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汉字听写大会”导演:小选手大都通读词典3遍以上

2013年09月18日14:25    来源:海口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汉字听写”导演:小选手大都通读词典3遍以上

  在这个夏天的电视荧屏上,除了百花齐放的各类选秀节目外,还有一档看似平淡无趣、实则惊心动魄的比赛类节目,借助央视平台赢得了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它就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群稚嫩的学生脸,完胜周末各大荧屏的明星脸,用最简单的听写考试,折服了无数国人。

  那么,“汉字神童”们是如何炼成的呢?记者16日采访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总导演关正文,他透露这些“让自己头疼”的孩子们大都将现代汉语词典通读3遍以上。

  黄页都能看得兴致勃勃

  关导告诉记者,距离现在最近的一场比拼,是下周五晚8点在央视一套和十套同步播出的半决赛第一场,之后将是附加赛、决赛等一系列升级比拼。

  比到这一阶段,小选手们的水平越来越高,关导感叹原先准备给竞赛高潮使用的八级难度词汇,在第一轮复赛中就差不多被这些孩子耗光了,所以现在题库组正在没日没夜地加班出题。

  回顾已经结束的比赛,让关导印象最深的是来自杭州的小男生刘浥尘,他从容地写出了“核苷酸”、“尥蹶子”、“神龛”等众多生僻词语,被业界专家惊赞为“大师”、“男神”。

  关导透露,刘浥尘从小就酷爱阅读,而且看的书很杂,道教、哲学、武术等方面的书籍都有所涉猎,“据他老师说,就算捧着一本黄页电话簿,他都能兴致勃勃地看上一整天!”

  关导还特地强调,刘浥尘的阅读习惯纯粹源于爱好,而非强制式教育,“因为他有600度的近视,父母反而会限制他的阅读时间。”据说刘浥尘还发明了一个词,叫做“刷题”,即把各方面的所有难题都集中积累起来,一次性找老师求解。

  每天看一百页汉语词典

  如果说刘浥尘的阅读天赋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很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小选手们能发挥得如此出色,就完全是后天养成的了。

  关导告诉记者,在这次的32支参赛代表队中,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中学是唯一一个乡村中学。

  这些孩子均来自于生活条件贫困的山区,那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听说可以去首都北京参加比赛,种田中学的孩子们都特别用功。张晓斐给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是“每天看一百页以上的汉语词典”。

  张琼也是利用每晚睡觉前的时间,把一天所学重新在脑子里过一遍。这些孩子的共同点是,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背负着“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崇高理想,不需要别人督促,自己会非常勤奋地学习。

  关导说,每次在夜巡时他都会发现,种田中学的孩子们举着手电筒在上下铺的铁床上夜读。

  “听说他们一天只吃一顿饭,其他都是吃方便面或饼干,而且一天只能睡6小时,就是为了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看书,我真的很心疼!”

  南方孩子被一条河难倒

  当然,关导强调,他们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初衷,并不是要选拔神童,也不是想逼着孩子们以伤害健康为代价去临时抱佛脚似的苦读,而是想借助这个平台去弘扬民族文化,将中国很多领域的传统瑰宝给保留传承下去。

  关导还举例说,在正式比赛前的一次彩排中,一道名为“滦河”的题目就难倒了不少优秀选手,因为这是天津附近的一条河流,南方孩子很少有机会知道。

  这时,很多代表队的老师才意识到,中国各大山川河流、名胜古迹,以及各地知名小吃,这些我们身边唾手可得的东西,都是值得每一个国人去关注和学习的。

  对于这次比赛对整个教育体制的影响,关导总结说:“死记硬背式的速成肯定会有效果,但是如果没有平时的大量阅读积累,一定行而不远。这不仅仅是一个识字比赛,更是关于民族文化的总复习。所以,我希望观众能忽略掉比赛本身的结果,因为不管是输还是赢,最后赢的都是汉字!” (甄俊)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