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0期

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及传播——从《舌尖上的中国》谈起

李 慧

2013年11月14日16:57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礼俗是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一种体现。饮食礼俗则是传统礼俗中的瑰宝,是中国传统礼俗文化中最具普遍性的事项。2012年热播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讲述食物的同时,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介绍了一些不同民族的节日饮食礼俗,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春节、端午节以及少数民族中的新米节、望果节等,传达出节日背后的文化价值。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礼俗食俗文化的传播,电视节目重塑了整个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勤劳勇敢、善良淳朴与团结友爱的民族之魂,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祖国、对社会、对生命的热爱。

  【关键词】礼俗;节日;饮食;舌尖上的中国

  俗。所谓的礼俗其实就是指家庭和社会为个人通过一生的重要阶段而设置的礼仪和风俗。[3]在饮食行为基础上出现的礼仪,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约定俗成,被固定了下来,成为人们所遵循的行为规范。由饮食习俗所产生的原始之礼的转化过程,不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礼最初执行着满足人类对物质财富和生活用品进行分配与享用的等级差别标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文化“援俗入礼”的特征。[2]12

  无论是“俗”还是“礼”,都根源于人性,始于人情,既是礼之大本,也是俗之大本,是礼与俗在儒家哲学中的根本相通之处,是俗被成功改造为礼的基点。[4]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文化,“以人为核心”是中国礼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礼学是以人为研究主题,以人在礼仪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之为人的本质及其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得以受到大众的热爱,也恰是因为片中在讲述美食的同时更关注美食背后的人及人性和人情。 

  二、节日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的节日礼俗包裹着各民族各地域不尽相同又相通相融的民间习俗和风土人情。一般说来,传统礼俗节日深深地根植于人们自然形成的欲望和细腻微妙的情感世界,以适宜的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着人们既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礼俗节日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满足了物质和肉体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和心理的需要。[5]133就以《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传统节日饮食为例,通过对这些节日饮食礼俗的分析,来展示饮食背后的文化价值:团圆幸福的和谐文化、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以及祭神敬祖的祭礼文化等。

  (一)春节、端午节饮食礼俗:团圆幸福的和谐价值。春节是中国人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一般指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为主要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过年就是一场盛宴,似一曲宏大的乐章,尤其中国人最幸福、最看重的时刻莫过于一家人除夕之夜围坐在桌前吃上一顿团圆饭。团圆是人们对于生活幸福的最基本要求:人人平安健康。除夕之夜,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关于春节出现了多次,但每次都不同。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讲述吉林查干湖,快过年时,当地的习俗是举行祭湖祭鱼的活动,进行祭祀以祈求湖里的神仙恩赐来年的丰收。查干湖77岁的“渔把头”石宝柱的年夜饭则是一顿“全鱼宴”。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年糕被当地人称作“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同样的节日,在北方的北京,讲述一名职业摄影师白波,常年在各地摄制组工作,一年中,也只有在过年这样的日子里,才能回到父母身边,除夕夜阖家团圆吃“饺子”,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和艾叶等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到了今天,之前的一些习俗已被渐渐遗忘,自从被定为节假日后就成为在外忙碌的人与亲人团聚的另一个重要节日了。“回家吃粽子”成为端午节回家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其实,吃不吃粽子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与家人团聚。

  (二)重阳节——孝亲敬老的传统价值。农历的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由于九月初九“九九”的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并推行敬老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美德。“敬”作为礼文化的核心,是千百年来行礼者的共识。“敬”的原则,实质上揭示了人性中天然的爱亲爱人之心、尊亲尊人之情。《礼记》开篇即曰“毋不敬”。“孝”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还讲到了重阳节。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以凸显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价值。日常饮食行为也是体现孝亲的最佳形式,《礼记》中对日常饮食的孝亲礼节多有涉猎,如“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馂,既食恒馂。父没母存,冢子御食,群子妇佐馂如初”。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五集《厨房的秘密》里介绍了顺德均安镇的重阳节,街上的年轻人抬着关公像,老人们头戴茱萸。欧阳广业作为一个村宴厨师,在这一天要为村里的老人做一顿可口的村宴,村里的年轻人和老人团聚在一起享受美味。

  (三)新米节、望果节的饮食礼俗:祭神敬祖的祭礼价值。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风俗。《后汉书》记载:“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民众对中华民族祖先的祭奠,溯古至今,绵绵不断。在少数民族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祭神敬祖的祭礼文化。重道德感情而轻礼数和财物的祭礼思想是礼俗文化的又一个体现。在进行节日祭祀时,最重要的是祭祀之人的虔诚之心,不拘泥于形式的完备和礼品的丰厚。在《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了带有祭祀文化的壮族从江加榜新米节和藏族的望果节。从江加榜新米节是当地的一个传统节日,没有固定日期,一般在每年稻谷成熟前几天举办。后世的子孙没有忘记先民们的艰辛,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于是新米节便约定俗成下来,并世代相传。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开篇介绍了从江加榜新米节,片中讲了下尧村壮族的潘银少和黄兰荣两位老人为庆祝即将到来的新米节做准备,除了主食糯米外,还要制作腌鱼、炜酒等。当地还设有“长街宴”,村中人聚在一起享受美食、庆贺丰收。如今,“长街宴”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望果”意为“绕地头转圈”。在节日的第一天早晨,当阳光洒满金黄麦田的时候,农民们手持麦穗围着农田转圈游行,感谢上天带来了风调雨顺的好收成。之后转田队伍每到一个乡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一路祝福,一路欢歌,此刻乡村的田园处处洋溢着欢乐和祥和的氛围。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讲述了西藏最富庶的农业区——日喀则的望果节。当地的望果节在青稞成熟前举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藏民桑吉为节日精心酿造着青稞酒,桑吉手艺俱佳酿造的青稞酒受到当地人的喜爱,望果节当天大家一起品尝着甘甜的青稞酒。无论是原始的自然崇拜、神灵崇拜,还是祖先崇拜与鬼神祭祀,无不表达出人类质朴真挚之情。天帝神灵虽然高高在上,却是人们观念中的保障现世人生幸福的重要力量。中国人信奉神灵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出离人世而是为人世求福佑。[5]128

  我国先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饮食文化,也有礼仪文化,还有朴素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

  三、节日饮食礼俗的传播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其所展示的厚重感和文化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人和食物、人和社会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用影视媒介特有的形象性、快捷性、大众性、声画一体化的优势,通过对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村庄这些微观元素的记录和书写,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艰辛地寻找自然界馈赠的食材,巧妙制作各色美食,用虔诚的态度对待传统节日,感谢上天的恩赐。无论是《自然的馈赠》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抑或是《主食的故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在美食的背后始终关注的对象是制作美食的人。

  礼俗是社会文化浓缩的精华,属于一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孕育于小农经济下的节日礼俗,形式和内容都体现于中华民族的节日之中,而所有节日表现形式的基本载体与内容是无数个和气候季节、人文精神、道德关怀、祖先崇拜、宗教情怀、社团聚会相关联的生活内容。它与我们民族的精神相关联,是整个民族乐观向上、勤劳勇敢、善良敦厚与团结友爱的思想理念的内在形态,是一个民族历时几千年绵延不断的精神内核——民族灵魂的所在。如果离开了这些节日礼俗的活动内容,所谓的文化特征就无从谈起,并且所有的节日表现的谓之以乐的活动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礼俗食俗文化的传播,会唤起人们对生命和社会的热爱,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生活。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项目批准号:09BCO2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影视艺术专业硕士生)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志琴.礼俗文化的再研究——回应文化研究的新思潮[J].史学理论研究,2005(1).

  [4]王玉霞.礼俗与统俗——中国古代礼对俗的文化诉求[J].济南大学学报,2011(3).

  [5]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