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地震報道手記:五年前,五年后--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記者地震報道手記:五年前,五年后

於鬆

2013年04月25日09:50    來源:東方早報    手機看新聞

  經過5天採訪,我發現,相比於5年前的汶川地震,救援部隊挺進“震中”的速度超乎了我的預判,蘆山的電力與通訊恢復,還是很快的。地震當晚,蘆山縣城就已通電,媒體記者已經可以通過無線網卡向后方傳稿。這樣的待遇,在汶川地震時,當地民眾與媒體記者是不敢奢求的。

  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地震發生時我身在重慶,雖遠隔400公裡,但強烈的震感還是將重慶居民瞬間晃下了樓。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親身感受到大地震的可怕,晃到了頭暈。盡管我參與採訪了2008年汶川地震與2010年玉樹地震時,但地震時我遠在上海,沒能體會到震波突襲時的恐懼。

  可“透視”的災區

  經過5天採訪,我發現,相比於5年前的汶川地震,救援部隊挺進“震中”的速度超乎了我的預判,先進設備的投入,也另辟了外界第一時間看災區的“眼睛”和“耳朵”。如: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地震當日17時就通過無人機成功獲取到蘆山縣核心災區太平鎮的首批高分辨率航空影像。

  這樣,外界對災區受損情況當天就有了一個初步的研判,不再像5年前那樣,外界起初對“震中”汶川一無所知。

  蘆山縣的電力與通信恢復,還是很快的。地震當晚,蘆山縣城就已通電,媒體記者已經可以通過無線網卡向后方傳稿。這樣的待遇,在汶川地震時災民與媒體記者是不敢奢求的。

  蘆山地震災區地形與汶川地震重災區相似,都是在崇山峻嶺與山間壩子地帶,山體滑坡堵路是救援的第一天敵。在抗震救援中,隻要道路通,后續問題基本就迎刃而解:傷員可以第一時間接受搶救,藥品、物資可以大批進入。

  但在蘆山抗震中,部分受災鄉鎮還是遇到了“生命線”反復中斷的打擊,這直接影響了傷員搶救和救災物資的運送,最終導致部分災民對政府救災產生了情緒。

  應急救援的檢驗

  因地震級別與破壞程度的不同,蘆山地震在“搶救生命”方面與汶川、玉樹地震不具可比性。蘆山地震震塌的絕大多數是磚木房,我尚未聽說有鋼筋混凝土澆灌出來的樓房整體倒塌的情況。

  2008年5月14日,當我徒步走進“孤島”映秀時,數十名守在廢墟旁的災民拉著我的手就哭,央求外來人趕緊掀開斷裂的混凝土,解救壓在下面的親人。然而,在坍塌的混凝土面前,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需在大型機械的協助下,才能挪動重達幾噸甚至幾十噸的混凝土斷塊。

  截至今日零時,蘆山地震已過5日了,但汶川與玉樹的地震中那些震撼世人的救援場景,令人握拳歡欣的生命奇跡,在蘆山地震中並不多見。翻閱各媒體報道,這樣的場景並不像汶川地震時那樣比比皆是

  通過災區採訪與各媒體現有報道,似乎可以推出這樣一個結論:蘆山地震中埋在廢墟下的傷員,多數是自己逃脫或被左鄰右舍在震后幾小時內救出來的﹔5年來,新添的先進救援設備、改善的救援機制在蘆山地震中或許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全面檢驗。

  從蘆山現場救援來看,是依據汶川地震的救援模式來操作的“一方有難,八方來人”,熱度足夠。但蘆山地震受災區域、程度完全無法與汶川地震相比,是否有必要舉國救災或者舉多大的力量展開救援,是否有可能進行評估和規范?如何用更精准的力量來對待不同級別的地震,值得總結並形成一套機制。

  物資發放的公平與效率

  因廢墟救人時間短暫,所以蘆山抗震救災中最突出的問題很快就轉移到了救災物資方面,而因救災物資掀起的圍堵“討糧”風波,這一教訓值得總結。

  其實,災民對救災物資的抱怨,在汶川地震中就已存在,只是在近10萬人員傷亡面前被弱化了。在汶川地震中,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管理好救災物資,不得不請求軍隊或武警派人把守物資儲備點的大門。

  在蘆山地震中,救災物資是否充足都引起了官方與民間的爭論。官方的說法是物資基本充足,只是一些帳篷等物資暫時堵在了路上。而媒體報道稱部分災區物資短缺,有的鄉鎮隻夠支撐4天,有的隻能維持1天,災民淒慘,有人4天隻領到1瓶水、一包面,20多人擁擠在一個帳篷裡……

  在近年來的抗震救災前期,救災物資引發如此大的爭論並不多見。不過,究其原因,亦有人認為也與一些民眾不清楚救災物資的發放流程與原則有關。當然,這也涉及政府信息是否及時公開透明的問題。

  在汶川、玉樹等地震期間,救災物資發放是有過經驗教訓的:流程不嚴謹,有些物資被哄搶或被重復冒領,結果官方運送了大量物資卻有少數災民並未拿到應有的﹔其次是公平分配,古語雲“不患寡而患不公”,在震后物資發放過程曾多次出現過此類矛盾。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在確保公平的情況下,加快物資發放的效率。不過,將救災物資發放提高到“與時間賽跑救人”同一要求標准,似乎並不現實。

  “多余的”志願者?

  有“短缺的”,自然就有“多余的”。在蘆山地震中,不知從幾點幾分起,社會救援人員與志願者突然成了“多余的”、“幫倒忙”,他們不再像汶川地震中那樣幾乎始終是受歡迎、獲得尊重的角色。一些民眾批評他們堵塞了救援道路,搶佔了救災空間,不專業。

  這兩日,我在災區看到各路志願者開始被官方出面勸返,最高時每天勸返人數達1500人。這在汶川地震時是不可想象的。

  志願者真的過剩嗎?確實有點多了。我在災區一些地方看到的志願者都快趕上災民的數量了,災區本身吃不消。

  但我認為,打板子不能打在志願者身上,救援沒錯,愛心也沒錯。在這一問題上,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政府應該加強引導,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這一次,雅安市臨時實施的一項舉措就可借鑒:在雅安城區與滎經縣設置兩個物資投放點,負責接收社會運來的物資與各部門的救援物資,然后安排專門的物流公司進行運送。這樣,既呵護了社會愛心,也減少了“生命線”上的車輛。

  最后想說的是,並不是每次地震都會涌現出大量的可歌可泣英雄人物、生命奇跡、人物故事。地震破壞的是平凡人的生活,應該多用平凡的視覺去對待災區與災民。這樣,才能避免偏激,杜絕假人物、假典型、假故事,才能更貼近“真實”、“關愛”這些字眼。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