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每周新媒体观察

一周新媒体观察:互联网大佬竞争激烈 《少年不可欺》网络维权

(11.26-12.2)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院硕士生 王乐

2014年12月03日13:21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本期新媒体观察聚焦:首届网络安全宣传周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都有哪些亮点?互联网大佬们竞争十分激烈。小米畅聊正在内测,意在与微信电话本和易信竞争;阿里腾讯争夺移动端,互联网“封杀大战”升级。本周引爆社交网络的是一篇《少年不可欺》的维权文章,截止发稿的最新进展是NIKOEDWARDS团队更新微博表示不满优酷回应,认为“无法令我们信服,决定诉诸法律。”优酷声明败在哪里?

一、首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有哪些亮点?

(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11月24日启动)

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已于11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宣传周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设置了“启动日”、“政务日”、“金融日”、“产业日”、“电信日”、“青少年日”、“法治日”等7个主题宣传日,围绕金融、电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和行业网络安全问题,针对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举办网络安全体验展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网络安全公众体验展是本次宣传周中的一个亮点,体验展设立了虚拟人物形象“小安”,围绕小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网络安全威胁,介绍百余个不同类型典型案例。同时,通过软件系统、硬件设备、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参观者实景体验木马病毒攻击、手机入侵破解、银行卡盗刷、个人信息窃取等常见网络安全风险,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增强防范意识,并学习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宣传周意义丰富,它不仅涉及国家层面的安全防范,还十分重视帮助普通公众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显示,仅2014年上半年,中国境内就有625万余台主机被黑客利用作木马或僵尸网络受控端,1.5万个网站链接被用于传播恶意代码,2.5万余个网站被植入后门程序,捕获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3.6万余个,新出现信息系统高危漏洞1243个。本次宣传周就会围绕网络钓鱼、电信诈骗、网上谣言等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常见网络安全风险,普及实用的网络安全知识和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技能。

二、小米畅聊正内测,低资费为了什么?

(图片来自微博网友截图)

11月27日有微博网友爆料称,小米已经让少量用户测试“小米畅聊”,测试时间为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测试的具体要求有:用户每个月最多可申请300分钟免费时长;不支持用户拨打国际电话、服务短号;用户拨打过程需要联网,每次约1kb;用户漫游时运营商会收取漫游费用。

“免费通话”目前很受互联网大佬们重视。继微信近期推出电话本后,上周网易与中国电信合作的即时通信软件“易信”宣布向测试用户推出260分钟免费通话。

据参与测试的网友介绍,“小米畅聊”模式跟易信类似,采取基于运营商电话网络的回拨电话。回拨电话又称电话回呼,指来访客户在企业网站上提交了电话号码信息后,企业的自动回呼语音服务平台向客户发起的语音回呼,最终电话双方通过服务器向各自回拨接通后进行通话,客户不为此缴费。本质上来说,这种通话方式使用的依然是运营商网络信号通话,和网络电话走网络流量有很大不同。

“小米畅聊”的测试解释了小米公司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一个原因。随后的问题是小米畅聊如何盈利?“超低流量、低资费、高音质的网络通话”的宣传说明“小米畅聊”正式上线后极有可能不是完全免费,但其资费比现有的运营商要低。即使少量收费也不意味着小米靠畅聊赚钱。这么做可能有多种原因,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用户,小米可能更多地考虑通过拓展用户量,进一步销售互联网业务获利;或者为了公司形象,通过这些具体的服务打造“科技巨头”的影响力,最终顺利帮小米产品卖个好价钱;还有可能是米聊不尽理想的表现让小米想通过这次难得机会重振旗鼓。简而言之,小米畅聊的低资费有着更加长远的打算。

三、阿里腾讯争夺移动端 互联网“封杀大战”升级

媒体近日报道,“快的打车”发表声明称,有用户反映无法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快的打车”,经核实,“快的打车”红包功能已被腾讯封杀。25日晚间,继微信封杀“快的打车”红包之后,认证身份为微博用户运营的员工发布微博称,“禁止利用微博账号推广微信公众账号,明天中午12点前如果账号没有清除掉公众账号的推广(包括背景图、粉丝服务后 台、微博正文引导等),将面临禁言和封号的可能。”

多数人认为,因为“快的打车”和微博都属于阿里系,微博封杀微信公众账号表明两大派系之间对移动端的争夺大战进一步升级。此前争夺大战一直在进行,2013年11月初,微信在“双11”前夕宣布屏蔽了所有带有“来往”后缀的链接。2013年11月25日,阿里以保护用户网购安全为由宣布关闭从微信跳转到淘宝商品和店铺的通道,用户不再能从微信的类似链接直接进行购买。

商业竞争本身就是激烈的,相互之间的开放不可能无条件。微信目前拥有近6亿的庞大用户群体,这是宝贵的资源。腾讯围绕这个资源筑起城墙,有选择性地让商家进入平台,对于跟“滴滴打车”有明显竞争关系的“快的打车”自然会保留开放程度。阿里因此对微信进行封杀在意料之中,未来双方类似的封杀很可能将不断上演。

但是两家互联网平台在正常商业竞争之余,不应损害用户利益,用户是互联网企业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导向,如果因为两家竞争使得用户在产品和服务使用上出现不便,最终受害的还是企业自身。

四、《少年不可欺》维权引爆网络,优酷公关败在哪里?

(优酷针对该事件的声明截图)

近日一篇名为《少年不可欺》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起因是由优酷负责拍摄的陌陌最新商业广告片《追气球的熊孩子》在视频网站热播,而19岁的少年所在的NIKOEDWARDS团队称视频在故事经过、文案和图片等环节均涉嫌抄袭自己的原有作品。一边是草根作者,一边是互联网巨头,同情弱者的心态使得关于保护青少年创意和维权意识的话题很快引爆网络。

目前对这件事有各种不同的看法,除了支持少年团队的意见,还有很多人认为借助气球升空拍摄地球的做法此前已有,少年团队做法也属于“抄袭”。团队对此做了回应称,未声称航拍地球是他们的首创,其“被剽窃的是故事经过、文案和图片”。此外关于创意能否得到法律的保护,少年维权之路有多艰难等都在讨论之列。

我们暂且不看谁输谁赢,在这件事发展中,优酷由于不恰当地公关使企业形象遭到打击,其对待剽窃这件事的态度和声明遭到网友的讥讽,目前NIKOEDWARDS团队更新微博表示不满优酷回应,认为“无法令我们信服,决定诉诸法律。”这一失败的公关行动为新媒体时代企业如何公关提供了借鉴。

优酷先后发了两次声明,第一次声明称“优酷支持原创,保护PGC;管理层给予高度关注,已开展专项调查,若属实将严肃处理”虽然声明很僵硬,但毕竟重视了此事。第二份声明发布后,网友普遍不满,声明称,“在反复追查中,我们认为《追》存在以下问题:……文章重名……故事脉络类似……照片重合度较高。即使在法律范畴内不能认定为侵权行为,但我们出于对原创的保护和尊重,我们在此公开表示歉意。”网友于是对声明做了各种“翻译”,核心就是优酷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声明类似发言人官样文章。

此前陌陌也对事件发表了声明,声明称,“惊讶痛心是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对追梦者因这支视频受到的委屈和困惑深表歉意,尊重梦想,少年可期。”

对比这两份声明,我们可以发现,陌陌的声明展现了一种认真面对问题的态度,表现出平等的对话语态,也让人们感受到巨头对草根的尊重。然而优酷的声明则显得冰冷生硬,一种轻视和傲慢姿态跃然纸上。很显然前者得到网友和当事人的尊重,后者的形象遭到冲击。

新媒体时代,用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依靠用户赚钱必然要尊重用户。当每个人都可能是企业潜在的用户时,企业要用富有“人情味”的方式与大众交流沟通,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进而为企业带来价值。任何轻视用户、怠慢用户的态度和举动必然引起用户强烈的反感和抵制,从这点上说,优酷面向大众的声明十分失败,而陌陌的声明却非常成功。这种失败会让企业潜在的用户流失,损失的就不仅仅是那几千元劳务费那么简单。

新媒体时代危机公关值得每个企业认真对待,无论有何种公关方式,“尊重”用户必不可少。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