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社交媒体对现代公共领域建构的可能性探析

——基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微议录”的个案研究

周亚琼

2013年10月15日15:03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公共领域是现代文明社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特别是微博的兴起,建立现代公共领域成为可能。本研究以@人民日报 法人微博中“微议录”栏目为例,通过个案分析,探讨社交媒体对现代公共领域的建构,并得出结论:“微议录”虽然不能建构一个非常成熟的现代公共领域,但已经具备了建构现代公共领域的诸多要素,并对过往研究所认为的微博建构现代公共领域的障碍一点点破除。

关键词】社交媒体 微议录 公共领域 @人民日报

“公共领域”的概念最早由美籍德裔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经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系统化,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解:“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进行调节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作为公共意见的载体的公众形成了,就这样一种公共领域而言,它涉及公共性的原则”

网络能否建构现代公共领域,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随着微博的兴起与发展,这种讨论有愈加激烈之势。一方面,微博确实为公共讨论提供了完全开放的平台,较低的门槛使得公众可以最大化地参与到热点事件的讨论中,但参与的网友中有不少都是情绪发泄式的言论,理性表达有限;另一方面,微博中网络意见领袖又似乎将舆论引向某一边,“沉默的螺旋”现象在微博中依然存在,公共讨论处于不平等的状态。

《人民日报》的法人微博(新浪)自2012年8月13日开设“微议录”栏目以来,备受关注,从某些方面来看,“微议录”已经具备了现代公共领域所需要的一些特质,又很好的破除了微博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不足与缺憾,这也为社交媒体建构公共领域提供了借鉴和可能性。

基于此,本研究将以@人民日报 “微议录”为例,探究社交媒体对现代公共领域建构的可能性,厘清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是否可能建立现代公共领域的争议。

伦敦奥运会后,@人民日报 以“公共讨论推动理性分析”为口号,推出“微议录”栏目,结合当日时事,摘录、选取、集纳每天网友对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评论,并@相应网友,进行“报”与“博”之间的良性互动。2012年8月13日,第一条“微议录”发布。本研究的将对2012年8月13日至2013年6月8日的“微议录”内容进行分析。

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公共领域的产生需要依靠的三个条件:参与讨论的公众是理性的公众;有公共的媒介作为平台;公众在公共媒介上形成的公共舆论是辩论的共识。接下来,本研究将对@人民日报 的“微议录”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具体分析。

一、“微议录”的公众是理性的公众

“微议录”每天的议题 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当日@人民日报 微博中引起网友较多转发与评论的微博话题,二是当日在整个微博舆论场中引起网友热议的话题。从这个角度说,微议录并不具有“舆论引导”的性质,而完全是网友自由讨论产生的结果。

(图1:“微议录”2013年6月2日的微博内容)

1、议题类型

我们把议题类型分成10种类型,即“政治”、“经济”、“法治”、“社会民生”、“文化教育”、“娱乐体育”、“历史纪念”、“国际时政”以及“其他”。“微议录”每天都会以长微博的形式发布一条微博,这条长微博中可能有1个议题也可能有多个议题,通过对100个议题进行随机抽样,发现:“娱乐体育”以及“其他”两类与公共性关涉不大的内容,只占12%;其他诸如“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和“文化教育”等内容,均具有公共性,即与绝大多数公众的利益相关;其中,“经济”与“社会民生”类的内容各占25%,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

公共领域不是个人的隐私天地而是向世人显露一切的公开空间,而且公共领域谋求的不是私利而是公益,从“微议录”的议题类型分布来看,绝大部分具有公共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参与“微议录”讨论的公众具有一定的理性,他们讨论的不是娱乐八卦也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对公共利益集中关注。

2、公众的规模

从2012年8月13日至2013年6月8日,微议录共有278条微博内容,通过对所有样本进行统计,发现:单条微博的转发数大于300次的微博共有75条,占所有微博的27%;单条微博的评论数大于300条的微博共有21条,占所有微博的7.6%。虽然这样看来,“微议录”的传播力似乎并不大,但单条微博转发数在1200次以上的微博有7条,单条微博评论数在600条以上的有3条。这就说明,在拥有稳定公众规模的条件下,因议题等因素的影响,公众的数量会出现激增,这也与微博的传播特性相关。

二、“微议录”是一个公共媒介

公共领域从原则上来说向所有人开放,在形式上所有人都可以进入,特别是随着大众媒介的兴起与发展,公共领域的建立也越来越依托于公共媒介。探讨“微议录”是否为公共媒介对于其本身公共领域的建构功能是否存在有着重要影响。

1、 不受外界干扰

从议题的选择来看,“微议录”不受商业利益与所谓“敏感”问题的影响;从议题之下的网友观点摘录来看,“微议录”不被网络意见领袖的身份“绑架”,只针对观点本身进行筛选。这两个层面的结合,使得“微议录”成为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公共媒介。

(1)不受商业利益与“敏感”问题影响

通过对@人民日报 “微议录”栏目的运营编辑进行访谈,发现此栏目在运营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太多外界的干涉,无论是议题的选择还是长微博中网友观点的摘录,都完全遵循固定的原则,不因其他人为意志而改变。

一般来说,大众传播有时候会受到外界商业利益以及舆论压力的影响,特别是面对一些所谓的“敏感”问题,都会通过“自我审核”进行清除。但“微议录”在选择议题的时候很好地厘清了“敏感的界限”,正如其微博运营编辑所说:“什么是敏感问题?微博都能够发的话题,微议录也肯定可以摘。”

(2)不受意见领袖身份影响

除此之外,“微议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其长微博观点选择中,那些经过“微博认证”的用户的观点只占很少一部分,并且在呈现的过程中,并不突出其身份与地位,而是将其微博名与观点直接呈现。这就避免了公众受到“网络意见领袖”的身份影响,而只对其观点作出评判。

2、“移动的桌子” 松散的边界 :微议录的平台性质

阿伦特有一个著名比喻,即“圆桌理论”,她将公共领域比喻成许多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这张桌子将每个人都彼此联系而又相互分隔,公共领域就是这张桌子,它将这些人作为独立的个体联系起来。如果这张桌子突然消失,那么两个对坐的人不再彼此分离,与此同时也不再被任何有形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了。

“微议录”在微博舆论场中同样起着联系个体的“桌子作用”,只不过,这样的桌子并不固定,而是随着议题的变化不停地移动。换言之,每次聚集在“微议录”这个“桌子”四周的公众并不是同一批人,因为个体异质性的存在,使得公众对不同的公共话题有着不同的关注。

“微议录”不提供盖棺定论式的“答案”,它只是一个公共讨论的平台,是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一方面,被选为长微博中的观点仅仅是讨论的角度,另一方面,被“微议录”这个“移动的桌子”联系起来的公众可以自由在跟帖中发言并形成互动讨论。

分享到:
(责编:韩鑫(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