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因素探析【2】

——以《爸爸去哪儿》为例

郭媛

2013年12月02日16:32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二、移植与创新

《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国外引进的综艺节目,首播就获得巨大反响,除了节目本身内容和设置精彩,本土化创新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1、国外移植

《爸爸去哪儿》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韩国娱乐业发达,综艺节目制作精良,《爸爸!我们去哪儿?》自播出收视率就一路飘红,超过同期的runningman、两天一夜等优秀综艺节目,坐稳该时间段收视率冠军宝座。原版节目成熟的体制为《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第一期《爸爸去哪儿》中,先是对五组家庭访问、到达农村后看房间选房间、吃饭、给孩子们任务等等环节的制作都有原版成熟的节目体制做参考,使得节目流程更加紧凑。

优良的制作团队是《爸爸去哪儿》成功的重要因素。该节目由制作《变形计》的谢涤葵团队打造,《我是歌手》金牌制作人洪涛监制。《变形计》之前就做的很成功,为谢涤葵团队及湖南卫视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与韩国原版的配置一样,《爸爸去哪儿》共有40多个机位,其中活动机位20多个,加上导演、摄像、后勤保障,现场的工作人员共有100余人。三天两晚的拍摄,近1000个小时的素材才能剪出一期节目。

优秀的后期也是户外综艺非常重要的环节。韩国每一个优秀的综艺节目,字幕都有很大的功劳。尤其是户外综艺,有趣夸张的字幕,能让节目增彩不少。《爸爸去哪儿》作为亲子互动的综艺节目,轻松幽默的字幕是节目的一大亮点,不仅解释了画面,还将许多隐藏的笑点提炼出来,加深了节目印象,优化了节目效果。

2、本土化创新

《爸爸去哪儿》在移植原版的节目模式、节目流程的同时,还必须使节目理念适应本国的国情、伦理道德及文化传统,这就需要节目移植的同时实现本土化创新。

韩国原版《爸爸!我们去哪儿》以一位明星爸爸+一到两位宝宝为模式,五个家庭共同组成五位爸爸+八位孩子的嘉宾团。随着节目策划的不断创新,平均拥有2-3个孩子的韩国家庭,家里没有参加常规节目的弟弟、妹妹也会不时被邀请到节目中来客串一把,为节目增添乐趣。国内版《爸爸去哪儿》以一位明星爸爸+一位宝宝为参赛模式,节目侧重考验明星带孩子的能力,并在不断的交流中体现亲子间的互动与成长。由于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爸爸去哪儿》把节目本土化的同时依据国情将视角创新,将重点放在教育上,让初为父母的普通年轻人对育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从节目剪辑与叙事风格来看,晚间黄金时间播出的国内版本《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剪辑节奏更加明快,故事性也更强。韩国版《爸爸!我们去哪儿》放映于下午悠闲时段,节目的过程与细节展示比较丰富,节奏较慢。

节目风格上,韩国版《爸爸!我们去哪儿》是一场体现亲子休闲旅游的节目,每期由明星爸爸带孩子到不同的环境中休闲观光,通过设置难度不大的任务,体现爸爸和孩子们的互动、交流,节目氛围轻松有趣。国内版《爸爸去哪儿》更像是一场生存大挑战,明星爸爸和孩子们被安排到极端的生存条件下,并通过设置难度更大的任务,展现爸爸和孩子们在面对困难到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一起成长与进步的过程。面对国内“父爱”普遍缺失的现状,《爸爸去哪儿》传递给电视机前的年轻爸爸们更多的是一种启示,让更多人重视亲子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