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
为什么一定要加苏打
还有一段从未公开过的片花,讲的是八百里青川一根面的故事,记录某地山里一对老夫妻,手工做挂面的过程。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农耕文明,也是科学的存在。当时摄制组就发了一问给云博士:面里为什么要加苏打(碳酸钠),让它有弹性?”
“因为小麦面粉中的骨胶蛋白非常特殊,加水后,骨胶蛋白会彼此粘连。加了苏打,骨胶蛋白的蛋白分子,会更好地连成网状,吃起来就是那种有‘筋斗’的嚼劲。”
“我琢磨着还有一个科学原因,不放苏打的面,下了之后的汤叫混汤,成面糊糊了。加了苏打之后,一碗面煮完之后可以再煮。”
怪不得作家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里,主人公朱自冶每天早上起得很早,目的是为了要吃到面馆里的第一碗面。煮第一碗面时,水最清、面最爽。
文艺青年陈导给这嚼劲做了个注脚:“粤语中有一个词形容得好——弹牙。是那种又光滑又有弹性的面条。
陈导总是笑称:“摄制组每个月给顾问云博士发了几十、上百封邮件,多是‘吃饱了撑着’的问题,但这确实让我们的拍摄更有目的性,制作过程中少犯些错误。”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