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3年第4期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伪现实主义倾向【2】

孙宝国 吴瑕

2013年12月13日14:04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三、地域分布仍失衡

新世纪以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对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其中“东北风”最为强劲和猛烈,出现了“赵本山现象”和“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复兴时期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背景过于单一,缺乏地域多样性。

应该看到,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这种偏爱主要是看重了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明显的地域特征。在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东北、西北、华北的民间口语、俗语和方言,那些平时看起来落后土气的方言、俗语、俚语、歇后语反倒成了电视剧中的时髦语言。这种对地域性的过分突出,固然强化了地方特征,增加了东北、西北、华北的乡土气息,但也要看到它的缺陷:一是对地域性的过分突出限制了观众群体的广泛性。对南方观众来说,由于不理解其中的方言、土语就无法完全看懂,导致了观众群体的地域局限,于是北方地区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只能在北方地区热播,而在南方地区则受到冷落。电视剧面对的是一个广大的观众群体,无论从经济效益讲,还是从社会效益讲,让更多的人接受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国家级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更要考虑观众群体的广泛性,一味地强调地域性会把一部分观众拒之门外。一部好的电视剧不应受到地域的局限。以极具地方特色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为例,之所以好戏连台,历久不衰,并受到南方观众的喜爱,关键不在使用了东北的方言、土语、俗话、歇后语,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展示了东北人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样态。因而,凸显地域特色并没有错,只是不能因为简单化和庸俗化而失去了大部分观众。

二是一味追求地域化特征和“土味”有可能丑化某一地域人群。剧中人物张口闭口操着浓重的地域方言、俚语和土语,似乎作品中的人物还生活在一个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封闭环境中,或者是即使过上了现代生活也还没有摆脱身上的土气、俗气,与现代生活存在巨大落差。在这些作品中,基本看不到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变化的轨迹,看不到时代气息。这说明,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中还存在着一种错误观念,即认为描写农村生活就要表现农民愚昧落后和与现代生活的格格不入。

四、审美内涵仍不足

伴随着市场化和娱乐化的浪潮,农村题材电视剧所承载的道德责任日益淡化,沉重的主题渐行渐远,“显露出难以和其他题材电视剧丰富的美学形态相协调的不足”,对于当今如此丰富复杂的农村现实生活来说,农村题材电视剧“还没有深度的表现和揭示”,“对于当代农民心灵史的揭示”更是创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2]

农村题材电视剧主要表现农民的生活,它所面对的观众群体也主要是遍布全国城乡的广大农民。题材内容和收视对象决定了农村题材电视剧要运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一些农村题材电视剧通俗化有余而审美内涵不足。很多作品一味地追求“浅”(浅显)、“俗”(通俗)、“白”(直白),人物形象平面化、概念化,这是低估了农村生活的文化意蕴和农民观众的审美水平。一些农村题材电视剧为了追求通俗性和喜剧效果,“以笑料贯穿全剧,更像是加长版小品,主要是搞笑,农民的压力、痛苦、追求,并没有表现出来。因此无法从中读懂农民,无法从中看清农村,达不到为农民写心的程度,只是一道快餐”[3],于是,在朗朗的笑声中,“现代化进程中的代价和壮烈被爱情纠葛所遮蔽(如《乡村爱情》系列);社会转型期失地农民的复杂心理被简单的乐观所冲淡(如《马大帅》系列);农民思想领域的现代性延滞被创业致富的口号所混淆(如《刘老根》系列)……”[4],“看起来很是好玩,本质上却是娱乐现实、规避现实,消费观众”[5]。为了强化喜剧效果,有些农村题材电视剧过多地加入了民间戏曲、绝活等情节元素,而这些戏曲和绝活往往与剧情没有融合为一体,给人一种“两张皮”之感。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