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0期

二维码开启立体阅读新时代

——兼谈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创新

予心言

2013年11月14日17:04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二维码在纸媒的变革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带来的纸媒阅读方式的转变以及对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利用二维码实现传统纸媒网络化、立体化的路径变得简单而又便捷。在报网之间二维码承担起桥梁的作用,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纸媒变成了移动的视频。报纸二维码要运用技术优势进行内容开发,通过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的改变,助力传统纸媒走出困境。

【关键词】二维码;纸媒;立体阅读;深度报道

随着网络的崛起,近年来纸媒陷入了阅读窘境。纸媒的读者不断分流,随之而来的是广告减少、纸媒盈利能力下降,这直接影响到纸媒的生存。美国的两大报业巨头《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经营也非常困难:《纽约时报》2013年“二季度营收为4.8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0.9%,主要原因在于广告收入下跌5.8%”;《华盛顿邮报》2013年“一季度运营亏损3450万美元,营收下降4%,今年上半年报纸发行量下降了7%”[1]。这种情况也正预示着纸媒在全球范围内的衰落。我国的报纸总印量自2008年以来持续下降,地方性的报纸普遍面临着生存危机。在台湾地区,纸媒的命运更悲惨,早在2006年很有影响的中央日报就已关闭。面对纸媒的窘境,人们在广泛地讨论应对措施,其中运用二维码转换阅读形式、创新内容就是人们探讨的出路之一,一些纸媒也进行了尝试,如《人民日报》等。

二维码及其技术

“二维码”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热词。作为一种电子技术,它起源于日本,是在一维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维码只具备较为简单的识别功能,二维码内部可以储存更为丰富、更为海量的信息内容,包括文字、图像、视频等。只要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就能自动识读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二维码的特点是储存量大、成本低廉、保密性高,适合大面积推广。因而,二维码有着广泛的用途,在产品防伪、产品溯源、数据下载、广告推送、网站链接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正是二维码的这些特点,才使得它在传统纸媒上的应用成为可能。其储存量大,可以容纳纸媒上所承载的上百个版的信息;成本低廉,使动辄发行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份的纸媒能够承受相关费用;保密性高,又便于纸媒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

二维码越来越被处于困境中的纸媒所看重,“成为推动报网融合、实现多平台互动的一把钥匙”[2]。目前,国内的一些主流报纸从2006年开始尝试使用二维码,现在基本上都应用了二维码技术,如《人民日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扬子晚报》等。二维码为传统纸媒的网络化打开了一扇大门,拓展了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一些人甚至认为,“传统报纸的生产方式由此将发生革命性的转变,这将是报纸开往春天的列车”[3]。客观地说,二维码开启了传统纸媒立体阅读的新时代,它使传统纸媒实现了网络化、电子化,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

二维码在纸媒与网媒间的桥梁作用

我国传统纸媒一直在高呼实现网络化、立体化,但多年以来却一直报是报、网是网,传统纸媒进行媒介融合的道路漫长而艰难。真正的问题是,在这之间存在着难以突破的技术壁垒。媒体人慢慢已经认识到,传统纸媒实现网络化、立体化远不是办一个网站那么简单,这需要技术和经营的双重突破。

自从二维码诞生以后,媒体人看到了传统纸媒网络化、立体化的希望。利用二维码实现传统纸媒网络化、立体化的路径简单而又便捷。传统纸媒只需要利用一个专门软件就可以将报纸的内容生成二维码,然后再印刷在报纸上。而读者只需要利用手机扫描报纸,就可以看到数字化的内容。正如人民网总裁兼总编辑廖玒所说,在报网之间“二维码就承担起桥梁的作用,也让报纸承载的内容更丰富和生动”。而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报纸关注到二维码,报纸实现了与手机、电视、网络互通,变得立体”[4]。国内的很多研究者曾批评说,传统纸媒借鉴网络媒体的时间太晚、步子太慢了。但实际上,这里面是没有突破技术壁垒。我国在1994年接入互联网以后,传统纸媒紧跟着就开始了网络化的尝试,如《神州学人》《中国贸易报》等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设立了网络版,但效果却并不理想,是名副其实的“报是报、网是网”。但最近风行的手机报也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很多手机报都是亏损的。为什么报纸的网络版和手机报不能成为报纸和网络真正的桥梁呢?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它们与纸媒在空间上形成了隔离,最终出现报是报、网是网的结果,比如一些报纸在编排网络版时会将一些广告去掉,既影响了广告主,也影响到了读者对广告的浏览;二是它们没有升级纸媒的内容,它们引入后报纸的传播内容也没有本质的变化。

只有在二维码诞生以后,纸媒和它的网络化才实现了空间的同一性,读者拿着一张报纸既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阅读,也可以按照立体化的方式阅读。由于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二维码纸媒可以将大量的图像和视频刊载进去,从而升级内容,抓住更多、更优质的受众。另外,“随着二维码这一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报纸、杂志、图书等纸质媒介有必要把编辑个人的博客网址,出版社、杂志社的官方微博、官方博客账户、电子邮箱、QQ号等大数据时代产生的信息,制作成二维码,放在杂志的固定位置,放在图书的封底、勒口、书签、腰封等特殊位置,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这样不仅大大方便了读者进行网上阅读、手机浏览,还方便了作者发送和投递稿件,有效增加了编辑、读者、作者三者之间的互动。由简单的、传统的纯文字阅读,变成随时随地阅读、观看比单纯文字内容更丰富的图片、更生动的视频等,颠覆读者的阅读方式,将读者、作者从传统阅读、投稿带到全媒体的阅读、写作模式之中”[5]。

二维码提供新的阅读方式和内容

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纸媒变成了移动的视频。无论读者在什么场所,只要用手机一扫,平面内容就变成立体内容,看报纸就如同看电视一样了。二维码正是“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实现全形态、全天候、全方位的全媒体传播”[6]。与看手机报和网络报相比,报纸二维码将纸媒和网络内容融为了一体。更重要的是,报纸二维码将传统的纸媒内容升级为图像和视频,使原本枯燥的文字阅读变得非常有趣。纸媒能够产生影视的阅读效果,这是新闻传播史和文化传播史上的重大事件。纸媒的生命因为自身突破了阅读方式的限制而得到了延续。

报纸二维码能够承载图像、视频和音频,这是对传统纸媒传播内容的一大革新。在一则足球比赛的报道中,报社把比赛结果刊登在报纸上,然后再将摄影记者拍摄的录像剪辑用软件处理生成二维码印刷在报纸上,放在稿件中。此时,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报纸上的文字报道和图片,也可以看到精彩的进球瞬间和球迷的疯狂举动以及球员之间的对殴等。由此来看,纸媒的报道内容已经非常接近于网络媒体和电视,“将二维码作为打通文字与视频新闻的渠道,希望借助新技术,逐步将传统的文字新闻采编升级为全媒体新闻生产,是顺应技术发展趋势的一个自觉行动”[2]。所以,目前很多纸媒在创办网络版和手机版的同时,正在大力推广二维码。

二维码纸媒内容上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延伸阅读。2012年2月23日,《青岛早报》A4版上出现这样一则广告:

只要拿起你的智能手机,用手机的扫码软件扫描一下印在报上的二维码,更多的新闻延伸——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立马在你的手机上展现。

这样一来,报纸就如同一个索引工具。在一个新闻标题之下,会有很多相关内容,与网络新闻相比,差距越来越小。人们之所以愿意阅读网络新闻,除了阅读方式以外,与网络新闻集纳很多新闻背景和相关新闻也是有关系的。通过二维码进行延伸阅读,纸媒新闻的阅读性更强了。

二维码载体下的媒体深度报道创新

如果利用二维码制作的纸媒与传统纸媒的内容相同,那读者还不如直接阅读传统纸媒或者干脆阅读手机报,因而报纸二维码必须在内容上进行更新和创新。可以说,二维码技术应用到纸媒以后,传统纸媒已经初步具有了高速度、多媒体、交互性、数据库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和网络媒体进行竞争的,并且传统纸媒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可信度高的优势。

报纸二维码要运用技术优势进行内容开发。应该说,近些年来传统纸媒与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拉开的距离越来越大了。一方面,在理念上,网络新闻不输纸媒新闻,“强调全面把握和解释新闻事件的过程和联系、深刻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7];另一方面,在报道形式、报道内容上,网络新闻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网络新闻的深度报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同样是一种对新闻进行全面、深刻,兼具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对社会具有正面导向意义的报道。但是,网络新闻的深度报道以网络作为载体,还具有动态性、互动性和多样性,其信息来源除了有常规的报刊转载以外,还有新闻报料台报料、网友论坛发帖、手机微博、视频拍摄、网络评论和网络调查等途径和方式。”[8]因此,纸媒无论在全面报道还是深度报道上都显得不够,是到了奋起直追的时候了。在内容上,首先是利用二维码制作视频、音频内容,使纸媒的阅读效果丰富、立体。在国内20年网络环境的熏陶下以及电脑的普及,很多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已经弱化了纸媒的阅读习惯,进行纸媒的立体化阅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其次,扩大内容容量。不少报纸虽然动辄上百个版,但面对网络新闻的海量链接信息仍然是小巫见大巫。纸媒通过二维码的超链接能够产生版面的无限性和扩张性,也就可以产生同网络一样海量的信息。二维码链接的内容可以超越纸媒文本,对报纸的内容进行补充,报纸上放不下的内容(但主要是特意扩展的那部分内容),就通过二维码链接。再次,在时间上进行突破。日报类的报纸一般在凌晨1点左右截稿,晚报类的报纸一般在中午时分截稿,这样就可能使报纸遗漏一些新闻。而纸媒应用了二维码以后,就可以突破时间上的限制。业内人士称为报纸“左右时间”。比如有一条重大新闻发生时已经过了报社的截稿时间,如果在以前,编辑只能望洋兴叹,但应用了二维码以后,编辑就可以及时地做出一个视频,在报纸发送到读者手里之前生成二维码。当读者阅读报纸时,就会用手机扫描到相关内容。

二维码助力传统媒体走出困境

纸媒读者的流失是世界各国纸媒面临的共同问题。根据2011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当年报纸“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1969.4亿印张。与前一年相比,总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在美国,纸媒读者也呈锐减趋势。报纸二维码适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其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阅读形式也有望能够守住中老年人群。虽然纸媒在传媒界很难再展当年报纸、电视、电台三足鼎立的雄风,但通过二维码实现了立体阅读以后,确实可以赢得一定的受众群,提振纸媒的颓势。当然,要彻底扭转这种颓势,只凭一个二维码还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需要更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平台对接;传统媒体并购新媒体,扩展新业务,进行跨媒体融合;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探索新的盈利模式”[9]。

于是,这又涉及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广告。二维码引进传统纸媒以后,改变了传统纸媒广告的形态。我国较早在纸媒广告上应用二维码技术的是天津的《每日新报》。从2006年6月起,天津《每日新报》刊登的房地产广告,都通过手机扫描、阅读楼盘的外观和户型,汽车广告则实现了360度的全方位展示。运用二维码以后,纸媒的文字广告、图片展示广告就升级为立体的展示广告。通过二维码产生的超链接功能,可以把阅读纸媒广告的人的注意力直接链接到商家的网站、活动主页上,广告鲜活、生动,报纸版面内容也大大节约,广告的感染力却更强。因而,二维码对纸媒的广告业务具有很好的增值前景。

结 语

利用二维码实现传统纸媒网络化、立体化的路径简单而又便捷。在报网之间二维码承担起了桥梁的作用,也让报纸承载的内容更丰富和生动。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纸媒变成了移动的视频。二维码纸媒能够承载图像、视频和音频,并可以进行延伸阅读。二维码纸媒要运用技术优势进行内容开发。在内容上,首要的一点就是利用二维码制作视频、音频内容,使纸媒的阅读效果丰富、立体,通过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的改变,助力传统纸媒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武挥.报业最黯淡的时刻即将到来[N].经济观察报,2013-08-10.

[2]本报记者.“新纸媒”探路[N].人民日报,2013-08-01.

[3]陈国权.报纸二维码:谁的二维码?[J].新闻实践,2012(9).

[4]史春阳.报纸印上二维码[N].京江晚报,2012-03-16.

[5]苗卉.大数据时代编辑理念的更新[J].新闻爱好者,2013(7).

[6]吴楣.从“跨界”到“无界”——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全媒体传播模式探索及展望[J].今传媒,2012(4).

[7]佘文斌,潘文年.论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方式[J].新闻战线,2008(5).

[8]陈峻俊,兰婧.网络新闻深度报道的“深”[J].新闻爱好者,2011(12上).

[9]文华.做传统媒体进军新兴媒体排头兵[EB/OL].求是理论网,2012-09-15[2013-07-10].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