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全面入侵都市生活 你是否中了社交網絡的毒?--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SNS全面入侵都市生活 你是否中了社交網絡的毒?

黃嵐

2013年02月27日08:12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說起“SNS”,或許很多人會感覺一頭霧水,然而隻要提及“社交網絡”(Social Network Service),大家便會不約而同地心領神會——對於我們這些每天都逛微博、社區或者空間,已經習慣把信息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網絡中的現代人來說,實在太熟悉不過了。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對人際溝通和擴展的需求,社交網絡開始悄悄地“潛入”都市人的生活。然而,社交網絡的“入侵”,在令現代人社交方式全面“update(更新)”的同時,也為人際關系帶來不少負面影響。根據英國一項調查發現,逾半數用戶認為社交媒體有負面影響——主要是與同齡人比較帶來的自尊受挫。今時今日,當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互聯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時,究竟“線上交際”是否能夠代替真實?

  粉絲聲音:

  “SNS”已成習慣

  我們這一代人可以說是“社交網絡”的忠實粉絲,中學年代博客和BBS盛行,大學年代MSN和QQ空間火爆,剛出來工作就遇到開心網和人人網的興起,現在又陷入微博的漩渦中。可以說,我和身邊的同齡人一直在經歷“SNS”的進化和演變,見証著不同年代的不同特點,已經習慣這種網絡虛擬的社交網絡模式,所以,想要抽身,大概很難。

  之所以說“SNS”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是因為你會發現自己在經歷任何事情、完成任何舉動,甚至在心裡產生任何情緒的時候,你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它”。你會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機或打開電腦,將它們與身邊或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分享,這可以說是現代人的一種自我發泄。

  因為社會發展的關系,在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如以往般親密,你很少會正兒八經地約一個朋友出來傾訴,哪怕是電話交流,現在也被短信或各種網絡即時聊天工具所取代。所以,每每當你想要找人分享或者分擔的時候,環顧四周會發現根本找不到適合的人。然而,這時候如果你打開社交網站,你會發現那裡熱鬧非凡,隨便發個帖都有人響應,似乎“朋友”們都在那裡等著你。這就是“SNS”的魔力。

  當然,任何事情都具備兩面性,就如同一把能夠幫你開辟天地的刀斧,也有可能隨時反過來傷害到你。社交網絡也一樣,它能夠帶給你多少快樂和虛榮,就能夠帶給你多少憤怒和委屈。網絡的聲音永遠都不會一致的,隻要有贊頌你的人,就一定會有詆毀你的人。如果你會因為一些負面的評價或者惡毒的評論而淚流滿面,憤然刪帖刪到半夜,那麼隻能說這個“游戲”你玩不起。

  每天都離不開“SNS”的人,想必是中了社交網絡的毒,但這“毒”也有輕重之分。有人睡前瀏覽,醒時上線,也不過是一種隨手拾起的習慣,在某些不該被打擾的場合,自然也就能夠放得下。而有些人,將自己所有的生活細節統統“曝光”,明明老公就在身邊也要公開發“嗲”給全世界聽,但凡有一點負面情緒就發帖轟炸“求撫慰”,與家人朋友共聚一堂時仍機不離手目不轉睛……這種人,“毒癮”很深,且無可救藥。(南茜:廣告公司銷售經理,“80后”)

  名人心態:

  保護好個人隱私很重要

  我覺得社交網絡還未至於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社交網絡盛行,但現實中尚有不少人遠離社交網絡。有些人還沒接觸過,有些人使用過但覺得不適合自己。就我本人而言,社交網絡也不是非上不可。我用得比較多的是微博,我喜歡微博多於微信,是因為微博不像微信那樣強調圈子,而現實中的我也不太喜歡混圈子,我有不同圈子的朋友,但我又往往游離在各種圈子以外。不強調圈子互動的微博,讓我感覺更隨性隨意。

  於我而言,微博是一個無限的分享平台,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分享開去,過程中或有共鳴或有反對,那些基於事件、現象或觀點的互動甚至碰撞,在現實中以某些關系或共同興趣建立起的朋友圈子中通常難以發生。

  無論在現實或網絡上,我從不以公共人物自居。我是很享受那種在路上被人流淹沒的感覺。在微博上我當然也會與聽眾有一定的互動,畢竟有不少關注我的人也是聽眾。但我不會將這種互動界定為工作領域的互動,我在微博上也不算很積極地帶出太多與節目有關的內容。我更傾向於隨心分享一些生活的點滴,我期望在微博上呈現一個現實中的自己。我的電台節目很“音樂”,但微博上的我並不很“音樂”,因為音樂並非我生活的全部。當然,可能有些為音樂而關注我的朋友會失望。但我覺得,我發的微博不止是分享給關注我的人,也是我自己的生活記錄。我想退休后百無聊賴時,也可透過微博翻閱自己的過往。

  社交網絡好似一把雙刃劍,在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減少了人際交往的時間和精力的同時,也為人與人之間原本單純的關系帶來一道道硬傷。我認為,這是一個“度”的問題,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這個度也不盡相同,關鍵是找到一個平衡,能讓自己感覺舒服,也不會令別人難受就好。

  聽過一個故事,在還沒有微博微信的前幾年,曾經有位A小姐對B先生有意思,為了找到一個“求交往”的突破口,A小姐使盡渾身解數,潛伏到B先生活躍的論壇和社區,甚至跟B先生的一些同事和鄰居都混熟了,不過據說最后無功而返。現在的社交網絡真的很容易對一個人抽絲剝繭,看看人肉搜索多麼強大就知道了,也會讓一些心術不正的人有機可乘,所以,在社交網絡上保護好個人隱私很重要。(彭力:知名電台主持人)

  質疑者說:

  人人都想當“明星”

  說到社交網絡的火爆,我覺得就是“人人都想當明星”的心態造成的,哪怕個人空間可能隻有一兩個人光顧,也滿足了那種被關注感。然后,就認定自己一言一行,都需要向“粉絲”匯報,喜怒哀樂都需要與“粉絲”分享。

  我覺得,這些“明星”、“品位”心態一旦過火,就變得令人生厭。比如,某品牌咖啡連鎖,每逢每周一次的“半價日”會出現“排長龍”的盛況。我女友本身對咖啡興趣一般,但受微博的影響,硬是拉著我喝了幾次半價咖啡,然后滿意地發出那些虛無縹緲的“品味人生博”。這讓我覺得,咖啡不是為自己喝的,而是喝給別人“看”的。

  除此之外,微博上那些所謂“傳播愛心帖”的轉發和跟帖也顯得虛偽。我覺得將這種行為美化為“社交空間可以彰顯社會愛心”簡直是一派胡言。我們公司在商住樓的頂層,上數十級樓梯就能到達天台。某天早上,有同事通過微博轉發了海南某個攙扶老人過馬路的照片,大家紛紛跟帖轉發大呼感動,誓要讓此善舉激發大眾愛心。然而,就在當天的午休時間,有位老人家要將幾大盆衣服拿上樓頂晾晒,一眾同事看在眼裡卻無動於衷,隻有我去幫助她,其他人頂多只是讓個路,再稱贊一句“力氣不錯”,然后就沒有然后了。他們寧願為一張“現成的”、遠在天邊的照片歌頌美德、傳遞正能量,也不願意伸手幫忙,哪怕是拿起手機拍下近在眼前這一幕去“感動”其他人,這讓我覺得相當諷刺。

  其實,無論普通人還是明星,沒有人不愛虛榮。就好比梅西2012年進了破紀錄的球時,過氣球星歐文也不甘寂寞,在微博貼出自己當年的金球獎,稱自己隻比他少進三個球。所以我覺得,社交網絡只是滿足了人們某種被關注、成為焦點的需求。它只是一個在互相間爭表現、滿足虛榮的工具,不需要將它當真。我們在網絡上所說的、所做的,或許並不是百分百發自內心,只是為了引起別人的興趣。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試圖把自己“包裝”起來,想包裝為“個性型”,就標新立異﹔想包裝為“正義型”,就評三論四﹔想包裝為“幽默型”的,就耍嘴皮子﹔想包裝為“小資型”,就海吃胡喝……

  社交網絡流行,隻能說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因為沒有讀者,日記將會慢慢滅絕﹔因為朋友不多,所以越來越在乎“粉絲”的數量﹔因為沒有聽眾,我們會越來越頻繁地發帖更新微博。同時,我們也會越來越逃避這個事實——我們只是一群想做明星的普通人。(James:技術人員,“70后”)

  專家建議:

  不能讓“隱形人”胡作非為

  “社交化”作為一種功能元素,正在全面融合到各類互聯網應用中。社交網站是當前最重要的信息分享和傳播平台,社交網站用戶積極更新網站內容,希望藉此產生大量的信息,引起他人特別是好友關注而與其產生互動行為。有人認為使用社交網站能夠認識新朋友,擴大交際圈﹔也有人認為社交網站能夠發揮維護和拓展人脈關系的作用,從而幫助個人事業發展,這也是SNS社交價值的重要體現。

  去年,中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達到20.5小時,相比2011年提升了1.8個小時。在現代的社交場合上,幾乎人人時刻都手捧手機,不時地拍照,埋頭苦發照片的場面屢見不鮮,新聞甚至有報道過,一位老者因為所有的子女在飯桌上隻顧玩手機而氣得拍桌離去。有國外學者的研究發現,過度的網絡使用對用戶的損害是多方面的:損害身體健康、導致人際關系障礙、學業成績下降及影響正常工作。過多的網絡使用導致用戶同家人的交流減少、社交圈子縮小、抑郁和孤獨感的增加。

  而對於青少年來說,網絡的虛擬性、隨意性、隱匿性容易使他們交際責任感減弱。伴隨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和發展,青少年初步形成了對待世界、對待人生、對待社會、對待集體和他人的態度,而且評價各種態度的觀點和標准也逐漸形成。這些態度勢必會反映並體現在人際交往活動中,並成為影響青少年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由於網絡提供的是一個虛擬社會,它很難形成像現實世界那樣明確的社會規范與道德准則,有很多行為也難以受到法律的明確約束。許多調查都發現,由於青少年網民是以“隱形人”身份在網上自由操作,擺脫了現實社會所有倫理道德關系的束縛,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忘卻自己的社會責任,從而喪失道德感和責任感。

  以微博為例,經過2011年的高速發展,微博已經成為中國網民首選的網絡社交工具,龐大的用戶規模奠定了其網絡輿論傳播中心的地位,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名人,抑或政府職能部門及相關領導人,其傳播信息、發表意見、制造輿論的途徑都不同程度地轉向微博平台。因此,關於社交網絡的管理機制,更要以嚴謹的態度來面對,用戶實名制的監管勢在必行,不要讓網絡成為散布流言蜚語的社會陰暗面的滋生處。(曾璐:社會心理學講師)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