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有力的輿論回擊--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研者文匯>>趙偉>>新聞閱評

及時有力的輿論回擊

——“求証”欄目駁斥日媒妄議我海監船員報考報道評析

李  凱 趙  偉

2012年11月30日15: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手機看新聞

10月30日,在我國公務員考試報名剛剛結束一周之時,日本富士新聞網搶先發文“爆料”,稱我國海監船員崗位無人報名。這篇文章進而提出,盡管因釣魚島事件引發的反日游行展示了中國人的愛國主義熱情,但中國人都選擇那些既輕鬆又掙錢的工作,很多家長都不願意自己的獨生子女從事像海監這樣具有危險性的職業。

這是一篇別有用心的失實報道,是日本媒體在中日關系跌入冰點、日本陷於極端被動的國際大背景下,通過採取歪曲事實、混淆視聽等手段所作的反華文章。這篇文章刊出時,由於很多讀者尚不了解和掌握我國海監崗位的真實報名情況,無法判斷其真偽,因此難以做出反擊,這使得相關雜音噪音在網上迅速傳播,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利於我的輿論。

針對這篇文章的妄自揣測及其不良影響,本報第一時間組織報道做出回應和反擊,以數據和事實還原事件真相、以正視聽,有力地駁斥和揭露了日媒的虛假之詞與不良居心,及時發揮了正面引導輿論的積極作用。

11月2日-3日,本報連續推出兩篇“求証”文章,對日媒提出的海監船員報名情況做了詳細介紹與深入分析,並展示了“80后”已成為我國海監新生力量的現狀。第一篇《海監五職位“零合格”緣於門檻高》一文配發圖表,將海監“執法船船員”職位的具體要求及報考情況一一列出,以具體數據和事實說明,在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海監“執法船船員”的14個招考職位中,有113人報考了其中的9個職位,其余5個職位則因專業性較強、報考門檻較高而無人達到報名標准要求。與此同時,報道還通過考試咨詢人士、溫州港引航中心主任等權威專家,對5個無人報考的崗位要求進行解釋說明,另一方面通過採訪多位青年學子,表明他們雖因所學專業不對口等原因無法報考海監船員,但同樣具有一顆愛國心,他們會在自己適合的崗位上報效祖國。整篇文章以直觀的圖表、確鑿的數字及多角度的闡釋,充分說明日媒的有關說法毫無根據,其散布的相關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第二篇《海監“零報考”純屬誤讀  “80后”已成海監新生力量》一文,繼續請中國海監總隊負責人進一步介紹相關情況,同樣擺出了大量數字,比如“今年國考中中國海監系統共計劃招收95人,實際報考人數達到7453人,資格審查通過的有4235人”、“中國海監東海維權執法支隊執法隊科員崗位,招收1名日語專業執法隊員,僅通過資格審查的報考者就有557人”。與此同時,報道還以本報記者跟隨中國海監編隊巡航我釣魚島領海的親歷所見,說明“80后”甚至“85后”已成長為海監船上的重要新生力量。另外,為豐富報道視角,回應日媒“無人報考”、“愛國是假”等不實之詞和渲染炒作,報道及時刊發網友反響,表達各界心聲,從多維視角進一步增強了“中國聲音”的正能量,有力回擊了日媒的信口雌黃和惡意誤導。

這兩篇報道雖然都不長,但善於調動各種新聞元素和手法,注重以數據說話、以事實說話,通過圖表直觀呈現海監船員報名情況,通過權威人士介紹和本報記者見聞呈現事件真相,通過青年學子和廣大網友表明愛國心聲,內容全面准確,扎實厚重,雄辯有力。同時,這兩篇報道出手及時,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了日媒造成的負面影響,切實維護了國家利益,疏導和引領了社會乃至國際輿論,充分體現了本報高度的政治敏感、高超的議題設置和高出一籌的應對水平。

 

分享到:
(責任編輯:程惠芬、戴莉莉)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