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竞争的实质是信息竞争,而突发新闻是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信息。不管是自然性突发事件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且往往具有灾难性,无疑会形成一股冲击力和震撼力,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此时,各方媒体都会调兵遣将,保证时间、版面,及时报道突发新闻。突发新闻报道从推出的时间点来说分为“第一落点”和“第二落点”。本文以报纸突发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把握“第一落点”和“第二落点”的传播特点,以期使广大报人有所借鉴,把新闻做得更加丰富、出彩。
“第一落点”先声夺人
“第一落点”指最先报道、第一时间点报道的新闻。从全国范围来讲,每天都会有一些重大新闻或突发事件发生。“第一落点”是新闻竞争的“杀手锏”,这个理念已经在传媒业,特别是在主流媒体中形成共识。抢抓新闻“第一落点”,在新闻资源共同占有的背景下确保“第一落点”不漏稿,用新闻手法直递信息、服务受众是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
速度快是“第一落点”的基本要求。第一时间获取线索,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报道。倘若获得线索的时间迟了,或者记者到达现场晚了,就会给抢抓“第一落点”带来极大的被动。线索主要依靠记者的线人、媒体热线电话报料和微博等监控,记者凭借敏感的新闻性,伺机而动,往往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都能赶到现场。但是,也有受众指责报纸的时效性差的问题。长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这也成为记者、报社强调“第一落点”、不懈努力的动力之一。第一时间赶到、“第一落点”介入是媒体的姿态,更是一种力量。
现场感是“第一落点”的重头戏。突发新闻现场性特别强,生动、惊人的细节往往稍纵即逝。记者争分夺秒抵达事件发生地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现场,在快速判明基本情况的同时,寻找可靠的消息来源。抢到拍摄特写、大场面的最好位置,把新闻现场的主体抓住,把决定性的瞬间定格下来,把具有代表性的画面记录下来。捕捉生动的细节、感人的情节、精彩的故事,采访当事者、目击者、参与救援者、权威部门处理事件者,核实关键事实和重要数据。当第一现场消失时,马上采访第二现场(救援医院、消防等),客观真实地还原事件发生的过程,让受众了解到事件的来龙去脉。
全面性是“第一落点”的最高追求。媒体不仅要求自己“第一落点”的报道吸引受众,还期待在多家媒体相互竞争的新闻大战中赢得胜利。为此,必须努力将报道做得全面,将信息“一网打尽”。网络时代,网络新闻快捷迅速,报纸如果只是与它拼“短、平、快”,很难吸引眼球。报纸必须扬长避短。除调查亲眼看到或采访了解到的最新发现,对故意隐瞒、刻意回避或大意漏报的信息也要更为注意。还应上网查寻此次事件的相关背景、同类事件的链接材料,查看网民对这一事件的评论与互动信息。从多角度、多层次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乃至请有关专家进行分析,把别人没看清或看清了说不清的东西说清楚、搞明白,从而写出有思想、有力度的报道。
2014年4月15日,福州市一天发生三起电动车与机动车相撞事故,原因或是骑车人闯禁行、闯红灯,或是骑超标电动车速度很快。第二天各报都做了相应报道,《福州晚报》当天除报道动态《公交车电动车相撞一天发生三起》外,还推出《榕4个月查10万起非机动车违法》《记者手记?自律他律 文明出行》《本报微博话题引网友激辩》,整组报道有车祸消息,有记者探访多个路段,由点到面,从当天车祸个别现象到全市一段时间内非机动车违法的情况,一应俱全。
“第二落点”后发制人
“第二落点”指别人已经先报道过,但其他媒体从事件发展的另一个时间点或新的角度组织报道。几乎所有记者,都有拿不到第一手新闻的遗憾和尴尬,或因个人工作失误,或因媒体处于劣势。突发事件来得突然,但并非新闻资源就此彻底流失,它还有一个发展和结束的过程,可以通过“第二落点”来继续“烹调”。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由于其影响大,也有跟踪报道的必要,做好“第二落点”的相关报道,把握公众的关注度,不失为传统媒体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良策。
新进展是“第二落点”的基本要求。从新闻本质属性来说,失去新闻“第一落点”转而选择“第二落点”,虽属无奈,也并非无可挽回。在突发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当的时间点,寻找一些新的内容,开始介入报道,突破后发瓶颈,实现新闻突围。记者可以追踪报道这一事件新的变动、新的发现和新的进展,以及事件对各方面的影响和社会各界对事件的反应,继续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该事件,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争取后来者居上。2014年3月15日上午9时,福州晋安东区水厂一段直径1.8米的自来水管道,受到渣土挤压而移位,造成全市11万居民用户缺水。因为调配水源的关系,附近仓山、鼓楼等部分居民家中还出现了水压不足、热水器难启用的现象。第二天当地三家报纸醒目报道这一消息。《东南快报》“失语”两天后选择于3月18日上午10点,在恢复供水这个时间节点强势推出通版《渣土压脱榕东区1.8米水管影响之大建国首次》《特写?24小时倒班 滚一身黑泥》《矿泉水冲厕所》《绿化带里蹭水》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报道,显现出厚积薄发的超越劲头。
挖深度是“第二落点”的重头戏。“第二落点”要做出别人没有的东西,就要从深度入手,运用纵深思维把新闻做透。纵深思维能从一般人认为不值得一谈的小事,或无需再作进一步探讨的结论中,发现更深一层被现象掩盖着的本质。深度报道拼的是认识,是对这一突发事件的材料全面掌握之后,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更深刻的认识。挖深度可以顺着前面媒体报道的广度、深度进行拓展,也可以深入分析之后提出自己的新角度,尽自己所能努力查清事件真相,满足受众要求,为受众解疑释惑。《东南快报》在“渣土压脱大水管”系列报道后又接连在追问中质疑,在质疑中查证,继续推出追踪报道——《“渣土压脱榕东区1.8米水管”续:很多渣土车半夜偷偷来》《管道遭重压,上游污染 福州饮用水安全敲响警钟》《直径2.6米原水管遭钢材压顶5年》《钢材堆放区属于园中村》《东区水厂管线威胁仍未消除》等,报道越挖越深,受众越看越过瘾,媒体不仅深挖出事件的后续脉络,而且为执法部门尽快处理此次事件奠定了舆论基础。
推广度是“第二落点”的最高追求。推广度要运用发散思维,由点到面,由此及彼。发散思维又称放射思维、扩散思维,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倘若在个别事件或问题出现后挖掘出一系列类似的现象或问题,就能发挥舆论影响力,守望社会,促进有关部门改进工作。如果把目光瞄准更多地方的类似现象,报道定会分外引人注目。2014年4月13日下午,福州闽侯县大洋鹭洲小区B区一栋别墅发生地下施工事故,一名四川籍工人被埋。因为担心工人被机械挖伤,救援人员徒手挖土救人,遗憾的是,工人被救出后已没有生命体征。14日各报及时报道,其后两天有的报纸还在追踪赔偿死者亲属52万元、被挖地面复原等新进展的时候,《海峡都市报》记者把眼光放到全市更多别墅区私挖地下室的社会乱象,提出一个新的执法难题——《别墅违建“入地” 部门执法遇难题》以及《福州兰亭东方联排别墅挖地下室 还敲掉承重梁》,从一起施工事故中挖掘出一种新的社会问题进行舆论监督,彰显了媒体的社会雷达功能。(作者系福州日报社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