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报》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刘琼

2014年12月01日15:31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 要:作为第一手资料,报纸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1980-2011年三十多年间130期报纸共408篇文章为样本进行定量研究和质性分析。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女性的生活角色以社会角色为主,由于从事职业和发挥功能的重要性显著,使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女性的成长需求度逐步提高,自我意识得以强化。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女性形象;生活角色;社会地位;自我意识

一、引言

女性是社会的润滑剂,是社会的风向标。女性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女性以其特殊的身份与地位,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研究的对象。随着女性文化、女性媒介、女性主义理论、社会性别理论等一系列概念的兴起,人们日益关注女性思想和性格的解放,培养女性的主人翁意识。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它使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女性的改变提供了契机。随着改变开放的进行,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发生了巨大改变。文学、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的学者对女性形象的研究俯拾即是,但大多数学者对广大女性只是进行个体、微观地研究,若要从总体上、宏观地认识的描述现实社会中普通女性所共有的主流形象的特征,则还需要从量的方面进行统计与概括。通过本研究,笔者想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有: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女性的典型形象及其特点;我国女性形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二、方法与资料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内容分析法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普遍性。因此,采用此方法比较科学合理。根据社会学理论得知,角色模式的认同是人们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形式。1改革开放以来,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对角色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女性形象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各个历史时期大众传播媒介建构的女性形象,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普通大众女性的形象,而且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现实。根据赖特的“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社会化功能。2因此,分析各个时期有影响力大的众传播媒介所建构的女性形象,对于了解该时期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具有重大意义。

“报刊是研究历史的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报刊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面,是思想史、经济史、文化史及新闻出版史极其珍贵的原始资料。”3报纸是历史最长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其便捷性和保存性成为重要的历史资料。在众多的传播媒介中,笔者选定《中国青年报》作为分析的对象。《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它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展现了社会现状。本研究的分析单位是各期报纸每篇文章中所描述的女性。根据研究的目的,笔者依据下列四项指标进行分类。这四项指标是:

1.生活角色。分为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和双重角色三类。

2.精神面貌。分为积极、消极和不详三类。

3.从事行业。分为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科教文卫、机关部队、其他六类。

4.生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类。

时间变量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八十年代(1980–1989)、九十年代(1990–1999)和二十一世纪初(2000–2011)。为了尽可能反映出三十二年间不同时期女性形象的特点及其变迁,笔者选取了1980、1985、1990、1995、2000、2011年的每年3月共168期报纸进行整理,把整理出的有关我国女性形象的130期报纸共408篇文章作为分析的总体,以分别代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

三、分析与结果

(一) 生活角色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女性只适合生活在家庭这个私人圈子里,扮演着妻子、媳妇、母亲的角色。改革开放彻底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广大普通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她们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大展拳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女性的生活角色有什么样的变化?以下是本研究的统计结果。(见表2)

表1的结果表明,无论哪一时期,女性普遍担任着社会角色,其比例均超过70%。女性作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表2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历史时期其所占的比重有所变化。八十年代女性扮演社会角色的比重达71%。到了九十年代情况发生了改变,女性担任社会角色的比例上升,双重角色比例也有小幅度上升,女性扮演家庭角色比例明显下降。进入二十世纪初,女性社会社会角色和双重角色比例降低,承担家庭角色的比例增加。

根据米德的社会化理论,在社会这个舞台上,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结果。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于对“文革”抹杀性别差异意识形态的厌恶和反抗,社会中出现“回归”女性的风潮。男性提出的“女人回家”论调高涨,因强烈的“以家庭为重”的观念,不少女性重新回到家庭。“90年代以来,我国‘阶级’分化现象日益显著,女性群体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出现了一种新型人群?——白领。”5女性“在外是强人,在家是女人”,肩负着家庭与社会双重重任,贤妻良母和白领女性“对立”矛盾,家庭和社会两种角色发生冲突时,女性更看重事业。如1990年3月8日头版《职工里妇女八中有三 科技人员中女性占三分之一》中家务、事业双肩挑的女职工表示:“我们首先一个有事业的人,其次才是一个女人。”与1995年3月6日第8版《顾秀莲:从农家女到共和国部长》中顾秀莲说“我需要家,更需要事业”。“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担负着传授生活知识和灌输社会价值的观念等,尤其是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6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因婚姻及生育带来的家庭角色,女性就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如中国式教育的“虎妈”、不走寻常路的刘曼辉等等。

(二) 社会地位

1.精神面貌

从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与八十年代消极形象比例13.2%相比,九十年代的比例出现细微的下降,到了二十一世纪,女性消极形象较大幅度上升,其比例接近20%。二十一世纪社会被商业化、物质化了,少数女性受到外界利益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偏差。但在三个不同时期中,女性积极形象所占比重都最大,其比例都超过65%。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整体上作为正面的社会教材,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八十年代,为人民服务、积极进取的王娟;九十年代,保卫国家财产、舍生忘死的潘星兰;二十一世纪初,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珍爱生命的姚丽,她们以其可敬可叹的精神,成为人们的榜样,社会的楷模,起到了正面教育的功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从事行业

“职业是女性形象中十分重要的社会内涵,这是由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尤其是对于认识和了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来说,女性形象的职业特征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7在本研究中,笔者对女性从事的行业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三个历史时期中,女性从事农业和工业所占比重在八十年代达到最高点,其比例分别为14.5%和11.8%。这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和社会加大力度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人们深受“为四个现代化贡献青春”的思想影响,女性纷纷投身农业和工业,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奉献力量。到了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和工业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重点转向商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农业和工业比例大幅度下降。进入二十一世纪,农业比例进一步下降,而工业比例有了些许上升。

八十年代,女性在机关部队的比例在所有行业中最低,为7.9%。九十年代,机关部队比例明显增长,其比例几乎增加了一倍。改革开放之后,女性的思想得到解放,不再受传统礼教的禁锢。1990年,大量女性进入政治领域。正如当年3月9日第4版《亚洲体坛扬威 女将战功卓著》3月8日头版消息中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所说:“我国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程度不断提高,政治地位有了很大变化”。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其比例小幅度下降,相比于八十年代不是有所增长。简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的政治地位总体上有所提高。

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女性典型人物的主体集中在商业服务业与科教文卫行业,其总比例占50%左右。这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体现女性职业形象的领域是商业服务业和科教文卫行业。进一步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各个历史时期两大行业所占比重有所变化。与八十年代的14.5%相比,商业服务业比例出现小幅度上涨。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商业服务业比例较大幅度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从事科教文卫行业比例呈上升趋,二十一世纪达到最高点,其比重达48.7%,接近一半。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数女性从事的是非体力劳动、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女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越来越大,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三)自我意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人的需求是从初级向高级递进的。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在生活中的需求是怎样的?如下是本研究的统计结果。(见表4)

根据不同需要作用的特点,马斯洛将以上五种需要分成两类,即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缺失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它是生存所必须,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表4的结果表明,八十年代,女性的缺失需要比例达到了57.9%,超过一半。这说明,大多数女性的缺失需要还没得到满足。到了九十年代,缺失需要比例大幅度下降,同时,成长需要比例大幅度上升,达到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最高点,其比例为60%。成长需要,是指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这体现出大部分女性的缺失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她们开始相信自己,取于展现自己,努力实现自身价值。进入二十世纪,情况又发生了转变。缺失需要比例明显增长,成长需要比例显然降低。此时,女性的需求状况与八十年代相差不大。进一步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缺失需要中四种需要的比例互不相同,情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缺失需要中,归属与爱的需要所占比重一直以来都是最大。八十年代,女性的生理需要达到最高,之后其比例逐渐降低。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比例波动大体一致。九十年代,它们的比例小幅度下降。到了二十一初,两者比例大幅度上升,都达到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最高点。

八十年代,女性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者的总比例为81.8%。而后出现稳步增长,其涨幅为6%左右。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其总比例高达93%。“女性自我意识,是女性作为认识主体,作为女性亚文化群体之一员对女性本质的认识与探索。它包括对女性的躯体、思想感情、生活经历、社会处境及社会地位、她与他人际关系的认识,对女性的历史命运、现状及未来的自觉探索,同时也是对意识本身的反省。”9以上变化说明,多数女性关注自身的程度不断加强,自我意识在逐渐强化。

四、结论

以上四个方面的结果与分析,它充分展现了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女性形象的时代特征及其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主要担任社会角色,她们以积极正面的形象,发挥着教化功能。女性大多从事非体力劳动、科技含量较高的职业,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加大,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女性的缺失需要渐渐得到满足,从而对成长需要提高,自我意识明显加强。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道文章中描述的女性形象进行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测量统计、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可以看出,媒介构建的女性形象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曾经说过:“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10在复杂纷杂的环境中,女性形象的转变不仅受到政治、经济、女性解放思想的驱动,而且得到了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有力支持和助推。女性形象作为一种重要符号,承载着复杂的信息,它所表述的不仅是其本身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变迁的历史。(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2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4

[3]喻春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报刊史研究回顾[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0.

[4]韩广年.社会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3.

[5]李子云,陈惠芬,成平.百年中国女性形象:美镜头[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4:55.

[6]韩广年.社会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5.

[7]风笑天.变迁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J].社会,1992(7):15.

[8]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68.

[9]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168-169.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