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闻遇上社交网络--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网络传播》>>2013年第8期

当新闻遇上社交网络

夏文韬

2013年08月20日16:52    来源:网络传播    手机看新闻

五月初,美联社更新了《美联社员工社交网络使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自从该《手册》诞生以来,每年都会有多次修改。

美联社不是唯一一家制定员工社交网络使用规范的媒体。但像它这样孜孜不倦地修改使用规范的却也不多。尽管这个规定还不完善,每次修改后都会收到不少争议,但无疑美联社在向正确的方向努力。

不久前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中,多家媒体为了抢新闻,发布了未经查证的信息,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类似的,在中国,近期出现了不少媒体以讹传讹的事件。媒体在不断造谣和辟谣中前行。就像“狼来了”的故事里,说谎的次数多了,即使并非本意,看众也可能会不耐烦地拂袖而去。

习惯了传统新闻制作流程的媒体精英,面对社交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人热烈地拥抱它,结果引火烧身,成了前浪,死在了沙滩上;有人退缩了,堵上自己的耳朵,结果势必将被时代淘汰。

社交网络既不是心肝宝贝,也谈不上洪水猛兽。作为媒体人,用适当的方法驾驭社交网络工具无疑非常必要。

社交网络改变了什么

当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几年前刚刚进入我们生活时,出于新奇,我们为这种新兴、便捷的媒体工具欢呼。但不久后,在经历了社交网络上谣言遍布、网上对骂、恶意炒作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后,我们开始反思、开始重新认识这个媒体。对于新闻媒体来说,社交网络带来的是新的可能性。这些新机遇超越了过去新闻制作的框架,对新闻制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同时让新闻过程变得更加快速、便捷、简单。选题、采访、写稿——这是新闻内容最基本的制作流程。社交网络的出现让这三个步骤都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可能性。

选题——社交网络工具为记者们提供了各种选题的机会,呆在社交网站上就有可能发现新闻线索。当社交网络成为一种生活形式,就像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新闻点,在社交网络上同样可以。而不同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信息无法突破小范围的传播,而在社交网络上,信息得以传播得更快更广。

采访——社交网络自然是一个联系到新闻当事人的好渠道。当新闻事件发生时,通过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一些搜索,通常就可以发现新闻的源头,如果能成功联系上这些发布新闻的人,记者往往可以获得绝佳的新闻素材。

写稿——社交网络上的资料经常可以成为写稿时候良好的素材。一些适当的社交网络信息可以成为引用的内容。而一些社交网络上的现象、数字,同样都可以成为文稿的一部分。

然而,伴随这些可能性而来的是多种潜在的问题。社交网络带来了快捷,但可能存在大量谣言和误导信息。比如在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各类信息迅速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其中包括了来自现场的信息,还有警方发布的逃生方法、救援指导等。但同时也出现了传言警方要关闭手机通信以防止手机遥控炸弹等信息,这后来被证实为谣言。

类似的,在社交网络上约请采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对别人的伤害,乃至成为别人鄙视和取笑的由头。一位美国广播公司的记者在美国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时,在一位Twitter 用户的信息下留言要求采访他的一位好朋友,这位Twitter 用户朋友的孩子正在枪击案小学附近,这位记者因此受到网友的广泛指责。记者希望挖新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顾受访者感受,在社交网络上冒然要求采访的行为的确不妥。

类似的,社交网络上的言论真伪无从查证,很多人对自己的言论内容也并不那么负责。于是,为了引起社会关注而制造谣言并获得广泛传播的情况在社交网络上屡见不鲜。市场研究公司OpusResearch 高级分析师格雷格? 斯特灵指出:“社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加快信息的获取速度,但也可能煽动公众情绪。”

观察者还是参与者

面对社交网络上的种种问题,媒体开始思考自己在社交网络上应该扮演的角色。在2012 年美国在线新闻协会年会上,美联社社交网络编辑埃里克? 卡文抛出一个让全场立刻安静的问题:“我们需要出现在社交网络上吗?”

按照前《赫芬顿邮报》社交网络编辑罗伯·费时曼的观点,媒体人根本不需要参与到社交网络中去。对于社交网络上的信息,社交网络编辑只需要一个社交网络监测工具就足够了。但《赫芬顿邮报》现任社交网络主管迪恩·普拉瑞斯却不那么认为,他指出,媒体人应该主动参与到社交网络之中。因为对于如今的媒体人,社交网络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中。

美联社的《手册》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我们鼓励所有美联社员工都在社交网络上注册账号。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美联社员工获取新闻素材和向公众分享新闻内容的重要工具。”

然而,美联社鼓励员工加入社交网络的想法并非看上去的那么直接和彻底。《手册》中对员工使用社交网络以及利用社交网络进行新闻活动做了严格的规定。换句话说,美联社(同样适用于很多其他媒体)认为,即使在貌似个人言论空间的社交网络上,媒体人也必须保持自身的媒体职业属性,从而防止影响新闻本身的客观性。

美联社的《手册》中对员工在社交网络上的多种行为进行了规定。比如“员工不允许在社交网络上发表政治观点”、“美联社员工必须在社交网络的个人介绍中表明美联社员工的身份”、“员工只能发布已发布新闻文章的链接,而不能直接在社交网络上上传新闻内容”,以及“员工不允许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等等。一切为了新闻。无论是美联社鼓励员工参与社交网络,还是制定一系列规定限制员工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这些举措都是为了美联社员工更好地制作、传播新闻内容。

什么样的规范是好规范

美联社的《手册》自从诞生起就注定不会完善。

因为社交网络上变化无常,每个案例的情形各有不同,处理的方法自然也存在差异。“一刀切”式的规定必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手册》需要如此频繁地更新的原因。制定出的规则总是跟不上新问题出现的速度。

然而,笔者认为《手册》里的亮点在于美联社对员工社交网络行为的一些指导性原则,这里总结出四条有代表性的与读者分享:

第一,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在社交网络上联系采访对象时,你有没有考虑过对方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合接受采访?采访是否会让对方陷入困境,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将一条采访信息上传到社交网络上时,你是否考虑过一条短短的信息就可能让身处危险地带的媒体同事受到生命威胁?

你发布的信息是否会因为歧义造成读者的误读?

这些只是在社交网络上的媒体人需要考虑的一部分。社交网络不仅是一个“我”的世界,更是“他”的世界。社交网络上的每一个行为,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说话、表现一样,都会影响到周围人,因此为别人着想才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做一个观察者。

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很多人会通过手中的设备实时记录下事件的过程。然而,在事件还在发生时就草率地联系当事人往往会给对方带来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做一个可靠的观察者,跟随当事人的视角观察事态的进展。

第三,不是索求,而是给予。

很多情况下,记者需要向正处在困境中的人们寻求新闻内容。这往往非常困难,更不用说是在公开的论坛或者社交网络上。此时,记者不应当站在索取的角度去要求对方提供什么,而应该站在媒体人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帮助对方。一句关心的话语也许不能让你得到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但它对当事人心灵上的帮助可能是巨大的。这种情感上的支持反而可能让当事人在之后更愿意与媒体进行沟通。

第四,将新闻本能带入数字环境。

美联社在这段内容中,承认了《手册》本身的不足,也提出了对待社交网络更高层次的态度:“如果这里的某一些建议听起来不够具体,那是因为正确决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而在作决定时,需要充分发挥你的新闻本能。你们中的许多人,在当面采访或者电话采访时,都能非常好地应用这样的新闻本能——你懂得如何与身陷困境的人交流,让他们得以安心地与你沟通,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你也清楚什么才是合适的时间。”这样的新闻本能,自然可以应用到数字环境中去。

美联社的《手册》中提到了应对很多情况的准则,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就是——把媒体人的新闻本能带入社交网络工作环境中。这不仅关系到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正直、理性、有同情心的人。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燕帅)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