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11月上

舆论监督记者之惑

鲍  青

2014年12月05日16:44        手机看新闻

我毕业后进入报社工作已经四年,从事舆论监督报道也有三年半的时间,慢慢感觉摸到了新闻的“边”,但心中的疑惑也在不断增长。

做记者变得越来越“心里有数”

舆论监督记者的第一个身份当然是记者。如今媒体追求业绩和效益,在激励机制下,记者如果要出业绩,需要对题材在报道之前进行自我审查。

比如:几十位退休老教师,退休之后相关待遇却得不到落实,老教师们向报社投书,请求记者予以监督。刚开始干记者的时候,我肯定会毫不犹豫接下,并且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周旋。

可是今天,我作为职业记者的第一反应,却是会掂量一下:这个题材是否适合、能不能通过审查、是否有可能进行报道?采访过程中会遇到什么现实困难?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只有这些疑问自我审查通过了,才更乐意去做调查,写报道。一旦稿件采写完毕,除非还有更值得报道的后续发展,否则多半不会再关注这些老教师了。由于出稿时效的压力,自己早已将精力转向了下一个目标。

最初,新闻的猎奇性决定记者必须关注老教师群体。但经过一次新闻消费后,新闻的多变性又让记者必须遗弃掉这个群体。这些“不合理”却渗透力极强的想法,在脑海中慢慢扎根蔓延。

从“愤激”走向“平和”

记录历史、伸张正义,是舆论监督记者的使命。刚入行时,自己也一直以这个使命为荣,以此为傲。所以在稿件的采写中,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个人情绪,用“夹带文学性的叙述方法”希望弱势群体更受关注。这种带有明显个人倾向的写作方法,读者爱读、网站爱转载,稿件评分低不了,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但随着心态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仰畏天、俯畏地、心中常敬畏”的变迁,自己对舆论监督稿件的采写亦发生了改变。

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党报舆论监督关注的重点。但实事求是地说,农村问题并非简单的“黑白”二分法能分辨清楚。舆论监督报道如果只采访当事一方,完全听信他们的言辞,那么稿件写作非常容易,立场性也很强,读者也会被“匪夷所思”的所谓情节所吸引。但如果倾听双方意见,了解整个事态的来龙去脉,便会觉得整个事态简直如一团乱麻,很难界定彼此的对错。那么稿件写作之后,容易变成“各打五十大板”,清汤寡水无味道。

读者天生的“猎奇性”决定了越是打破常识的新闻报道,越具有吸引力。曾有一个笑话说:美国总统布什如果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要处决100万伊拉克人和一个盲人,与会的记者定会置100万人于不顾,纷纷质问为何要处决一个盲人。从新闻的新鲜度来说,100万人比不上一个盲人。

中国人往往都有清官梦,希望找到一个清官为自己伸冤。为了能在浩如烟海的上访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些上访者的叙述自然趋利避害,夸大一些事实,希冀引起记者的注意。所以现在采访时,我只能预先假设坐在面前的是一个“谎言大师”,绞尽脑汁从其话语中找破绽。一旦全然听信他的话语,稿件可能就要面临“失实”的危险。

只靠理想能撑多久

我始终相信,立志当存高远,人不能没有理想,但也不能指望一个人只依靠理想生活。一个好的机制,会使那些有理想肯努力的人获得应有的回报,实现良性循环。

水门事件中,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能够名满天下的背后,是良好的制度保障。完善的法律制度保证记者采访不受干扰,报社顶住压力专注于真相,给记者们保驾护航。

我记得报社一位知名记者在授课时提及,自己为了一篇报道采访了十五天时间,积累了大量素材。而听课的年轻记者却窃窃私语:“如果没有物质上的保证,一个人凭借兴趣又能走多远?要是我们半个月出两篇稿子,一个月几十分,奖金几百块钱,怎么养活自己?房子怎么买?房贷谁还?孩子谁养?”如果那样,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因为稿件数量不够而走人,或者因为稿费不够养活自己,改行做销售、公关,甚至沦为“新闻掮客”。

曾经有许多记者拥有理想,但在最后,大多向现实妥协了,只有少量的坚持下来。我认为,要让记者们永远“充满朝气”,就得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价值”。

(作者为大众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