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社交媒体对现代公共领域建构的可能性探析【2】

——基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微议录”的个案研究

周亚琼

2013年10月15日15:03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3、“弱关系”与公共媒介的构建

有关“弱关系”的“弱连接威力理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马克格兰诺维特教授所做的开创性研究。格兰诺维特在1974年的研究成果《获得一份工作》中发现:通过个人关系谋得工作的人占了他研究对象的56%,而且他们利用的个人关系大多数属于“弱关系”超过83%的人 是通过偶尔认识、难得见到的人找到工作的。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但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是一种“强关系”现象;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认识比较肤浅的社会关系,即所谓的“弱关系”。

对于微博平台来说,“弱关系”是其核心连接用户的方式,用户获取别人的关注或者关注别人,需要产生优质内容,对于被关注者来说,是需要获取优质内容。身处其中的“微议录”栏目,一方面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议题,与“粉丝”之间形成“弱关系”;另一方面,粉丝之间的互动与观点表达也形成了“弱关系”的联系方式。 正是因为参与“微议录”讨论的公众之间不属于接触频繁且交往深刻的“强关系”,也就不存在太多的利益纠葛,所以“微议录”也得以呈现出“公共性”,成为一个在非强制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的“公共媒介”。

三、“微议录”所形成的公共舆论是辩论的共识

就公共领域的本质而言,它是一个理性交往网络,批判性是其本质特性。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作为社会公众自由表达以及沟通意见、达成共识的公共舆论领域,它秉承的是自启蒙运动确立的理性批判精神和通过言语、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宽容、妥协性格。 这种公共舆论的形成,不以统一的命令和“多数人的暴虐”为动因,而是通过人们自主的理性“讨论”而形成的结果。

“微议录”在形成公共舆论方面,就很好地体现出“辩论的共识”这一特征。一方面,“微议录”在长微博中为每个议题都寻找多种不同观点,这就为“辩论”提供了可能,避免了意见操纵之嫌;另一方面,网友根据“微议录”的内容所做的讨论也体现出辩论的色彩与共识达成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将从“微议录”在长微博中为每个议题所选观点是否多样,以及网友对“微议录”所设议题的讨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 所选观点是否多样

我们对“微议录”中随机抽样的100个议题进行统计,发现单个议题观点个数 的分布情况较为集中,单个议题观点个数为“3个”的占样本的54%,而“6个及以上”的观点主要集中于那些当天只有一个议题的“微议录”。观点少于3个的议题只占7%。

而且通过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发现观点之间的具有较大的不同,正如@人民日报 “微议录”的运营编辑在接受访谈时所说,网友评论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原则:“1、微议录倡导理性讨论,通常摘取观点犀利的网友评论;2、网友观点选择注重平衡,有正反合三方面最好;3、有漂亮句子,立论精确的观点可摘到微博原文中;4、谩骂、无理取闹等网友评论不在摘录范围。”

这就说明,“微议录”的长微博中的观点不但具有多样性、能够充分体现出“观点的自由市场”的特点,尽可能多的让意见出现“交锋”和“辩论”,还具有一定的理性,即那些“谩骂与无理取闹”的情绪宣泄不在选择的范围内。

2、 网友的讨论情况与共识的形成

因为“微议录”的微博内容和跟帖评论总量较多,考虑到可操作性,我们选取了一条当日只有一个议题的“微议录”作为统计样本,对该条微博之下的网友的讨论情况与共识形成进行分析。

2013年1月12日,@人民日报 “微议录”以空气污染为议题,对9个网友的观点进行摘录,并发长微博,该条长微博共被转发721次,收到评论312条。通过对其评论的前50条进行统计,并设置“跟帖情况”、“互动传播情况”和“共识的达成或崩溃”三个维度,得出以下数据:

编码说明 :1、跟帖情况:将跟帖按照内容类型分为信息类、评论类和情绪类三种;信息类按照内容的可证实性分为“事实”和“传言”两种;评论类按照分析的层次分为“深层”与“浅层”;情绪类按照宣泄的程度可以分为“过当”和“适当”两种。2、互动传播情况中,单向传播指的是“自由发表观点,或回应@人民日报 所选观点,并且没有其他网友对该网友做出进一步的回复”;双向传播指的是“与@人民日报 互动,即@人民日报 对其评论有所回复”;互动传播指的是“跟帖的网友之间形成讨论”。3、共识的达成或崩溃,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网友赞同“微议录”中所选的某个或某类观点——响应性,网友公然反对“微议录”中所选的某个或某类观点——冲突型,网友自说自话、所说内容与该条“微议录”内容毫无关系——不相关型。

跟帖情况。从跟帖情况来看,评论类与情绪类观点所占比例最大,其中,“浅层的评论”性观点占到了30%,“过当的情绪”与“适当的情绪”性言论各占20%。这说明,虽然理性的评论在讨论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但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情绪类的观点参杂其中。

互动传播情况。从网友评论的互动传播情况来看,虽然只有30%的互动传播比例,但通过分析,发现这些互动传播大多都是基于跟帖种类中的“评论类”观点进行的,换言之,具有一定辩论色彩和理性讨论的评论观点很多时候都能吸引其他网友,并引发讨论,这与公共领域所倡导的辩论相契合。

共识的达成与崩溃。从网友跟帖中的内容来看,完全不相关的信息与评论只占10%;“响应型”的内容高达60%,即“微议录”中所选择的观点得到了网友的响应,进而形成了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并不单纯被表述为“同意”之类的简单陈述,而是添加了网友的评论在其中,符合公共领域中共识达成的基本精神。除此之外,另有30%“冲突型”的观点存在,也就是有30%的网友不认同“微议录”中所选择的任何一种观点,这也从反面表明,“微议录”本身的开放性以及宽容性,允许有异质性的观点存在,保证了参与者的发言机会。当然,如果“冲突型”的观点在50%以上,即共识无法达成、出现崩溃,那么此公共领域也就不能被建构成功。

四、微议录对建构现代公共领域障碍的破除

根据对以往对微博建构公共领域研究的分析,我们发现,研究者往往认为微博本身的特点致使公共领域无法在社交媒体中被建构。其中,微博常常呈现出的非理性化、碎片化、私人化、娱乐化以及网络意见领袖左右舆论,都成为建构现代公共领域时难以跨越的障碍。

但是,通过对@人民日报 “微议录”的研究,我们发现“微议录”的设置方式以及互动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将以往这些建构现代公共领域的障碍开始一点点破除。

微博的非理性化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微博的准入门槛较低,拥有电脑或者是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手机就能参与到微博的互动中,而不需要太高的学历与知识水平,这种公开性所造成的微博参与者的理性程度与公共领域所要求的理性程度出现矛盾,所以研究者对于微博建构现代公共领域显得疑虑重重。“微议录”虽然不能为参与其话题讨论的公众强行设置“准入线”,但是,因为微议录在每个议题下都会选择至少包含正反中三方的观点,不进行立场预设,将主要观点呈现在公众面前,公众在自己发言之前,对与自己观点相同或者不同的看法有了全面认识,这就使自己接下来的发言更具有思辨的理性色彩。而且,“微议录”这样的观点汇集,其实也是对微博本身“碎片化”的一种消解。

微博本身属于社交媒体,其社交性的本质,决定了微博内容总体上呈现出私人化和娱乐化的特点,整个大的微博场域虽然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但是,“微议录”只选择那些与公共利益相关的话题来启发公众进行讨论,这其实就是讲公共领域从大的微博场域中剥离了出来。

在微博的场域中,经常会出现少数网络意见领袖的观点左右舆论的现象,这也为公共领域所必须的理性辩论设置了障碍。但是,“微议录”在选择观点时,完全是按照观点的角度与质量高低来评定,与其身份的权威与否无关,“微议录”中不会显示每个网友的身份或者是认证身份,而且,只有极少数的“认证用户”的观点偶尔会被摘录,网络意见领袖走下“神坛”,“微议录”成为面对所有人的公共领域。

五、小结与讨论

@人民日报 的“微议录”栏目,拥有理性的公众,这种理性主要体现在其讨论话题的公共性,“经济”与“社会民生”成为讨论的核心,而个人隐私与明星八卦;“微议录”不受外界干扰,商业利益、敏感问题以及网络意见领袖都无法控制“微议录”的议题设置和网友观点摘录,而且“微议录”还为公众参与讨论提供了“联系的纽带”,或者说是提供了一张公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桌子”,再加上参与“微议录”讨论的网友之间呈现出“弱关系”的姿态,也使得“微议录”具备了公共媒介的特性;每个议题之下选择多样的观点,为公众讨论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网友的讨论虽然层级不深,但理性评论仍不在少数,为共识的达成提供了基础。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认为@人民日报 “微议录”虽然并不能建构一个非常成熟的现代公共领域,但已经具备了建构现代公共领域的诸多要素,并对过往研究所认为的微博建构现代公共领域的障碍一点点破除。

除此之外,“微议录”还带给我们建构现代公共领域的新启示: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以话题为中心的公共领域可能会被进一步建构起来,这样的公共领域对于参与其中的公众来说具有“松散的边界”,即一个人可以根据话题的特性同时参与多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讨论,而不受任何身份与地位等物质条件的约束。这样的现代公共领域,就区别于以往的、在固定人群中生成的公共领域,这些固定人群因其身份与地位而确定下来;或许,随着社会的与媒介的发展,将出现多层次、多类型的公共领域的分化,届时,我们所分析讨论的“微议录”也只是一种公共领域的类型而已。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2、杨仁忠:《公共领域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3、[英]奥利弗·博伊德-马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

 

 

分享到:
(责编:韩鑫(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