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金字奖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贾樟柯、王小帅、张猛、芦苇到场与学生交流。对于当下电影中存在的低俗、价值观混乱、千篇一律等种种乱象,著名编剧芦苇忧心忡忡地说:“现在中国的电影生态已经被毁坏了,观众的胃口和作品的质量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到底怎么解决,这是一代电影人的任务。”
当天的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职教师、著名编剧兼导演曹保平主持,贾樟柯、王小帅、张猛、芦苇分别针对自己编剧与导演的双重身份发表见解,现场被慕名而来的同学们挤得密不透风。
毕业于文学系的贾樟柯回忆,自己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写剧本,他的第二部长片《站台》就是在大二时写的。他写剧本时最纠结的是用词,“因为选择某个词的过程,可以理解自己究竟想拍什么氛围。”因此,他的剧本基本都是文学剧本,可读性很强,可以直接出书。但如此精心写的剧本,在真正拍摄时,贾樟柯却根本不看,他更看重现场,喜欢即兴拍摄,抓住现场的感觉。《钢的琴》导演张猛则表示,自己非常依赖剧本,在拍摄现场也尽量去还原剧本中的想象。导演系出身的王小帅,也习惯自己写剧本,不过他通常更注重人物的台词、动机,不太喜欢在其中加入太多的文学描述。他认为,在编剧技巧之外,“想要说什么更重要。”编剧芦苇也曾当过一次导演,但他自认当得非常失败,自己还是当编剧更加自如,他把导演和编剧的关系比做“总司令”和“参谋长”,“编剧是参谋长,制定作战方案,所以至关重要。”
贾樟柯、王小帅、张猛三位导演的作品都被打上了“作者电影”的烙印,但在谈到商业片时,三位也表示并不排斥。贾樟柯认为:“好的商业电影和作者电影不是对立的,它们的电影性是一样的。”他直言现在很多商业片缺乏电影性,不只是拍得像电视剧,甚至色调、用光跟广告片一样。他个人就特别喜欢杜琪峰的《毒战》,“杜导对空间的视野非常宽,通过高铁、码头、货柜车这些元素,勾勒出一个经济快速脉动的时代。”他也再次提到自己筹备多年的商业片《在清朝》:“很多人认为拍作者电影的人和商业片有仇,这是误解。我一直都有拍商业片的机会,但是一直没有心情拍。”之所以想拍《在清朝》,是因为他特别想拍古代,表达自己对于晚清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的理解。为了找到古人的劲儿,他甚至用毛笔来写剧本。
王小帅认为,商业片对导演来说是有一定制约的。“《阿凡达》上映的时候票房很好,我也看得很过瘾。但也有人说这个故事很老套,就是视听奇观。这个观点我特别反对,《阿凡达》就应该这样,只有在编剧上传统和保守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保证这个电影有那么大的市场,因为投资太大了,不能让导演再去发挥了。”他的新片《闯入者》即将公映,这一次他也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商业性。
张猛也准备拍商业片了,他说最近看了很多商业剧本,但感觉里面的桥段基本都一样,从中根本看不见生活。他建议编剧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故事,必须有感而发,不能完全掉到商业片的坑里”。他在现场感慨地说:“最先感动我的是贾樟柯导演,没有他我不会坚定地做电影。不论是当导演还是编剧,一定有情怀,一定要有愤怒,要批判这个社会。一定要通俗、不能低俗。”
现场有同学关心三位导演是否有拍科幻片的计划。王小帅说,他特别喜欢科幻片,“拍科幻片一直是我特别大的梦想,但真要做的话,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中国能不能做到还存疑。”贾樟柯则透露自己正在筹备一部新片《山河故人》,影片最后一段讲的就是发生在2025年的故事:“这部电影不能算是科幻片,而是未来片,讲的是十年后的人们怎么看待今天。”
最后,有记者就烂片当道的问题向几位提问,“《分手大师》那么低俗,《小时代》那么拜金,但回顾这一年,为什么净是这样的烂片获得高票房?”贾樟柯坦言,自己根本没顾得上看这些电影,“别人的电影跟我关系不大,哪有那么多工夫操别人的心”。芦苇则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电影的忧虑,他认为当下的电影生态已经被毁坏,如何修复暂时无解。张猛则半开玩笑地说:“我觉得挺好,百花齐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