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传媒》>>2014年1月上

社会环境与新闻道德坚守

范以锦

2014年11月26日14:06    来源:传媒    手机看新闻

谈到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会说到很多客观原因。常提及的是,与媒体在向市场化和全媒体转型中形成的压力有关:同行竞争、与新媒体竞争、公关机构的诱惑、绩效考核、生活压力等。的确存在这些内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问题在于,社会环境是否就可以成为不坚守新闻道德的理由?

毫无疑问,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是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态尤其是政治生态,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在社会政治生态极为不正常的年代,新闻道德的失守几乎都源自于这种恶劣生态;而在社会政治生态比较正常的年代,虽然依然有不良社会环境,但这不应成为新闻人道德失守的理由或借口。

我们的媒体经历过虚假新闻盛行的年代,也是新闻操守不易坚守的年代。20世纪50年代“反右”之后接着而来的“大跃进”,党内只讲形势大好,不讲问题,吹牛、浮夸风气盛行,报纸跟随报道,“满纸谎言”。当时,报纸刊登粮食亩产放“卫星”的报道,从水稻亩产36900斤到亩产最高为130435斤。生产体制的盲目冒进、党内不良风气和媒体的浮夸报道,带来的巨大灾难就是随后而来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当时媒体的情况就像《红楼梦》里的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可以看出当时党风不正,文风很难正。但那个时候既有指令性的造假,也有媒体人自己头脑发热主动参与造假。

“文革”时期是媒体人面对恶劣环境几乎无法抗拒的年代,也是新闻道德完全失守的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真理标准讨论之后,随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回归,媒体拨乱反正,扫除“假大空长”的文风,恢复了报纸的传统作风,媒体的职业道德建设出现新面貌。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道德问题已经解决,这既有老问题的延续,比如虚假新闻的问题一直都存在,也有随着社会转型期到来出现的新闻职业道德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媒体的道德问题有哪些方面依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媒体人应该怎样做?是一味强调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是我们需做出自己应有的主观努力?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转型期新闻职业道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全社会共性的问题,也有媒体自身特有的现象。

收“红包”现象,就是共性问题,不是媒体独有的现象。有人曾问笔者,香港记者、西方记者不收“红包”,为什么中国大陆记者收“红包”。笔者回答:“首先我反对收‘红包’,此外也要看到香港和西方的其他行业也不收‘红包’,而中国大陆这不是媒体一个行业的现象。”相信随着整个社会的净化,媒体也会逐步消除这种不良风气。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媒体人不能借口社会存在这种不良风气就原谅自己的行为,也不能消极地等待社会环境净化的到来。媒体人应以积极的态度,在净化社会环境中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

媒体自身的职业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虚假报道、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等。虚假报道历来就有。20世纪80年代之前,新闻职业道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采访作风、文风乃至虚假报道。有偿新闻、新闻敲诈方面的职业道德问题则是社会转型期到来之后才发生的。

虚假新闻虽是过去存在的现象的延续,但在转型期有其产生的动因和新的特征。媒体在往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媒体之间竞争抢时效、与记者绩效挂钩力求多发稿,这就有可能因急功近利而出现失实乃至虚假报道。同时,全媒体时代,网络等多种渠道的传播为记者获取材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果记者一味图方便,不认真核实网络新闻线索,就有可能发出虚假报道。

最为严重的就是新闻敲诈。有偿新闻的性质一般来说属道德层面,而新闻敲诈则与违法犯罪沾上了边。因此,新闻敲诈其实就是有偿新闻延伸发展后的质变。媒体的报道有社会影响力,有些题材报不报道涉及了一个机构或一个人的利益、命运,于是有人愿意花钱去摆平。有些媒体和媒体人陷入之后不能自拔,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实施新闻敲诈。最近,新华社报道了一个案例,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间,有家报纸的记者李某等人利用记者或虚假新闻单位身份,以负面曝光相要挟勒索财物,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综观新闻敲诈行为,有些是瞒着单位的个人单干,有的已上升到媒体单位的集体决策,这是最为可怕的。这种情况常表现为通过做批评报道或反映问题的内参去要钱。写好批评报道或内参,有意送给当事机构看,然后就进行讨价还价的谈判,迫使当事机构以投放广告、赞助等形式摆平、撤稿。有的机构也就对此心领神会,一旦发生灾难性事故等,就赶紧给前来采访的记者发“封口费”。

如果媒体以“社会环境不好”为挡箭牌,不积极主动解决职业道德的问题,将会使整个行业的风气衰败下去,也会对社会风气造成影响。有的地方发生“封口费”事件,查下去之后发现假记者比真记者还多。话又说回来,假记者的问题折射出真记者的真问题。正因为有真记者营造了不良道德的土壤,才让一些假记者“专业户”得以生存。

当今的新闻道德问题,尽管依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恪守良好的道德操守是主观努力可以做到的,也是做新闻人起码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媒体人对败坏媒体形象的行为,尤其是新闻敲诈这样的违法犯罪行为,是深恶痛绝的。而且,许多媒体人生活艰辛,却非常敬业。良好的队伍,是我们坚守良好职业道德的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