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大数据时代,谁玩得转

徐  蕾文/图

2014年12月12日08: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说:“不管你现在做什么行业,未来都是数据生意。”“我们正处于整个互联网新时代的第一天。”

  类似论断, 11月26日晚,记者在“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成立大会上,也多有耳闻。

  这是清华第一个大数据思维碰撞与资源对接平台,由清华数据科学研究院发起指导,依托于清华多个院系和学科在大数据相关领域多年的积累与探索,联合了大数据产业链中的优秀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旨在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大数据生态系统中的各方合作共赢。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清华校友总会TMT协会秘书长邓永强及清华大学相关院系领导出席了此次大会。

  又一次IT革命

  会长韩亦舜在致辞中说:“大数据这一波浪潮,将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诸如多维度的思考、更深刻的洞见、更科学的决策。也许大数据这个词,热一段时间就慢慢冷了,但是我们相信,它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新的时代。”

  SAS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刘政则进一步阐释:“大数据是继互联网之后,又一次IT产业革命。最近20年,先后出现了3个推动经济的引擎,第一个是信息高速公路,第二个是互联网,另一个就是今天的大数据。”

  毫无疑问,能令任何商业模式瞬间高大上的“大数据”,眼下正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概念。联合会秘书长王霞甚至调侃道:“有相当一部分社会上的人士觉得,大数据已经成功取代‘云计算’,成为下一个最忽悠的词。”

  大数据到底是不是“大忽悠”?它正在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

  “打个比方,数据犹如沙子。单个来看,也许毫无价值可言;没有技术辨别、提纯的时候,它们就是一盘散沙。但是当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如果有技术能够把它们利用起来,就可以将沙子变成金子。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淘金的方法,即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正如今天一位与会嘉宾所言,如今,无论是面向企业、还是面向个人的市场,都在考虑怎么把沉默的数据变成有价值的源泉。”在发布会现场,联合会发起人之一、起名通创始人张襦心说。

  “一加一大于二”

  这一切,首先得益于数据大爆炸。

  2006年,个人用户才刚刚迈进TB(万亿字节)时代,全球一共新产生了1.8亿TB的数据。而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DC的统计和预测,2012年数据量已经增长到2.8ZB(十万亿亿字节),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超过40ZB,估计是地球所有海滩的沙粒数量的57倍。“信息膨胀的速度和原子弹爆炸的速度是一样的。而这是一个持久的爆炸,远远不是一瞬间。”

  如果说以前大多数据是孤立的,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些数据呈现出关联形态的变化,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价值。

  在此次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的成立仪式上,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大数据研究实验室主任江青透露,去年11月,国家统计局与百度、阿里巴巴等11家与大数据相关联的互联网企业成立了一个国家统计局的大数据平台,应用之一即为分析社情民意,提供决策参考。

  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周涛不久前提到大数据在社科上的应用:“以前做一次实验,比如说探讨宗教问题,我看到最大规模的实验,无非是几百上千人通过问卷的形式表明自己的宗教取向。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找到有8000多人是有宗教标签的,在微博上也有70多万人,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教派。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是不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历史上一些彼此不大对头的教派是不是连接比较稀松,他们之间说话、用语到底是用褒义词多还是贬义词多,用有暴力倾向的词多还是比较友善的词多,我们能够宏观地了解哪个教派有最强的反社会倾向等等。”

  现代智能的魔力

  数据的广泛性、分析方法的先进性,还可以让解决方案更智能。

  谷歌利用用户搜索记录,判断美国流感疫情的现状,比疾控中心还要快一两周。今年微软利用大数据,成功预测了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24个奖项中的21个。

  在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中,各家企业也都在各自的领域,探索大数据的方向。

  曾在华尔街最顶尖的对冲基金D·E·Shaw工作多年的李凌博士,正在实施中国的Kensho——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全新的量化投资模式,还可以让计算机回答诸如“央行降息对房地产行业有何影响”之类的复杂问题,向人们展示了现代智能的神奇魔力。

  在李凌博士看来,除传统的市场行情数据,新型的文本数据(包括互联网新闻和专业的分析师报告)和社交媒体数据也可用于指导投资行为。他领导的团队使用最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不仅能把蕴含在海量数据中的市场信号迅速、准确地抽取出来呈现在投资者面前,还能基于所有信息建立庞大的知识图谱,建立起行业、公司、产品、人、地域、行业指标等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

  张襦心则致力于大数据在文化领域的研究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地。2012年,她领导的团队基于覆盖我国超过90%人口的姓名数据,研发出了中国第一个“姓名指数”。如今她正在向人工智能起名领域进一步探索。“如果从前有一个人走过来说,给我起一个名字,必须让我一看就喜欢,我们肯定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只有神仙才能猜中他的心思。而通过大数据,就可以让智能起名成为可能。”

  从2012年至今,大数据经过铺垫、酝酿、炒作、质疑,如今已经到了走下神坛,真正深入各行各业,将巨大变革之力发挥出来的时候了。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国的大数据时代才刚刚开始。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