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以地铁、轻轨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成为现代都市人出行工作的第一选择。时间不算短、空间相对封闭的轨道交通,令人们多少体验到“无聊”情绪。基于这种“无聊”心理和人们审美发展水平的提高,轨道交通内的文化空间构造情况如何?现有的媒介设施是否能够较好满足乘客的心理需求?为解答这些疑惑,本文以长春的轻轨为例,综合多种实证方法,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经典实验,探讨基于“无聊”心理的轨交文化媒介传播现状,分析现有传播媒介是否能够舒缓这种“无聊”。
关键词:无聊心理;轨道交通文化;媒介传播现状
众所周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都市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轨道交通,尤其以轻轨、地铁为首的绿色交通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首选。达到了不堵车、相对准时的基本速度要求后,人们希望它变得更具文化气息,成为文化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传播媒介进入到轨交空间,如移动电视、地铁报、DM、艺术展示品等等。一方面,坐车的人因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乘坐较长时间的交通而或多或少感到无聊;另一方面,传媒则希望通过多样化的媒介形态和媒介内容抓住这一时空中的受众,让乘客的注意力为自己所用。那么,现有的轨交文化传播媒介与乘客“无聊”心理之间是否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两者是否能够各取所需了呢?
一 都市人的无聊心理与对轨道交通文化空间构建的需要
《新周刊》2011年6月1日出版的杂志《无聊词典》中,提到了美国杂志《纽约客》的专栏作家保罗·陶赫(Paul Tough)花了半年时间通过随机采访1400人,得到了一个结论:每天,一个人至少有三个小时处在无聊的状态中。[1]若将那些未意识到的无聊时间一起算上,估计比这统计时间还长。以此看来,无聊是现代都市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需要引起关注的事情。
都市生活的人,每天,都会将大量时间花在坐车、等车上,而这段时间往往让人的无聊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峰值。为了舒缓这种无聊,人们渐渐将眼光投射到轨道交通文化空间的建构上。
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2],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有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如若把城市看做是一个可供研究的文化大空间的话,轨道交通文化空间便是其中盘根错节的重要分支。
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市人几乎每天都要接触轨道交通,对轨道交通文化空间的构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都市漫游者”潘国灵在他的著作《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中提到人们的需求渐渐“从时间转向空间”,他说“当速度已成为基本要求时,在这个品味消费年代,打造空间已经成为一个新方向。以往地铁站仅被视为一条人流输送带的年代已经过去……唯有在空间上下手,才可使一个交通网络附加生活场所的意义。”[3]由此可见,轨道交通文化空间的构建对于展示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延展空间
(一) 对于“轨道交通文化”的相关研究
在CNKI全文搜索出的37475条结果中,对前10页,每页20条,共计200条的粗略游览后,选取与媒介、传媒研究相关的16篇论文(其中硕士论文2篇)进行详读,发现:
综合来看,研究地铁媒介文化的论文,有两个主要倾向,一来喜欢单独研究某一形式的地铁媒介,要么选择地铁报,要么选择移动电视,要么是地铁广告,三种择其一,统括起来,研究整个地铁媒介文化传播的很少,只看到了赵黎尧和洪月贤的《北京地铁文化传播内容及效果调查》[4]。第二,做本地化地铁媒介研究的有一些了,但总体大同小异,缺少新意和亮点。
从研究方法看,所作研究,基本均为定性研究,鲜有定量研究、质化研究。一些论文引用的数据也都是同一出处的陈年数据。
(二) 对于“无聊心理”的相关研究
“无聊”是一个心理学现象,是情绪的一种,但是国内对于“无聊”的心理学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不很多,将其运用到传播研究中就更少了。目前对“无聊”的研究,最多是从文学角度进行的,一般分析某一文学作品中的“无聊”表征,此外还有心理学、哲学、精神层面的解析。其中涉及传媒研究的有王玮的硕士论文《网络群体无聊问题研究》。基于心理学视角对“无聊”的研究,在于探讨“无聊感”的测量指标、测量方式以及相关心理量表。
当前“无聊”的概念界定并未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认识,但笔者较为认同黄时华等人关于“无聊”的概念,即无聊是“个体面对贫乏的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时,无法体验充分的需求满足,从而产生的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复合情绪状态。”[5]
综上可见,目前关于地铁文化的研究停留在单一媒体分析特点的较多,本土化研究大同小异,并且缺乏实证研究的好论文。对于“无聊”做传媒方面研究的更少,因此,如能将二者相结合,做一份基于“无聊”心理的轨交文化传播现状的实证研究应该是有一定研究空间和一定研究价值的。
三 多种量化研究方法并用
本研究运用多种定量方法,具体包括实地调研、小规模问卷调查、经典实验法,并结合一定行为的观察法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对无聊心理与轨交空间媒介传播现状的匹配作相对全面的梳理与研究。
(一)实地调研
1、轻轨站站台调研
2014年4月27日,笔者对长春轻轨3号线、4号线全段已开通的每一站点进行逐一考察,并用自制站点调研表进行实时记录。
结果发现,长春现有的轻轨站,除了伪皇宫站(旅游景点)外,都没有特别的文化景观设计,但能看到,4号线每一站点均有它不同的颜色。
长春轻轨站台的广告以商业广告为主,主要包含一些医院、通讯公司、银行等。以宣传为主的资讯广告如轻轨本身的宣传多出现在4号线站台。公益广告仅在两个站台出现,如换乘站卫星路站有关于救助失学儿童的展板广告一幅。
2、轻轨车车内移动电视调研
笔者分别在2014年4月3日中午、4月16日晚间、4月27日下午三个时间段对车内移动电视进行调研考察,每次调研时长分别是30分钟、15分钟和20分钟。
调查结果显示,移动电视由盈润传媒负责内容运营,节目无直播,均为录播画面,以网络视频为主。在播放内容上,节目种类少,卡通片和搞笑片居多,如《猫和老鼠》;整蛊搞笑,如《youku轻松时刻》。其中搞笑短片明显比其它类型节目更受欢迎,获得乘客反馈多,易引起讨论。
电视广告数量多,形式单一,循环周期短,主要是电信通讯广告、医药广告和部分商家广告几种,收视效果并不理想。
每一节目时间较短,最长不过4、5分钟,符合轻轨收视环境,但节目连贯性差,有些节目,如动画片,还未播放完成就被其他节目切断替代了,对于长途乘客持续收视习惯的培养来说,效果不理想。节目不具有特色和针对性,时效性亦较差,再加上广告占时过长,易遭到乘客的反感与厌恶。
(二)小规模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除基本自然状态以外,主体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乘客对于轻轨传播媒介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包括三大点,分别是:注意程度、使用程度和喜爱程度。第二部分是乘客对于自身乘车时无聊心理状态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笔者于2014年4月27日在长春轻轨沿线进行小规模问卷调查。每隔1站,对站台乘客中的一人或两人进行随机抽取,自填问卷。共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9份。其中男性11人,女性18人。乘客的自然属性基本符合高学历、高收入与高消费的轨交媒介受众特征。
在无聊心理这部分的调查结果看,等车时58.6%的人感到偶尔无聊,经常感到无聊的人有6.9%;坐车时,人们一般偶尔感到无聊或很少感到无聊。这说明人们在乘坐轻轨过程中偶尔会感到无聊的人占大多数,少部分人经常感到无聊。
进一步分析在车内收看移动电视的人和感到无聊的人之间的关系,发现:收看移动电视的人中,无聊感均值在2.5,也就是说介于有时无聊和偶尔无聊之间,而不看移动电视的人的无聊感均值在3.61,接近很少无聊。也就是说人们在乘车无聊程度较高的时候会选择收看车内移动电视来缓解无聊情绪。
乘客对于轻轨站车内移动电视、站台广告、信息提示板和文化空间建设四个不同文化传播媒介的关注程度一般,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偶尔关注,经常收看移动电视的乘客也仅为27.6%,这与前人认为地铁媒介具有“全效传播”的优势结论似乎并不相符。究其原因,一是相较于07年而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使乘客到哪里都能有更多个性化选择,车内移动电视也就并不如当年受欢迎。二是据笔者考察,长春轻轨的车内电视内容过于枯燥,广告循环周期短,容易遭到乘客的厌恶。三是城市间的差异化,长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与前人所作研究的城市情况不同,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结果的不一致。
对移动电视节目内容的调查看,65.5%的人认为它有趣或相对有趣。乘客对于广告的评价相对中立相对于站台广告,对移动电视上播放的广告,乘客的厌恶感较强,占总比的37.9%。
总的来看,这次的问卷调查能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① 乘客对于轻轨是文化空间的认识已经基本形成;
② 在整个乘车过程中,乘客能够感受到无聊,普遍为偶尔无聊;
③ 容易感到无聊的人群收看车内移动电视的比例较高;
④ 虽然收看移动电视的人不多,但普遍认为其有存在价值。
(三)经典实验
实验目的在于测试媒介对于乘客无聊心理的影响作用。基于国外无聊心理研究学者Richard Farmer和Norman D. Sundberg的无聊倾向量表BPS[6](Boredom Proneness Scale)稍加改造,使其更适应轻轨乘车这一情景。
所有被试于2014年5月3日用量表进行前测,于2014年5月7日,进行实验与后测。由于实验要模仿乘车环境,乘客间一般都不相熟,故被试不能相互认识,因此被试的12人通过滚雪球抽样选出,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或控制组,仅告知被试是模拟轻轨乘车情境。
2014年5月7日下午,实验组和控制组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相邻教室,操作员亦对所属组别并不知情。其中,实验组可以接触模拟车内媒介,包括提前制作的视频,模拟车内移动电视(内容涉及新闻、娱乐、电影、动画、广告等多方面);墙上贴有杂志中搜集来的各种广告页,模拟车内张贴广告。控制组无任何提前布置,无模拟车内媒介设备。
参加实验的被试可在指定范围内随意走动,也允许其按自己意愿随意选择自己的行为。实验过程用摄录设备进行隐蔽拍摄,记录被试行为。实验进行时长为18分钟,实验完毕后要求被试填答BPS量表和自填答表格。
1、BPS量表统计分析
为尽量减少实验前测对实验后侧与最终结果的影响,笔者对被试进行BPS量表前测时借助“问卷星” 进行网络测试,实验结束后用纸质问卷自填答。现将实验结果公布如下:
从表格中的均值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组的BPS测量分从113.83降为104.33,平均减少9.5分;而对照组的BPS测量分从108.33上升至111.83,平均上升3.5分。这表明,有接触车内媒介的乘客无聊指数有明显下降趋势,而无车内媒介接触的乘客无聊指数则有所上升。也就是说,接触了车内媒介的人,相较于没有接触的人,无聊感减轻。这可以说明车内媒介对乘客无聊感的减少是有一定作用的。
2、行为摄录与自填表格分析
从自填问卷关于无聊程度的5点计分题目来看(分数越低越无聊),实验组平均分为3分,中立,其中仅一人(手机族)选了小分数段;控制组平均分为2.42分,接近于比较无聊。由此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分析一致的结论:有车内媒介接触的人无聊指数较低。
从摄录视频的被试行为分析可以看到,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有2人始终观看移动电视,2人时不时观看,另外1人看杂志,1人玩手机。对于墙面张贴的广告,记录过程中有4人环顾过,其中2人多次看。另外,在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车内移动电视的声音对于收视率和收视效果来说都相当重要,比如说,当播到一则台南趣味新闻时,原先自顾自玩手机的人听到电视声也抬头看电视了。如若没有声音吸引,收视效果可能较差。在实验组的自填表分析时,笔者让其回忆刚才观看的电视中记忆最深刻的前三项,统计发现,娱乐新闻、电影预告片和搞笑动画短片回忆度最高,这也与前期问卷调查乘客最喜爱的车内移动电视节目统计结果相类似。
相比实验组,对照组由于没有直接的车内媒介接触,大多数人选择了手机这一随身移动媒介,6个被试中有4人从头至尾都在玩手机,包括手机上网、手机电子书阅读与发短信等,仅偶尔抬头环顾下,继而继续低头玩手机;另外2人间或聊天与发呆。
3、实验分析小结
从多项实验结果可以验证,有车内媒介接触的人比没有车内媒介接触的人不容易感到无聊,也就是说,车内移动媒介对减缓、甚至消除乘客的无聊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从实验结果也可以发现,车内移动电视、车内张贴广告等车内媒介的最大竞争者是手机移动媒介,但实验让笔者看到一个相对乐观的现象是:如若车内移动电视节目内容更加有趣味、编排更加合理,是绝对有希望与如今发展迅猛的手机媒介竞争的。
四 结论
第一、 乘客在乘坐轨道交通时或多或少都会感到无聊
乘客在出行过程中,无论是等车还是坐车时均会感到或多或少的无聊、偶尔觉得无聊。这仅包括乘客可以自我感知、发现了的无聊,若加上未能觉察的无聊,在整个乘坐轨道交通的过程中,无聊时间较长。卓纮畾和赵娟在《论无聊经济》一文中提到:无聊经济特指吸引人们无聊时的“眼球”——无干扰、无防范、无竞争的无聊时间,把人们的无聊时间转化为有价值的经济效益,是无聊经济的营销理念。[7]如若能够把乘客在出行乘车期间的无聊全部用上,加以转化,估计能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第二、 轨交文化空间中传播媒介的设置能舒缓乘客的无聊心理
轨交文化空间的传播媒介在相当程度上舒缓甚至消解乘客的无聊心理。针对乘客乘车心理合理安排移动电视内容,多一些轻松休闲的娱乐新闻、搞笑短片、电影资讯等能更好更快地提升收视率。同时,合理编排节目,尤其是广告的编排,降低乘客的厌恶心理,也可以提升乘客对车内移动电视的整体认知评价。第三,车内移动电视的声音非常重要,应合理处理与运用。
第三、 长春市轻轨文化空间构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长春市现有的文化空间中传播媒介设置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与满足春城市民的心理需求。媒介形式相对单一,媒介内容不具针对性、枯燥乏味,令乘客的接触愿望不高。另外,长春市轻轨文化空间构建不具有本地特色,没有太大新意,对于真正舒缓乘客的无聊心理作用不大,获取无聊经济价值的能力有限。因此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胡尧熙,无聊的哲学,新周刊[J],2011,6
[2] 百度百科,轨道交通[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2933.htm,2013,4
[3] 潘国灵,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8,10:20
[4] 赵黎尧,洪月贤,北京地铁文化传播内容与效果调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2010,6
[5] 黄时华,张卫,胡谏萍,“无聊”的心理学评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8
[6] Richard Farmer,Norman D. Sundberg,Boredom Proneness-The Development and Correlates of a New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J],1986 50(1).4-17.
[7] 卓纮畾,赵娟,论无聊经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J],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