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打狗棍》原班人马打造、巍子亲自执导的年度大戏《英雄祭》将于今晚登陆江苏城市频道“第一剧场”开播。这是巍子首部自编自导的作品,并参演剧中重要角色。全剧耗时三个月拍摄完成,但这个故事却伴随巍子的演艺路,在心中酝酿了20年,该剧实现了他的上海滩情结。昨日,对扬子晚报记者谈及此次幕后创作,巍子坦言并不轻松,并表示自己是个“粗线条”的“糙老爷们”,只对《打狗棍》、《英雄祭》这样的传奇大戏感兴趣,“搞不定那些婆婆妈妈家长里短”。 扬子晚报记者 张楠
自称“糙汉子拍不了生活剧”
该剧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弃笔从戎的爱国人士赵心久(黄觉饰),在腐败的军队中失望而归,又遭到地方恶势力打压,在无奈中开始了反抗,为民除害。1937年淞沪会战之后,日本军队占领上海,赵心久等爱国人士在共产党的感召下,背负家仇国恨,铲除了汉奸走狗,为理想献出了生命。“真实的历史背景是情怀的支撑,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是情节的支撑,电视剧一定要具备这两点,才能又有深度又好看。”巍子坦言,剧中所呈现的那个年代的上海滩,是他多年以来都十分感兴趣的一个时代,“乱世出英雄,各方势力互相争斗各显身手,总会有许多有意思的人,和许多有意思的事儿。”众所周知,年代戏制作规模大、成本高,做好了会大火,否则就会赔得很惨。第一次做导演,巍子就选择了这么一块难啃的骨头。他笑称:“我就是个粗线条的糙老爷们儿,生活剧这种细腻的点我抓不准,我比较适合这种大起大落的故事,婆婆妈妈的那种我搞不定。”
20年演艺积淀,拒绝刻意悲情
从1992年出演首部电视剧《情满珠江》,到2012年拍摄将演艺生涯推向新高峰的《打狗棍》,巍子用二十年走出了一条坚实的艺术之路。在这之后他再次实现人生跨越,完成了自己的首部导演处女作《英雄祭》。巍子演而优则导,这戏可谓聚集他从业经验的匠心之作。“演员是非常被动的职业,能不能演到自己喜欢的题材和角色,有很大看运气的成分。很早就有筹拍自己喜欢的故事想法。但是当导演是要负责任的,投资方会给你下紧箍咒,编剧也会有很多限制,说哪个部分不能动,但恰恰不能动的地方有时候就是软肋。你必须有解决所有问题的能力,才能接下这摊活儿。所以当我觉得准备好了的时候,才启动了这个项目。”
对于一剧之本,巍子投入了全部热情。“真实的历史背景是情怀的支撑,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是情节的支撑,电视剧一定要具备这两点,才能又有深度又好看。但我们不想做传记片,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原型人物。传记片制约多,传奇故事发挥空间更大。”《英雄祭》的片名本身就带着悲情色彩。对此,巍子表示:“它是一个悲壮的故事,每个英雄人物都体现了生命的价值。但是我们也不会为了悲剧而悲剧,生硬的催泪只会让人厌烦。每个人物的命运都是有时代烙印的,相信都会给人以触动。”
赞黄觉“完美”,为戏瘦15斤
为了找一个能够诠释出这种英雄气质的好演员,巍子选很久。他第一次见黄觉时候,觉得非常符合上海滩的感觉。只是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有点胖。当时巍子有些犹豫,试探性地让黄觉去瘦身。没想到一个月之后再见黄觉的时候,他整个人瘦了15斤。这令巍子非常感动,“这种排除万难的劲头和我们要塑造的人物太接近了,可以说他不仅有了人物的形,更具备人物的精神。”
黄觉投入拍摄后果然不负众望,“黄觉很寡言,从来不会主动跟谁套近乎,而是一心投入在表演上。他经常说自己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今天能走到这一步,说明他有天赋,以及他付出的比其他人多更多的努力。现在我们也经常会发个短信,他很少打电话。”巍子甚至用完美来赞赏他的表现,“我都到这个岁数了,很难由衷地欣赏谁。但是我是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年轻人,觉得他怎么这么完美,就是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