胡正荣通过Google眼镜等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解读了全媒体时代感官体验(sense)的重要性。
“媒体该做什么?”
“智能、全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与运营方式应该是:上游(内容)开放,无限资源共享;下游(渠道)分化,平台多元。”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应该完成由内容生产向聚合能力与输出质量的转变;而全媒体应该由聚合向个性以及原创性转变。就后者而言,赫芬顿邮报(第一个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新媒体)就是一个鲜活的范例。
说起内容聚合与渠道平台,胡正荣继续举例道:“《纸牌屋》作为第一部直接在流媒体上播出的电视剧,一季共有13集,收视效果很棒。”而这部美剧就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传播,通过运用netflix(运用终端实现的所有收视习惯都会被记录在案),搜索关键词(1纸牌屋,2大卫?芬奇,3奥斯卡影帝凯文)而完成的最初创意。
BBC的“去媒体中心化”的实战演练也得到胡正荣的赞口不绝。胡正荣介绍,十年之前BBC开始做媒体转型,十年后的今天,BBC的转型已经初见成效。BBC不再按照媒体类型划分部门,而是按照业务流程定位部门角色。因而,如今的BBC主要涵盖四大部门:内容的采集生产,内容的集成发布,内容的网络传播,内容的用户分享。同时,胡正荣对未来媒体所应具有的特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 Portable(便携、移动),2 Personal(个人、个性),3 Participatory(参与,互动)。
“建构新的机制,创建新的文化,实现新的任务”
“流程再造。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全媒体,流程是一样的,所有媒体第1个环节都是内容采集和生产,第2个环节是分配与发布,第3个环节是传输与销售,最后是消费。任何一个产业都是生产与消费,细化下来,对于媒体而言就是这4个环节。我们要做的是全媒体改造,不再是简单的做新闻、做媒体。”胡正荣简明扼要的说道,“流程的再造与机制重构需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1是在内部创造新的功能;2是重构机构;3是实现并购,创造能力。”
新时代下的媒体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会议的最后,胡正荣对来自海内外130多所高校的350余名学子发出了提问,以此来鼓舞青年学子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及激发青年学子的创新能力。演讲在学子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