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对于韩国电视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思考

王爽

2014年12月01日13:0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韩国电视文化在中国的流行,使得中国观众通过电视节目了解韩国。2014年,韩剧再一次点燃了中国的韩流热潮,随着中韩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一些韩国综艺节目也被搬上中国荧屏,中国化的韩国综艺受到了观众喜爱与热议。虽然,韩国电视文化给中国带来了电视综艺的新一轮热潮与亮点,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思考中国电视节目未来的节目创新与自身发展。

关键词:韩国电视文化 海外传播 影响 思考

十年前,亚洲地区掀起了韩流热潮,从韩国流行歌曲到韩剧,中国人开始了解韩国、韩国流行文化。十年间,韩国流行文化的范围不断扩大,韩国综艺节目引领风潮,其风靡程度不亚于韩剧。韩国电视文化在整个韩国流行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不可小觑,它所传播的范围、节目的受众群等,都使得韩国电视文化的影响不仅涉及韩国本土,并且辐射至中国,甚至是亚洲范围。

韩国在上个世纪提出并实施了“立国文化”方针,避开自身资源不足的缺点,通过发展文化,振兴文化产业,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并带动相关产业。韩国的文化产业种类繁多,电影、广播电视、音乐、动漫、出版等等都包含在内,其中最为人所知的韩国流行音乐(K-pop)、韩剧、韩国综艺成为当今韩流文化的三大支柱。众多的偶像组合、韩国演艺界人士来到中国发展,拓展海外市场,这些都是韩流所带来的效应,不仅进一步地扩大韩国流行文化的影响力,更能够获取多种效益,即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以及形象效益。

韩国电视文化,即首先在韩国本土通过电视这种大众媒介所进行的文化传播。对于中国影响较大的莫属K-pop、韩剧和韩国综艺,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就是韩国电视文化的两种节目形式:韩剧和韩国综艺。这两者在近几年为广大中国观众熟知,其中也包括不追星的人群,他们通过媒体介绍或者家人朋友的推荐,对韩国电视节目有初步了解。韩剧和韩国综艺在中国受到关注,以不同形式搬上中国的荧幕,表明韩国电视文化十年磨一剑获得了海外市场的肯定。

一、韩国电视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形式

韩剧和韩国综艺近两年在中国取得了较好成绩,二者在韩国本土都是由电视台生产、制作,通过电视进行播放,隶属于韩国电视文化的具体传播形式。当然,K-pop传播的其中一部分也通过电视,比如各电视台每周的音乐打榜节目,但主要的还是通过贩卖专辑和举行演唱会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因此,我们以韩剧和韩国综艺为例,分析韩国电视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形式。

2014年,中国的爱奇艺、土豆、优酷三大视频网站投资买下部分韩剧的独播权,其中一些韩剧采取同步直播的方式,并且提高了中文字幕的更新速度,一般来说,韩剧播出的第二天便更新了中文版本。韩剧在中国的播出,不改变原有的剧情,通过网络终端进行播出,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收看,满足了观众的需求。视频网站提供这些便捷的服务,是看到了韩剧在中国的影响,以及韩国流行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观众有着收看需求,各大视频网站可以提供这种服务,从这一点来看,中国视频网站的服务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中方视频网站与韩剧的制作电视台有着购买关系,中方视频网站在买下一部韩剧的独播权后,中国的观众只有在这家视频网站才可以看到这部电视剧,独播权意味着观众的集中和扩大,观众的注意力都会聚集在此视频网站,由此带来的高点击率意味着播放后的各种效益。

相对于韩剧,韩国综艺在中国的传播形式更显多样化。类似于韩剧在中国的播放,韩国制作、播出的韩国综艺节目在韩国本土以电视为传播媒介播出之后,在中国的视频网站播出,中国观众可以在网络中搜索、收看。除此之外,近两年,中国各地方卫视购买韩国综艺节目版权,引进韩国综艺制作和播放模式,不改变节目的形式,邀请中国艺人参与节目,以中国版的形式进行播放,比如,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制作成中国版本的综艺节目在中国播放。很多卫视都采用这种方法,引进不同的韩国综艺节目。

韩国综艺受到中国观众的青睐,有其原因。相近的文化氛围,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有趣新颖的节目主题、变化多样的节目形式,外加众多韩国艺人参与以及成熟精湛的制作、加工及包装。在韩国,综艺节目的更新速度很快,倘若节目缺乏新颖度,吸引不了观众,便会遭到淘汰,那么,新的节目便会替代原有节目。韩国综艺成为韩流新势力的一员,也得到了其他国家观众的喜爱,同为东北亚文化圈的中国也受到了韩流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韩国的电视文化。从地面广播电视台的进出口对象国来看,借助“韩流”的热潮,对亚洲地区的出口要远远多于进口。[ ]韩国政府和放送委员会分析了现行外包制作节目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韩国广播协会、独立制作公司协会、广播学者以及政府相关人员参与“外包改善商讨会”,以寻求外包制作制度的实质改革。文化观光部也在大力扶持独立制作公司,为全面振兴广播电视事业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制作多种题材的具有实验性和创造性的节目奠定基础。为了确保文化的多元性,文化观光部正在推动开设外包专门频道。[ ]中国的许多卫视争相与韩国电视台进行节目合作,打造中国版的韩综艺节目,虽然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但是伴随而来的问题提醒我们,一是照搬韩国综艺的做法铺天盖地,同质化的节目容易造成审美疲劳,一旦观众们看的相类似节目多了,还会再引起观众的兴趣么,二是韩国电视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否会过多,是否削弱了我们自身的文化,是否可以考虑过利用本国文化创新节目。

十年前,中国各大电视台掀起了选秀的狂潮,层出不穷的选秀节目占据荧屏,观众们从了解到狂热,再到逐渐失去观看兴趣,同质化的节目不断播出,观众的注意力逐渐被分解,以至于审美疲劳。现如今,中国版的韩综艺也处于这种情况,大家都在引进,都在模仿。模仿不等于无益,它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模仿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观众的收看偏好,但是,过度地模仿加上大批量模仿意味着创新的流失,也缺少自身文化的注入。

二、韩国电视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韩国电视文化是韩流文化的其中一支。在上个世纪“文化立国”方针的指导下,韩国很是注重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中融入韩国本土文化,不论是韩国的传统文化,还是现代韩国文化,都与韩剧和韩国综艺做了恰当的连接。“文化立国”方针的确立,在于广泛地传播韩国文化,并以韩国文化为基础创造韩国文化产品,形成文化产业。韩剧和韩国综艺在内容方面都把韩国文化的融入放在重要位置。

韩剧的类型多样,史剧、家庭剧、爱情剧等。史剧多以韩国历史为背景,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展开剧情,在服饰、饮食、医术、文化思想方面作为融入韩国文化的切入口。最为中国观众熟知的《大长今》,取得了收视奇迹,不仅在韩国有着良好的口碑,在东南亚地区也有着不俗的成绩。《大长今》的成功,不仅是剧情的跌宕曲折,更在于该剧在故事叙述之中恰当地穿插了韩国传统饮食和韩国医术,也同样吸引了海外观众。而韩国现代剧,主人公的穿着打扮、当前韩国的流行趋势、韩国人的思想观念等等都可以透过韩剧这种“虚拟的韩国社会”有所体现,甚至剧中的人物成为了韩国潮流的风向标。当然,也有将韩国传统文化和韩国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电视剧,比如说,《新妓生传》,观众透过这部电视剧,可以看到在韩国现代社会中以传统职业为生的人们以及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韩国传统与现代文化。

韩国综艺节目在制作和拍摄中也考虑到韩国文化的融入。曾经创造10分钟52%收视率奇迹、开拓韩国综艺节目历史新时代的《Happy Sunday-两天一夜》,这档开播于2007年的韩国综艺,受到了韩国观众的热爱,连续三年获得KBS演艺大赏的“观众评选最优秀节目奖”。该节目以“真实体验野生,走遍韩国美丽的地方”为宗旨,介绍韩国的风景名胜,一方面展现韩国各处的美,另一方面展现韩国不同地区的多样文化与人文风情,亲民、自然的节目风格更接近于韩国的生活文化,在轻松有趣的节目氛围中传达韩国文化。

可以说,韩国电视文化的特点之一,在于电视节目将韩国文化自然地融入其中。这种带有韩国文化的节目,很容易被观众接受,它不是生硬地讲述,而是很自然地传达给观众,潜移默化之中,对韩国有所了解。

韩国电视文化近几年在中国的流行,使得很多中国人开始了解韩国和韩国文化,甚至是跟随韩国的流行文化。从服饰、化妆、美食到旅游,中国人从电视中了解韩国到踏出国门走进韩国,更加真实地了解韩国文化。这种了解和认知包括两种类型,主动型和被动型。一些人是通过韩剧、韩国综艺逐渐喜欢上韩国文化,而被动型的人群多是由于周围人的压力而被迫去了解。2014年年初的《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引发热潮,教授、啤酒和炸鸡、外星人等出自这部韩剧的词汇在微博中不断被转发,人们对于这部韩剧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一些被采访的观众表示,自己本身并不关注韩剧、韩国文化,但是周围的朋友亲人都在看《来自星星的你》,为了和周围的人拥有共同话题,不至于在聚会中被他人冷落,自己也要去看看,好有谈资。韩国电视文化在中国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话题,似乎讨论韩国、韩国文化也愈来愈大众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一部分是韩国电视文化所带来的。

三、韩国电视文化在中国流行的一些思考

从2013年的《爸爸去哪儿》到2014年的《爸爸回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台开始购进韩国综艺节目的版权,制作中国版本,吸引了不少观众。这些节目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非常有趣,题材和创意也都是以往从未见到过的。但是,这一韩国综艺风潮到底能够持续多久,观众会不会产生观看疲劳呢?

十年前,《超级女声》登陆中国,颠覆了传统的一些规则,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之后的几年,许多卫视都举办类似的选秀节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节目的同质化,观众渐渐观看疲劳,热度也不如之前。不论是十年前,还是现在,各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总是会形成一股热风:一旦某种类型的综艺节目受到观众喜爱,这种同质化的节目会一波跟随一波地出现。

韩国的综艺节目在最开始也是通过模仿日本的节目吸引观众的,但是在模仿之后,韩国综艺开始了全新的改革——韩国制造原创综艺节目,这便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即韩国综艺引领韩流的时代。2003年韩国SBS电视台推出了《X-man》,2004年又推出了《情书》,这两档综艺节目采取“明星+游戏”的方式,取景地为电视台演播厅,幽默风趣的主持加上明星们的综艺效果,在韩国本土成为当时的综艺领头羊。韩国综艺的更新速度很快,收视率的高低是判断一档节目好坏的标准之一,收视率低意味着观众对节目的兴趣逐渐降低,那么,就必须有新的节目跟上,而且是不同于以往的节目,以抓住观众的眼球。2008年,韩国三大电视台开创了“真实类娱乐节目”,也就是我们说的真人秀,但是,在当时真人秀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SBS电视台的《家族诞生》、MBC电视台的《我们结婚了》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节目,这种形式的综艺节目要比以往的综艺节目更贴近观众,因为从它们的创意理念来讲,就是要给观众一种真实的感觉,但又保持着综艺效果。而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类韩国综艺节目在近两年大放异彩,《爸爸,我们去哪儿》、《真正的男人》……真人秀节目的特质越来越明显,拍摄地点摆脱了固定的摄影棚,节目可选取的地点越来越宽泛,从城市到乡间,从固定的台本到多变的现实状况,节目形式的完全改变成为了真人秀节目的亮点。虽然,韩国综艺在真人秀节目上有着很好的成绩,但是他们对于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有着力量的平衡和合理的分配。以SBS和MBC电视台2014年所播放的综艺节目为例,SBS电视台《金炳万的丛林法则》、《Oh My Baby》、《心跳》为真人秀综艺,同时兼顾有《Healing Camp》谈话节目,MBC电视台的真人秀综艺《爸爸!我们去哪儿》、《真正的男人》、《四男一女》,谈话类节目则有《Radio Star》、《向星葵》。韩国综艺节目在节目类型的分配上比较均衡,并对节目的收看对象有规定。韩剧和韩国综艺在节目片头会出现不同的数字,例如15、19,表示15或19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要在成年人的陪同下一起收看,对于一些特殊的情节需要成年人做适当的解释和引导。而一些不适于未成年人收看的电视节目,一般会安排在深夜11点以后,避开未成年人收看电视的时段。

模仿与借鉴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从刚开始的直接买韩国综艺节目进行播放到现如今将韩国综艺中国化,这也是有一种学习和进步,但是,大量的韩国综艺中国化就有可能会陷入停滞状态。韩国综艺从模仿到自我创新,发觉适合自身的节目形式与内容,融入韩国的文化和特色,适合韩国观众的品味,节目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以真人秀综艺为例,野外体验类、背囊旅行类、城市乡村类、饮食类、生活体验类。观众不喜欢那些乏味或者是类型相似的电视节目,他们希望看到他们未曾看到过的节目,而电视节目就要满足这种需求,给节目以创新。其实,中国并不缺乏人才和创意,模仿需要,但是不能盲目跟风,我们也有很好的节目。CCTV5频道的《城市之间》,完美地将竞技运动和综艺趣味结合起来,外加不同国家之间比赛竞争和普通百姓化,与其他综艺游戏节目形成了对比。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和《年代秀》同样也受到观众的喜爱。

韩国电视节目可以吸引中国观众,甚至是亚洲各国观众,那么,中国的电视节目也可以做到这点。我们与其他亚洲各国有着相近的文化氛围,中国的文化多种多样,本身对于其他各国人民就有着无限的吸引力,电视节目可以作为中国观众进一步认识本国文化和外国观众了解中国的窗口。韩国电视节目利用韩国明星在韩国及海外的认知度,打出明星牌,又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将其放大,这些创作理念都是可以学习的。除了不断创新,韩国节目对观众的尊重、对工作的认真、对细节的处理、前期的拍摄和后期的剪辑、团队的协作等等,都是其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在引进和模仿韩国电视节目的同时,要利用好自身的文化,将中国文化放大,同时吸收韩国在制作节目方面的优点。

韩国电视文化能够在中国受到欢迎,有其内在魅力,而韩国电视文化在其本土和海外的火爆,证明了只要是有所创新和拥有想法的节目,跨越不同的国家与文化也会受到喜爱。对于现如今韩国综艺中国化的现象,首先要肯定的是,韩国综艺节目的引进的确让中国观众看到了与以往不同的节目,引起了观看兴趣,但是,作为电视节目的制作方更多的是要考虑,一旦这种类型的节目遭到淘汰,我们自身能否开发出吸引观众的原创节目。韩国综艺节目的中国化,提供给我们的应该是思路和借鉴,而不是单纯地照搬和模仿,开拓观众喜爱的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才是不断吸引观众的良方。韩国电视文化的流行在影响我们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关于电视节目创作的思考。(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 ] 姜锡一(韩),赵五星,陆地.韩国文化产业[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0.

[ ] 姜锡一(韩),赵五星,陆地.韩国文化产业[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1-42.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