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观电影《雪国列车》:当诺亚方舟变身冷酷的列车

刘英杰

2014年04月02日08: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人类未来前途的关注也增加了,这自然会映射到电影、漫画、小说之中。应该说,末世题材作品并不鲜见,但相对于《2012》人类大灾难之后诺亚方舟停靠在洪荒岸边那一抹未来的曙光,《雪国列车》所呈现出的末世“方舟”却极为冷酷残忍。正如片名,漫天冰雪的天地里已经没有任何生机,人类存活繁衍的希望唯有一列荒诞的“永动机”列车,然而,这列火车并不是拯救的象征,而是纷争的开始。“破雪者号”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影片一开始就利用各种强烈的对比,把穷人和富人,有权者和无权者之间的阶级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毫无疑问,当诺亚方舟变身为雪国里冷酷的列车,必然存在一个与乌托邦理想社会相反的极致思考。

  作为一部反乌托邦的商业大制作,早有《银翼杀手》、《V字仇杀队》、《黑客帝国》等珠玉在前,《雪国列车》在科幻设定方面可以说并无创新之处,但在寓言刻画上却更胜一筹。永动机的设定本身就违反物理定律且充满荒诞,茫茫雪国中的铁路为何不需要检修,以及列车为何非要每年在铁路上巡游,这都是一些形式感大于现实感的设定。观众与其把它看作科幻电影,还不如把它当作一部类型化的寓言电影来欣赏更好。影片改编自同名漫画,漫画设定中以一辆封闭的列车作为人类最后的诺亚方舟,来展现社会的阶级分化、压迫和集权统治的恐怖,这让该漫画有了乔治·奥威尔式的寓言气质。同时,罗切特极简主义的黑白画风,对于人物表情极富表现力的呈现和对美式漫画、黑色电影风格的吸收,让它成为上世纪80年代法语漫画向着成人方向转变潮流中一部意义重大的作品。

  影片延续了漫画的设定和首部曲故事框架,同时从后两部中吸收了很多细节素材。然而它在情节、人物和结尾上都与原著截然不同,进行的改编基本上是将素材全部打碎,并依照导演本人世界观进行创造性的重新编排、构建的程度。从最终成果来看,奉俊昊的影片尽管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原著漫画的悲剧诗意,却是对这位作者兼导演个人世界观的一次完整呈现。影片中起义领袖柯蒂斯从革命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不自由,毋宁死”的决心,在车厢肉搏一段戏里,他为了生擒人质不惜牺牲自己的兄弟,达到了为大我而献身的崇高境界。但在影片末尾,在经历了“平衡论”的洗礼之后,他毅然做出了车毁人亡的“非理性”选择,表明他在自由地死去和蛆虫一般活着之间选择了前者。全人类为此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但幸存者赢得了生而为人的尊严,成为影片中最荡气回肠的章节。

  总体而言,故事设定在“破雪者号”这样一辆没有明确目的地、永不停止循环行驶的列车中,为影片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极致的冲突情绪,也展示了人类如同被沉重的枷锁束缚其中,既压抑又迷茫,不知所终。透过奉俊昊导演的表达,电影的提问方式让人身心震撼,当然答案在观众心中各不相同,而电影的结尾则充满了人文救赎和悲悯情怀。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