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传媒》>>2014年11月上

加强职务行为信息管理 净化优化新闻从业环境

殷陆君

2014年11月28日14:00    来源:传媒    手机看新闻

近年来,新闻从业人员滥用职务行为信息的现象时有出现,干扰了正常的新闻传播秩序,损害了党和国家利益。为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制定了《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有关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提供了管理约束依据。《办法》的出台对于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意义重大,有利于进一步净化优化新闻从业环境。

特色鲜明,特点突出

《办法》的出台恰当其时,有中国特色,有时代特点。一是指导思想明确。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的管理,规范新闻传播秩序,确保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使用科学合理、规范有序。二是工作目标准确。引导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等新闻采编人员,及提供技术支持等辅助活动的其他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工作包括采访、参加会议、听取传达、阅读文件等职务活动中,对获取的各类信息、素材以及所采制的新闻作品,包含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未公开披露的信息等要进行有效管理。三是依法依规管理。《办法》是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劳动合同法》《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既体现其自身的针对性、特殊性,又保证了与现有相关法律条文相一致、相衔接。四是借鉴中外经验。《办法》借鉴了国外新闻行业有益经验和有效办法,国外不少媒体都对下属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信息进行管理,或立法或立规,明确职务行为信息权限归属,禁止擅用、乱用、私用这些信息进行各种报道。五是中国鲜明特色。《办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管理的鲜明特色,既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又体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特色和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点;既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又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守法守规,坚定地履行社会责任。只有在行为上把住守法合规底线,才有可能在道德上成为社会标杆,真正地引领社会方向。

意义重要,举措重大

《办法》的出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办法》对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意义重大。新闻从业人员接触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等重要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既必要又重要。要做好管理就必须有规有据,《办法》提供了具体标准和执行依据。二是《办法》对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影响深远。近年来,有关部门为加强新闻行业治理、促进新闻行业自律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新闻行业治理牵涉到方方面面,《办法》的出台为规范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条文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三是《办法》对推进依法治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新闻行业治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办法》充分考虑了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新特点和新闻队伍的新情况,顺应依法治国大势,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四是《办法》对新闻从业人员管理提供了基本指导。《办法》明确了新闻从业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并签署协议,保密协议须分类明确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的权利归属、使用信息规范、离岗离职后的义务和违约责任等。五是《办法》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推动和加强新闻行业自律工作提供了有效抓手。《办法》适用于广大新闻从业者,具有行政效力和震慑作用,是引导新闻工作人员规范职务行为的重要依据,是促进新闻行业自律的有效抓手,对开展新闻行业自律工作大有帮助。

适应时代,引导传播

当前,互联网不断地对新闻媒体带来深刻变化,新闻报道方式、内容呈现形式、信息传播渠道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报道体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分众化、移动化特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这些情况使新闻记者的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全媒体记者成为方向。记者不但要求“笔头、口头、镜头”能力过硬,而且要求知规律、懂技术、善融合,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上敢于探索新路径、追求新境界,在结合实际上善做妙手文章、把握好时和度,在统筹内外上做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二是记者社会责任成为追求。媒体要有公信力,记者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扎实的采访、不真实的报道带来不正确的导向,误导受众和社会,记者最终也会失去人民信任,市场也会对媒体失去信心。三是记者的道德感成为动力。记者岗位特殊,责任重大,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必须有更高的道德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必须坚持方向、确保导向,坚持正义、确保正声,必须守法尚德,必须行为世范。

适应新时代,引导新传播。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工作中要注重强化三种思维。一是在媒体融合中强化创新思维。在互联网传播时代,注重学习网络采编新技术,了解网络生成传播规律,善用网络改进报道工作,使新闻采访更接地气,使新闻报道更有新意。二是在行为规范中强化法制思维。新闻采访报道要懂法守规,强化法制思维,采访过程、报道内容要经得起时间、实践和人民的检验,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三是在舆论导向中强化道德思维。要引导社会正义、时代正能,传递社会正气、时代正声,传导向上向善、求真求实的理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文章优美表达高尚精神,以鲜活语言鲜明观点引导舆论,以优秀人物优秀品格引领风尚,以中国故事中国特色讲出精彩,以现代传播真诚讲述中国味道,以中国道路中华文化彰显中国自信,使新闻更受欢迎,使记者更受尊重,使中国媒体传播力、品牌力、公信力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合法使用,依规管理

新闻工作者要知法守法,要遵章守纪,做到按章办事,依法依规采访,严禁违规使用和乱用滥用记者证。目前,在新闻工作中存在六种现象。一是存在记者证转借的现象。个别媒体在未取得记者证的情况下借用其他媒体的记者证违规进行采访工作。二是存在新闻敲诈的现象。极个别人把记者证当成“摇钱树”,以各种形式变化手法实施新闻敲诈,影响恶劣。三是存在有偿新闻的现象。个别媒体记者在工作中搞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四是存在失实报道的现象。新闻报道不同程度地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或微观真实宏观不真实以偏概全带来导向失误,或微观不真实造成群众不信任,或失实误导失去社会公信力。五是存在虚假新闻的现象。个别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崇尚“眼球新闻”,片面追逐点击率,忽视或放弃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凭空捏造虚假“有卖点”的新闻报道。六是存在滥用职务行为信息的现象。持证记者工作中接触或掌握自身媒体单位的工作内容信息、纠纷案件信息或国家机密信息,有的记者违规使用这些信息进行相关报道,造成职务行为信息的乱用滥用。

网络媒体,把好五关

新闻网站目前在新闻媒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闻网站的从业人员获得记者证的将越来越多,但是内部管理欠规范、单位文化缺沉淀、从业人员缺培训等问题也将暴露得更明显。一方面我们要确保记者依法依规享有其各项权益,另一方面新闻单位要依法依规加强管理,高度重视记者证的使用管理工作。一是严把“入口关”。要从源头做起,提高对持证采访人员的各项要求,记者证要管住管好,记者权益才能用好用实。二是加强“培训关”。加强新持证记者的法治思维,提高法律纪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三是守好“内部关”。建立有效约束机制,单位内部加强管理,规范约束记者采访行为,定期开展违规行为预防警示工作。四是提升“精神关”。新闻网站从业人员普遍年轻,单位成立时间短,缺乏文化沉淀,缺乏职业精神锤炼,缺乏职业道德滋养,要固本培元,必须加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三项学习教育,必须加强以社会责任为引导的新闻道德教育,必须加强以中华文化精神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确保网络媒体的新闻采访方向正确、导向正确,成为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的重要阵地。五是把好“自律关”。网络媒体的新闻记者要注意加强自律,切实认识到正确使用记者证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全面知晓记者证及记者采访的相关法律规章,做到知法律、知法规、懂规矩、无盲区。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升进行新闻采访工作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新闻敲诈、有偿新闻、虚假报道的现实危害性,做到依法依规进行采访。加强业务学习,认真研究新闻采访写作的方法艺术,确保采访报道内容、主题经得起时间、实践和群众检验,报道的形式、效果受到更多受众的欢迎认可,使网络新闻传播的时、度、效做得更好。(作者系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