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传媒》>>2014年9月下

抓住机遇 推动期刊业持续健康发展 

艾立民

2014年11月28日08:07    来源:传媒    手机看新闻

“世界在变,唯有创新不变”,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在日新月异的媒体产业格局大变革之际,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因势举办,对于顺应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为期刊业刷新观念、分享经验教训、提供产业合作机遇、探讨创新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央领导同志也对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这些都为期刊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期刊业的发展,必将在创新的道路上,融入最新的数字传播理念和文化元素,向着更加开放、多元、互动、平等、个性、包容的方向发展。

认请发展态势 坚持转型升级

根据总局最新的报刊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登记出版期刊9877种,年总印数32.7亿份,年经营总收入222.0亿元。在数字技术冲击的大背景下,虽然期刊的总印数、总印张略有下降,但经营收入、利润总额都比上一年度有明显增长,反映出我国期刊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较大潜力。大众消费类期刊方面,出版单位在坚守出版品质的同时,积极提升用户对自身内容和产品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推出了手机杂志、iPad杂志、网络资料库、移动客户端等产品,并开展了微博、微信营销和电子商务活动,期刊数字产品在受众数量、关注热度、经营收入方面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学术期刊方面,2013年我国共有163种科技学术期刊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比2012年增加9种。《非线性科学和数值模拟通讯》《分子植物》等10种期刊排名跨入国际同类期刊前1/4行列;以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和中华传统文化等为主旨的优秀社科学术期刊得到国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期刊界,以中国政府出版奖期刊奖及“百强期刊”为代表,形成了一批时政、学术、行业专业、大众服务类的品牌期刊,为全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产品和品牌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国际期刊质量精品化、运行集群化、市场细分化和竞争全球化的趋势,我国期刊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受新媒体强劲发展的影响,期刊业面临读者群流失、社会影响力弱化等问题,整体经营形势较为严峻,数字化转型尚未找到成熟清晰的赢利模式;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政策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期刊业“小散弱”问题突出,阻碍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期刊品牌,科研成果大多数在国外期刊发表,造成大量学术成果流失;少数行业专业期刊功能异化、失规失范问题严重,有的以刊发质量低劣论文收取版面费维持生存,个别期刊甚至以敲诈基层、收取保护费牟利。我国期刊的发展现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与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仍然不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科技文化的需求仍然存在距离。只有清醒地认识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才能增强我国期刊业创新发展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出版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我国出版业在取得极大发展的同时,当前还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头,必须从三个方面加以积极推动:一要实现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升级;二要实现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的升级;三要实现由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的升级。“三要”“三升”既有目标和任务,又有措施和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和有力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深入贯彻中央精神 抓住期刊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闻出版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重视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总局党组提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内须正视和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一是正视和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要把提升出版物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二是正视和处理好“书与读”的关系,要把推动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在多出好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选书、荐书、评书、展书、送书的长效机制,建设阅读大国;三是正视和处理好“报与纸”的关系,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四是正视和处理好“言与行”的关系,要通过新闻出版产品这些载体,让这些“言”与“文”更好地“行”起来,传播出去,传向世界,传之久远,努力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占据制高点,争取主动权,要解决“有理说不出,说出传不开”的问题。

2014年,注定将以“媒体融合元年”为标志写入中国传媒发展史。我想对期刊业的发展提出两点希望。

一是正视现实,心怀近忧胸怀远虑,抓住难得的媒体融合的发展机遇,积极坚定地推进期刊业的转型升级创新。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据挖掘、信息集成和知识生产等方面的活动和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信息内容正在成为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的期刊尽管在分类推进新媒体转型的具体实施途径上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传统期刊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总体上尚未形成成熟清晰的盈利模式,远未形成支撑行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化运营模式。随着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的出台,构建新型主流媒体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期刊要打好主动仗,占领制高点,积极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发展优势,以精美的制作、精彩的内容、精心的服务赢得更多受众。期刊业必须抓住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强规划设计,借助国家的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加快实现期刊转型升级。期刊业只有融入新媒体产业环境,才能在新一轮的数字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希望期刊业能够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实现手段,积极创新,利用数字化手段和网络技术实现期刊内容的增值、用户的裂变、盈利模式的再造,完善以内容提供商为主导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传播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二是修炼内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定不移地走精品化路线,大胆尝试进行创新。整个期刊业是一个“内容为王”的行业。那些优秀的品牌期刊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内容是永恒的主题。即使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发生了变化,但是用户对真实客观的、有价值的、值得信任的资讯永远是有需求的,媒介会死,内容永生,期刊可以用信息的“质”对抗新媒体的“量”,实现价值重构。有了内容做基础,才能创建期刊品牌。品牌是彰显内容质量、服务品质、产品价值、市场信誉的特定标志,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坚实基础。希望期刊业进一步创新办刊理念,找准期刊定位,坚定不移地进行运营机制的创新和经营模式的创新,来有力地保障和支持内容的创新和传播模式的创新,走出一条新的品牌建设的发展之路,涌现出更多的新品牌期刊。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重视对品牌的塑造、维护和衍生,努力实现品牌知名度高、盈利能力强的双赢局面。

(作者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

(本文由作者根据其在2014年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标题为编者所加。)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