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7期

通讯类稿件获奖的几个关键点

邢长勇

2013年11月15日14:19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作为一名记者,多出“产品”、能出“精品”应该是其职业生涯中不懈的追求。

多出“产品”,是记者从业后第一个阶段的目标和追求。对于刚入行不久的媒体记者,首当其冲的是要勤跑腿、多练笔,这样才能做到多出新闻作品。这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升的阶段,这一阶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

当一名记者积累了一定的采访和写作经验、成为一名“老记”之后,就应当有更高的追求,即能出“精品”。否则,他就会庸碌无为,永远写一些格式化的新闻稿件。何为“精品”呢?衡量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是“精品”的标准是多方面的,譬如社会影响力,再譬如在业界的认可度等等,而其中,最具权威的就是这一新闻作品获得了何等级的新闻奖。

当前媒体界普遍认可的是三级新闻奖,即地市级新闻奖、省级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对于一名地市级媒体的记者来说,摘取市级新闻奖相对比较容易,获得中国新闻奖则希望渺茫(丽水日报社自1991年中国新闻奖举办以来,仅有两篇消息稿件获得过三等奖)。

因此,对于地市级媒体记者而言,在三级新闻奖当中,唯有省级新闻奖既有含金量,又不至于望尘莫及。新闻奖的项目众多,在此,笔者结合浙江新闻奖部分通讯类获奖作品,谈谈通讯类稿件获奖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题材的选择。

一篇获奖稿件,它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作者自身的写作水平。但是,作者的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把每一篇稿件都写成“精品”、写成新闻奖稿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笔者认为,一篇新闻稿件要想获奖,题材的选择是首要的。现实当中,每个记者之间的写作水平,除个别特别优秀之外,都是差不多的。如果能抓到一好题材,相信大多数记者都是不会把它埋没的。

那么什么是好题材、什么样的题材能获奖呢?

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很多时候好题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尽管有少数获奖题材,只有具有“慧眼”的好记者、老练的记者才能发掘到,但是更多的好题材,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运气”。

譬如丽水日报获得2006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稿件《仙都景区“铁城”蒙难 国保摩崖难辨轮廓》,完全可以说是误打误撞得来的。该题材在采访前甚至在发稿时,谁都没有把它当一回事。

当时在版面安排上也是非常弱化的,稿件发出之后,也只是被报社内部的评审委员会评为“乙加”稿。后来它之所以能捧得浙江新闻奖的桂冠,完全是因为这一题材和此前有影视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破坏自然环境这一全国热点事件遥相呼应。

事实上,该获奖稿件的题材,当年要是换成其他记者去采写,同样也能获奖。因此,可以说,获奖稿件首要在于题材的好坏,抓到一个好题材,也就向新闻奖迈出了一大步。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