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10期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误区探究

——以陕西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为例

周 迪  朱 尉

2013年10月17日14:28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民生新闻节目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走出一条让大众较为认可的道路,在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陕西电视台的民生新闻为案例总结了这些问题,重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误区;陕西电视台

 

自2002年元旦,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中国电视传媒迎来了第三次发展热潮,民生新闻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各类媒体热捧的对象。民生新闻所展示或者呈现的是百姓的生活状态,是对发生在百姓周围新近事实的报道。视角独特,内容贴近生活,民生新闻节目以此为特色引起传播地域上的本地观众的认同和共鸣,也因此成为当下各大媒体竞相争夺的主流阵地。就陕西电视台而言,《今日点击》、《第一新闻》、《都市快报》等栏目都以民生新闻为主要节目内容。在这些栏目的栏目定位中,不难发现都同时存在“民生新闻”、“贴近事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相同关键词。但是,纵观这些节目就会发现,当下的各电视民生新闻制作中大都对“民生”一词的内涵理解有一定的片面性,以及存在对民生新闻定义不统一等相关问题。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民生,指平民大众的生计、生活[1]。

学术上把新闻划分为五种: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科教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娱乐新闻。民生新闻在定义上没有明确的表述和规定。李幸教授试图依据民生新闻的传播内容、性质及受众主体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民生新闻,中间层次是市民新闻,低级层次是市井新闻”。中间层次和低级层次亦或市民新闻、市井新闻应当属于“小民生”的范畴中,而小民生也是现在各类民生新闻节目所热衷于报道的内容。但是民生新闻不仅要反映“柴米油盐”等百姓起居饮食、日常生活的事,而且还要站在民生的角度去打量、用群众的语言去解读党的方针政策、政府部门的举措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等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命题。如每年的教育、保障性住房、社保、医药改革等;小的方面可以从当地发生的和百姓利益有比较直接接触的问题入手,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各种生活信息、环境卫生、就业、工资待遇出现的各种实时的问题等等。

二、民生新闻的发端及陕西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现状

电视民生新闻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东方时空》,而电视传播的方式大面积、大规模实践民生新闻是在2002年之后。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播一档地方性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节目一经播出,受到了大批观众的关注。2003年1月至4月中旬,《南京零距离》的平均收视率为9.2%,占有了开机率的30.59%,成为南京地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2]。随后,全国各省市电视台也积极开办了与之相类似的电视新闻节目,标志着电视民生新闻真正开始兴起。从2002年1月1日开办至今,陕西电视台的《都市快报》栏目不断进行调整和摸索。2002年和2007年大的改版使《都市快报》的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都市快报》开播,每天滚动播出5次,以城市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早上8点档侧重重大市政消息和公共生活服务信息,中午12点档以最新事件的消息为主,下午2点的节目以服务内容为主,晚上9点30分的节目则是每天新闻的精华版。2005年《都市快报》进行了全面改版,每天滚动7次播出。节目定位由单一的民生新闻扩充为新闻杂志性栏目,并将节目分为5个板块。《第一现场》栏目还推出了新板块“一说为快”,这个板块对热点问题、人们共同关注的社会现象采取一说一议的方式,使抽象概括的新闻评论的可视性和对话性大大增强,同时加强了新闻报道的深度。2007年1月1日,该栏目进行第二次大改版。这次改版将原有的5个板块扩充为6个,并改为日播3次。在“记者跑街”板块中加入“周姐帮忙”环节。主持人“周姐”以邻家大姐的形象替代了记者身份,帮助形形色色的人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同时在“一说为快”板块增加了新闻评论[3]。至2010年,央视-索福瑞(CSM)数据显示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都一直处在排行榜第一名的领先位置[4]。

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正处于从市井新闻到市民新闻的过度和交融阶段,并终向更高层次的民生新闻发展。但是存在在地方性民生新闻的普遍问题,无论是从报道内容或者报道形式上,都时刻制约着电视民生新闻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1.新闻报道资源不足。新闻报道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报道内容琐碎肤浅和新闻资源缺少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导致了新闻报道过程中的选材“泛化”,流于形式,价值含量低等问题。笔者通过长期对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播出内容素材的收集得出几个关键词:车祸、偷盗、诈骗、血案、食品药品安全。每日新闻,与这些词有关的问题是构成节目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报道也浅尝辄止,不能有效深入,常常不了了之。由于当前的民生新闻受众大多定位在本地,用方言等形式播报,因而受众群体也大多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这种地域的收视心理局限促成的问题是受众群体定位窄化,由于要照顾受众的收视习惯从而导致新闻采编的信息源和渠道变窄,可用于播出的新闻内容变少。于是不得不采取“新闻不够策划凑,本地不够外地凑,采访不够编辑凑,新闻不够广告凑”的策略[1]。

分享到:
(责编:韩鑫(实习生)、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