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新闻界如何建构“问题意识”

程咪

2014年12月08日17:24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十八大”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问题意识”,强调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新闻界在建构“问题意识”时,除了要遵循底线“以服务民生为中心,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为基本点”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制定规章制度,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二、培养多方信源,构建庞大信息系统;三、加重民生新闻比例,丰富报道形式;四、妥善提出问题,规避潜在风险;五、积极跟进报道,推动问题解决;六、把握报道尺度,平衡正负面新闻比例等。

关键字:问题;新闻媒体;服务民生;把握尺度

“十八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简称)报告中涌现出了诸多新的议题,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制定出与党的前进方向相一致的方针路线,宣传工作者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在一次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提出,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介格局深刻变化条件下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树立好“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那么,新闻界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窗口,应该如何解构和完善自身的“问题意识”呢?

首先,所有“问题意识”的建构,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底线上。否则,任何的“问题意识”都是毫无根据,没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对于新闻出版业来说,应该遵循的底线是“以服务民生为中心,尊重事实,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新闻业健康向上发展。

当然,除了充分把握底线,遵循底线原则,新闻媒体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而更好地建构和完善“问题意识”。

一、制定规章制度,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新闻界要更好地开展新闻工作,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就必须保证自身不出问题,即自身队伍建设要得到充分保证。否则,任何的报道工作都可能存在问题,甚至引发问题。因此,在为人民服务之前,必须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保证自身工作的纯洁性、客观公正性。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新闻工作者总是出现在重大事故、重大报道的第一线,也是国家反腐败事业的一把刃剑。因此,身边总是充满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一旦为之所动,就可能会失去新闻人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底线,做出违背事实依据,甚至隐瞒事实、颠倒黑白的行为。最终失去人民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新闻界、新闻单位应该出台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新闻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防止新闻界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是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准。新闻工作者既要向下传达党的精神、党的思想,也要向上传达民众的心声、民众的需求。上行下达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一旦出错,就会造成信息堵塞,交流受阻。历史上,因为新闻工作人员的疏忽或者业务能力低下,造成信息错误表达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相关新闻报道的可代表性和建设性,尽量为人民大众构建一个无限接近于真实世界的拟态环境。

二、培养多方信源,构建庞大信息网络

新闻界保证好队伍自身不出问题是基础,为人民解决问题是关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出,衡量十八大精神落实的好不好,要看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多不多。解决的越多,说明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工作做得越好。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想帮助人民解决问题,首先必须发现问题。所以,及时地发现问题是培养“问题意识”最先需要展开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及时地发现问题呢?新闻界应该培养更多的信源,构建庞大的信息网络。当然,这个“信源”既可以是记者本身,也可以是人民大众。

一方面,新闻单位可以考虑或定期派记者深入基层,有条件的单位甚至可以在基层设常驻工作站。基层有大量的新闻素材可以挖掘,有大把的急难问题期待关注。记者深入基层的做法既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反映民众心声,也能进一步保障所报道的内容的真实性。当然,记者的亲身见闻也常常能够增加报道的感染力。

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应该培养大批基层通讯员。新闻界的资源毕竟有限,但是每天发生的问题却极多。这种不对等,意味着紧靠记者自身是很难完成这项工作的。要想更全面的搜罗“问题”,必须发动起普通民众。新闻单位可以在各个基层工作单位,如工厂、农场、作坊、学校等培养消息源,也可以与当地街道居民委员会、村委会、村干部等合作,增加信息网络的密度,并定期提供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增强消息的信度。

当然,为了加强记者下基层的动力,激励更多的基层人民成为通讯员,新闻单位不妨制定一些激励政策。

三、加重民生新闻比例,丰富报道形式

及时地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寻找提出问题的平台。十八大之前,国内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电视等倾向于将时政新闻放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却忽略了民生新闻的重大意义。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中宣部相继发布了关于改进文风的若干规定。其中提出,对于一些领导人的会议、活动新闻,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和时长。这就为新闻界掀起了一阵清新之风。同时也意味着新闻报道选择权的回归。而民生新闻首当其冲,应该成为报道的重点。

对于传统纸媒而言,应该增加民生新闻的版面,并且在重要的版面、位置刊登民生新闻;对于电视台而言,应该增加民生新闻报道的比例,并将之放在播出时段的重要位置,防止向时政新闻、会议新闻一边倒的局面;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应该加大对民生问题的报道,并将之放在重要位置,凸显其重要意义。

对于民生新闻,应当根据新闻价值的大小给予适当的篇幅,或消息或通讯。当然,配上一些评论、特稿也会大大增加报道的影响力,增强报道的传播效果。

此外,应该扩展创新民生新闻报道的种类。如增设“帮办新闻”。可以说,“帮办新闻”是记者直接帮助百姓解决问题的典型代表。拿《每日新报》的“帮办新闻”为例,该报先设有“新帮办”专版,后又相继推出“民生”专线,所涉及题材关于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种帮办活动的展开,最终切实的帮助人民觉得实际问题。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报纸和网站开设相关栏目。但是党报等官方媒体在这一块略显欠缺。

四、妥善提出问题,规避潜在风险

有了问题来源渠道,有了问题刊登平台,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提出问题。

说说好话,空谈成绩,是不需要太多准备、做太多功课的。但是要提意见、说不足,不仅需要勇气和胆量,也需要清醒的头脑、精心的准备。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亦是如此。唱赞歌是不会犯错误的,但是提问题却很容易引起“问题”,招来麻烦,如被告上法庭等。近年来,记者因报道惹上官司的事件也常有发生。因此,有问题,怎样提,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首先,必须保证提出的问题是真实可信的,而且所公开刊登发表的报道是有证有据的。而且不包含个人的主观情绪和主观意见,充分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性。其次,要注意提问题的方式,规避潜在风险。使记者有底气直面被批评对象所挑起的新闻官司,至少无需担心白素,放心大胆地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提出问题。

拿简光洲报道“三鹿”毒奶粉事件为例,记者之所以敢公布问题奶粉“三鹿”的名称,除了发文单位领导和记者的勇气可嘉外,报道中所才采取的多种可靠手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 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一文中》记者只报道质疑,但不下结论;向各方多处求证,平衡报道;并保存了事件采访的全程录音,留下了可能的诉讼中会用到的证据。该报道见报后,三鹿集团只是要求记者从网站上撤稿,并未提起诉讼,最终甚至承认自己的产品有问题。

五、积极跟进报道,推动问题最终解决

都说“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话虽如此,可是并不是每次关注都能帮助解决问题的。很多时候,关注的结果就是发现并提出了问题。拿今年2月的热点新闻为例,连霍高速义昌大桥爆炸垮塌事件的责任认定结果未出,案件尚在积压;李某某涉嫌轮奸案尚未进入检方起诉阶段;山西洪洞水库坝体坍塌事件群众损失正在赔付。只有持续的关注才有可能推动问题最终解决。这就需要媒体不断地积极跟进报道,这样不仅能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也能留住受众的眼球,推动舆论的发展,直至最终促使有关部门积极解决问题。否则,这些新闻报道充其量就是烂尾报道,没有达到最终目的。

这就要求:一方面记者自身要有一追到底的精神。对于自己所负责的报道,要持续关注,并与该事件的利益相关者保持联系直至问题解决。因此,从这个层面上看,记者内部最好做好分工,尽量保证任一事件相关记者都全权参与报道过。这样,既防止了信息的遗漏与重复,也能保障信息的延续性。同时,建议记者多开展深度报道。多方位、多角度挖掘问题的全部,甚至在不参与新闻事件的前提下能够推动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另一方面,新闻单位可以定期开展总结活动,盘点“烂尾”新闻,使那些被受众遗忘但是却关系到民生等的重要事件重新被提上议程。

六、把握报道尺度,平衡正负面新闻比例

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共舆论》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民所提示的环境。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现实环境的认知。这就意味着一味地提出问题,会让人民缺乏对国家、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引发更多无法预料的问题。

因此,新闻媒体必须把握报道尺度,不要不提问题,但是也不能一味的提问题。这就是说:一方面,新闻媒体要做“啄木鸟”,反映真实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做“百灵鸟”,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展现社会的各种丰功伟绩。尤其是对民生新闻、社会新闻而言,合理平衡正负面报道是极其有必要的工作。新闻工作者在实际生活中既要发现问题,也要发现美。用最朴素最真实的语言展现最美的人心,鼓舞人民向上健康发展。

这不仅对记者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很考虑编辑的功力。

一方面,记者要善于发现美,并找准角度,反映一种积极向上的风貌,并最终形成相关稿件;另一方面,编辑在排版、编排时要掌握技巧,不要将负面新闻充斥在同一个版面、同一个时段。应该合理的将问题与美穿插在一起,既避免了“审美”疲劳,也避免了“审丑”疲劳;既给人以危机,又让人满怀希望。(作者系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①王卫明、曾绯:《记者为什么敢公布问题奶粉“三鹿”的名称》,《今传媒》2008年第11期。

②邓海建:《“尚在调查”不要成为烂尾的序曲》,《中国青年报》2013年3月26日。

③燕少广:《以“帮办“方式拓展民生新闻——<每日新报>的一种新闻操作》,《中国记者》2008年12期。

④《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详见:http://news.cqnews.net/html/2012-12/27/content_22929973.htm.

⑤《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详见:http://www.gs.xinhuanet.com/fgdj/2012-12/10/c_113970935.htm.

⑥(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