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字和图片构成文本结构。本文探讨的是新闻报道文本结构中的新闻价值。此处说的新闻价值,是记者或者编辑在文字和图片选择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通过研究文本结构中的新闻价值,可以知道新闻事件是怎样被赋予“价值”而后见之于报道的。本文以凤凰网“北京暴雨”专题 的文字转稿“北京暴雨 我们守望相助” 为文字文本实例和以该专题中的高清图片 为图片文本实例,试图分析新闻价值是如何通过文字和图片来呈现的。
关键词:新闻价值;文本结构;文字;图片
1.新闻价值的定义
新闻价值是由新闻价值源、新间价值观和新闻价值实现等多种涵义所组成的多义性概念,在这个概念里,既有包含了新闻特性的客观事实、新闻工作者选择衡量新闻事实的标准,还包含了受众根据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共同需要接受新闻时的态度。
在新闻学界关于新闻价值的定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即所谓的三种学说, 首先是素质说,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和各种素质的总和。” [1]其次是标准说,比较典型的有“新闻价值是指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2]最后一个观点是功能说,指“新闻价值就是指新闻事实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3]
这些定义的共同点是:新闻价值是决定什么样的事件能成为新闻。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新闻价值:
a.事件本身具有新闻价值。由此引申出来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事件才有新闻价值?是这个事件所涉的人物还是这个事件对人们的影响?事件的潜在价值如何发掘?
b.新闻工作者对事件的判断使得事件成为新闻。由此引申的问题是:新闻工作者是如何看待有价值的新闻的?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这也是当今新闻界主流工作人员的状况:新闻价值在这里被当成一种参照标准,新闻工作者根据这个标准来选择新闻事件。表格一是中国国内较为普遍认可的新闻价值“五要素”参考标准:
表格一:新闻价值要素归纳表
c.新闻制作过程中的文本结构。不管它们是新闻稿、社交媒体内容以及其他的网络内容、图片、视频等,或者是已经刊登的新闻媒体中的报道,包括文字部分和视觉文本部分。由此引申出来的问题是:这些文本是如何建构新闻价值的?正如哈特利在1982年指出,“在特稿中新闻价值的判断使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这个报道是如何行文的,而胜于去探究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报道。”这正是本文结构探讨的视角。从这个角度对新闻价值进行探讨,是对新闻价值理论的补充和拓展。这个视角主要是探讨在新闻操作过程中,不同的文本材料是如何建构新闻价值的。
在新闻事业的不断发过程中,各种影响新闻生成的因素是业界研究者研究的重点。人种学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在新闻实践中,新闻价值理“管理着每个阶段的报告和编辑过程,并且它们融入在文本中。”[4]在本文中,笔者以一种新的视角——即从文本结构出发(包括文字和图片)来思考新闻价值。
2. 以文本结构视角看新闻价值
我们已经知道,在新闻实践中许多研究者都将新闻价值看作是新闻选择的参照标准和准则。比如说,有些新闻工作者认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应该涉及到国家领导人,或者事件影响到大多数人的人身安全和生活等。这种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的方式会因个体的不同而不同。“每个记者和每个编辑对于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这种判断过程本身具有主观性。”[5]。以文本结构视角来看新闻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文本话语结(包括文字和图片)来总结其新闻价值的具体呈现状况。
比如,在一下新闻的标题中:
? “7·21”特大暴雨造成全市近百亿元经济损失
? 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暴雨
? 北京:遭遇近年最强暴雨袭击
? 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
? 北京遭遇历史罕见大暴雨
以上所列举的标题中的黑体字部分,使用了最高形式的手法,如:“最大”、“最强”等,体现出了新闻的重要性。这类新闻文本的操作手法常被新闻工作者使用,已成为业内新闻操作惯例。再比如下面的标题采用“史上最……”的文本结构,来表现不同事件的极端属性。比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