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刊博会高峰论坛关注纸媒 为传统纸媒寻找新活法

雷萌

2013年09月17日10:3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为传统纸媒寻找新活法

  在财经媒体日子并不好过的当下,7月新创办的《华夏理财》杂志如何定位?刚度过50岁生日的《故事会》怎样调整编辑思路以适应新媒体趋势?纸媒如何吟唱“夕阳无限好”,而不必惆怅“只是近黄昏”?9月14日,刊博会期间举行的中国邮政报刊发行高峰论坛上,除围绕邮报发行方面的议题展开探讨外,传统纸媒生存发展这个早已不新鲜的话题依旧是报刊一线实操者、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他们不吝分享成功经验,为纸媒指点“新活法”。

  全媒体激发纸媒重新定位

  面对纸质媒体面临种群危机的危言耸听,与会嘉宾无一例外表现出信心。“狼真的来了,但是狼未必能吃掉整个羊群。”新华社副秘书长姚光认为,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迫使报刊行业深度洗牌,会使中国报刊太多太滥的状况得到改善,会使一部分不该出局的报刊重新定位,适者就能生存,强者就会不败。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的观点是,报刊不可能消亡,但是它会小众化、专业化、贵族化。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方卿提出了“夕阳红”这个诗意的概念,他说:“在可预期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我将这个阶段称为夕阳期,正如人生的4个阶段,夕阳期才是尽情享受生活的阶段,纸媒还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期。”

  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承伟认为,全媒体不可能把纸质媒体全消灭,但会促使纸质出版物拥有“新活法”。

  提升专业性内容

  姚光认为,数字化只是报刊转型发展的路径之一,并不能彻底化解报刊的生存危机。纸媒既不能过于悲观、无所作为,也不能盲从盲动、跟风而进,必须找准市场定位,突出自身特点,做好内容,搞好服务。

  水皮直言,数字化仅仅是传统报刊的选择之一,与IT出身的新媒体人竞争,是以己之短击人之长。“新闻移动终端绝不是我们的出路,网易也好,搜狐也好,在一个移动终端平台上搞上百个媒体终端,大家没有那么多时间到上面找某个移动终端。在门户网站大发展时期,传统媒体没有在互联网上找到出路,在移动终端时期也如此,不如把时间花在自身内容专业性的提升上,还要花在以客户为主导的多种经营上。”

  产品要考虑客户体验

  水皮介绍道,《华夏时报》的收入增长大部分来自报纸之外,其中占大头的是两年前介入的电影广告经营。两年前,在万达拿代理权两年只要8000万元,到了今年6月再拿代理权,价格攀升到2.4亿元,即便这样也依然要拿下这块市场,因为电影广告是所有广告门类中唯一增长的品种。此外,《华夏时报》还为自己的汽车客户拿到了万达广场的独家代理权,将全国70多个万达广场的LED广告一举拿下。此外,《华夏时报》今年7月刚创办了《华夏理财》,有些同类期刊在关门,为什么还要创办一本新的刊物?对此,水皮解释说,经调查70%以上家庭都是女性掌握财产,其实理财市场的主力人群是女性,做一份太过财经的杂志是没有读者的。针对女性的特点,这份杂志做出了这样的定位——“财富八卦,八卦财富”,所谓“财富八卦”就是有钱人的奇事异闻,如王菲和李亚鹏的财产怎么分配、王菲的财产信托是怎么做的,相信大家不会不感兴趣。

  水皮认为,未来的杂志可能要往高端、大气、上档次上做,寻求与众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做产品的概念,产品设计一定要考虑客户体验,苹果、脸谱的成功最主要的不在于技术创新,而在于客户体验,将很多并非最新的技术进行了最好的组合。”

  专注观点和灵魂打造

  何承伟从1973年开始已经做了40年《故事会》。近年来,他经常与世界纸媒出版商进行交流,大家发现,纸媒只有找到数字媒体的弱点才能生存下去:数字化阅读面临设计过度和信息杂乱的烦恼,缺少优秀传统书刊编辑的理念和内容精髓的享受。“今天如果你还坚持做纸质出版,就要多用内容打造你的灵魂,所谓灵魂就是报刊的观点。纸媒应该转变编辑思路,从信息的堆砌转到观点和灵魂的打造。”

  其实,何承伟不建议讨论谁把谁消灭的问题,他认为,数字化与纸媒要从抗衡走向链接,而且目前这种链接正在进行三步走。第一阶段是纸媒的搬家,很多纸媒都做了尝试但是并未成功,“新瓶装旧酒”并不可取;第二阶段即互动阅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二维码,但在让读者获得完美的阅读体验方面还有待提升;现在出现的第三阶段,就是期刊由单一的纸媒出版向全媒体发展。何承伟表示,这也正是刚度过50岁生日的《故事会》正在寻找的“新活法”,“编辑要谋求出版的化学反应,数字化时代的编辑部要成为全面整合信息的眼睛。《故事会》正在把编辑团队转变成可以进行多媒体创作的团队。”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