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步伐加快,数字电视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台的文艺节目受到极其严峻的挑战。央视的、省级卫视的文艺节目,都在城市台落地播出。视听新媒体的文艺节目更是五花八门,点播、录播、集中归类传播等应有尽有。城市台的文艺节目处境艰难,要想突出重围,不仅要靠政策、靠创新,也要看实力、看拼劲,更要看谋划布局和“借船”、“造船”出海的能力。
一、问题所在
1.名气叫不响,受众分流快。城市台的文艺节目大多创办时间不长,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局限,节目策划、内容、形式、包装大多缺乏原创性,主持人也没有多少实力和名气。过去没有数字电视,不转播央视各套和省级卫视节目,也没有视听新媒体形形式式的挑战,所以在一个地方还能生存发展。现在情况不同了。据央视索福瑞调查公司在盐城市的样本户调查,本地电视媒体的收视率和市场占有份额与前三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0%和40%。电视文艺节目就更惨了,央视三套播出的众多文艺节目,抢占了本地大多数观众的眼球,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也是城市台文化节目的无敌杀手。盐城台2011年常态播出的电视文艺节目《快乐非常道》、《快乐多看点》、《快乐大PK》和《将爱进行到底》,平均收视率只有0.8%左右,2012年初不得不忍痛全部砍掉。据业内同行交流,全国所有的城市电视台广告创收全面“走绿”,只是下滑的程度不同,但谁也没有逃脱处境维艰的困境。
2.内容显老套,创新步伐慢。地方台的电视文艺节目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是节目研发机制不健全,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和文艺素养跟不上时代要求。以往的文艺节目,要么克隆模仿,与央视和省级电视台文艺节目大同小异;要么土得掉渣,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要么过于前卫,光考虑到年轻人的欣赏习惯,忽视了中老年观众和广大市民、农民的欣赏需求;或是自以为“天高皇帝远”,地方台文艺节目不上星、不上网,国家广电总局和省级广电主管部门看不到、查不着,于是便“闯红线”、“打擦边球”,搞一些过度娱乐化甚至“三俗”的东西,使观众心生厌烦。地方台虽然也年年大讲“创意、创新、创造”,但说来容易做来难,人才、机制、设备、资金投入和地方文化资源利用等制约因素很多,对电视文艺节目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社教节目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好人好马、好枪好炮”大多分不到电视文艺中心,导致文艺节目创新步伐缓慢,竞争力微弱,就是想购买节目重新整合包装,也不能如愿以偿。内容陈旧老套,缺乏新意,注定不会有竞争力。
3.形式难突破,缺乏吸引力。电视文艺节目的表现形式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节目形态,往往能长盛不衰,像央视的《星光大道》、《非常6+1》、《回声嘹亮》等。城市台文艺节目大多形式单一,嘉宾难选,互动乏力,能走进镜头的人没有什么“星光”,大多是当地一些文化名人和文艺骨干,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大。所办节目形式跳不出央视和省级电视台文艺节目的窠臼,观众看到似曾相识的节目没有名人、明星衬托,势必兴味索然。
4.广告在下滑,改版无实力。城市台文艺节目收视率低迷,精明理智的广告商纷纷撤走广告,不愿投资。没有经济实力,再好的改版策划也无法实施。几个排名靠前的省级台占了电视广告的绝大部分,城市台广告收入环比都在下降,而网络视频市场广告收入则环比在增涨,这说明广告市场的“蛋糕”正在被各种形态的新媒体分割。城市台电视文艺节目几乎到了难以维持生计的地步。
5.人才留不住,想引引不来。文艺节目的策划和主持人水平高低决定着节目质量的优劣,这几年,这类人才跳槽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的在城市台内部往新闻频道、法制频道流动;有的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台或省级台参加应聘,有的跳槽到网络新媒体。你相中的他不愿来,他想来的你又不看中,这种状况使我台文艺中心长期处于人才匮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