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2012年春节后,白客辞去了在扬州某台的主持工作,选择当一个“北漂”,与叫兽易小星、小爱、子墨等“初创成员”一同挤在位于北京大望路的一间小屋里。慢慢一间屋变成了两间,广告创意团队升级成了网络短剧制作团队,其主演的网络剧《万万没想到》总点击量超过了四亿,同名大电影计划明年推出。如果用成名速度来衡量,白客的成功是颠覆传统的,即便是如今人气顶棚的杨幂,也用了近十年才爬到一线,而一个1988年出生,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泰安小伙,在两年时间内凭借网络,成了网友心目中的“男神”。白客说,这一切都归功于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以及看准时代需求的叫兽(“万万”导演),说这话时,白客目光诚恳,但面无表情,一如他在剧中、发布会、访谈中的样子。
白客 其实就是个网名,一直沿用下来
新京报:你的本名是罗宏明,为什么给自己起名叫“白客”?
白客:因为我是郑渊洁的粉丝,起网名的时候正好在看他的童话《白客》。后来认识朋友也多是网友,就一直沿用下来了。再说名字只是个代号,叫什么其实都无所谓。
新京报:那你的微博名“cucn201”是怎样来的呢?
白客:当时正在宿舍里做《日和漫画》的配音,要起个微博名,于是就想到用学校(中国传媒南广学院)的简称和宿舍号来当名字了。
新京报:做“日和”系列的初衷是什么?想到会火吗?
白客:当时就是觉得好玩,一帮人正好有时间,就尝试着自己配音,一开始是在学校小范围传播,没想到就迅速火了。
新京报:《万万没想到》中的王大锤能火,也没想到?
白客:这个剧火,叫兽(该剧导演)有过预想,因为他能看得到,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人们已经开始接受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但是这个时候,并没有一个服务于碎片化时代的娱乐剧目,只是他并没想到会这么火。我自己是没有想到后来发生的一切的。
男神 这个词已被用滥,叫不叫没区别
新京报:怎么认识“叫兽”的?
白客:认识叫兽、子墨都是通过网络,那时候他们在做广告设计。但是设计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是很苦的一件事,广告商找到你,告诉你要这样要那样,但是实际上我们想要发挥的创意对方并不认可。于是我们就想做点好玩的,开始尝试着做网络剧。最初是动画模式,后来才用了真人演绎。
新京报:王大锤火了,广告也多了?
白客:点击率越来越高,广告也可以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做好玩的创意了。这也算最初的梦想实现了吧。
新京报:剧中的王大锤定位是吊丝,但你却被网友尊称为男神。
白客:男神这个词已经被滥用了,网友可以叫任何喜欢的艺人为男神,我也不会觉得被叫男神有什么不一样。
新京报:生活中的你和角色差别大吗?
白客:挺大的,剧中的王大锤很会搞笑,性格也比较放得开,虽然是个悲剧人物,但还是会不停地尝试。生活中的我是个比较宅、比较闷的人。如果让我不工作又有足够的钱,我会愿意窝在屋里天天打游戏。
黑脸 说拒绝就会得罪人?那太玻璃心了
新京报:几次参加活动发现你回答问题时总会“黑面”。
白客:其实问我的问题我都会答,但是要看问题的好坏和我当时的状态。我本不属于活泼性格的,有些时候非常累,遇到一些不想回答的问题,就会简单回答。
新京报:作为一个新人,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态度?
白客:没人会想要随时改变性格吧?演戏的时候我会演导演需要的,但是平时的状态我还是希望能保持自我。性格好坏并不能代表人品。
新京报:不怕得罪媒体和粉丝吗?
白客:如果这样都会得罪的人,也太玻璃心了吧。那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都会得罪到的人,就真的不是我的问题,是他们心情的问题了。我其实对谁都挺善意的,遇到粉丝要求合影,都会配合。
新京报:那你觉得自己现在红了吗?
白客:属于刚刚好的状态,走在马路上不会被围观,但也有自己的粉丝,工作也有保证,说不想红是假的,但太红了影响隐私也不好。
【白客印象】
爱他的网友迷恋他的“面瘫派”演技,采访前,白客刚刚结束了近一个月无休的高强度工作,脱去了假发套、西装,戴上框架眼镜,换上套头衫,看似一个街边的大男孩,只是因为熬夜导致面色暗沉,黑眼圈足足覆盖了整张脸。他为自己的过度疲劳感到无奈,但考虑到“有工作总比没有工作强”,并不抵触这种压力,“毕竟还是要多工作,多赚钱才行”,他笑不出来,点点头,似乎是黑着脸,开始了采访。这之后,在不同场合见到他时,他的脸总是黑着,才发觉,他擅用的黑面,只不过是在迅速蹿红、体力透支、未来仍需打拼的境况下的一种保护方式,保持自己的脆弱不被察觉,保证自己,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