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不務正業”的漫畫家--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24小時滾動新聞

蔡志忠:“不務正業”的漫畫家

2013年05月06日09:07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杭州5月6日電(記者段菁菁 曹典)蔡志忠,這位從台灣最早引進內地的漫畫家,十多年前突然閉關研究“宇宙物理學”,揚言百年后人們會因物理而記住他﹔出關后,他又以教育家的身份,用漫畫總結出“蔡氏”天才教育之道。

  他嬉笑怒罵,老夫聊發少年狂,用一口濃重的閩南音,向記者聊起他“不務正業”的一生。

  關於漫畫:要會用畫面講故事

  “漫畫繪畫者常常會弄錯角色,認為自己會畫漫畫就是漫畫家,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蔡志忠說,會畫漫畫只是成為漫畫家的第一條件。第二個條件是有很好的內容,要會講故事。第三個條件是要有用畫面講故事的能力。三者具備,才能稱之為“家”。

  現年65歲的蔡志忠從15歲開始創作漫畫,他的作品集中表現諸子百家、唐詩宋詞、古典名著、佛經禪語等中國古籍經典,用簡潔生動的線條和有趣的故事深入淺出地普及傳統文化。1989年開始,他的《老子說》《庄子說》《孔子說》《孟子說》《西游記》《三國志》等近百部中國古籍系列漫畫陸續進入大陸市場,成為大陸讀者中最具影響力的華人漫畫家。

  用現代畫法詮釋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蔡志忠坦言,“很多人不會覺得自己的文化有多麼了不起,諸子百家擺在家裡,好幾代沒人看。但對一個從小在鄉下長大的蔡志忠,第一次接觸到這些文化思想,覺得既新奇又驚喜,於是決定把它們畫成漫畫,讓更多的人看。”蔡志忠說,應該像百家講堂講倫理一樣,讓國學普及到中小學去。

  “好的漫畫家不跟潮流趨勢走,而是引領風潮。”蔡志忠一生讀過2萬本書,他說,一個好的漫畫家首先一定是好的讀者,然后把好書用大腦記憶,用大腦思考,再用畫面記憶,用畫面思考。

  關於物理:我會因物理留名百年

  1998年9月3日,蔡志忠突然停止一切日常工作,閉關專心研究物理。從原子到宇宙,從數學到物理,他視這十年為人生至樂。

  “我花了十年時間研究宇宙物理,得出了符合任何狀態、任何速度所測量出來的時間方程式,我也可以用101種方法,証明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時間理論是錯的,其實時間有自己的運作方程式。”

  輿論嘩然,他卻不以為然。“一個新理論被接受,不是那些原本反對者轉而接受了,而是反對者們逐漸老去,而新的年輕人相信的越來越多了。”這是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的名言,也是他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物理學家”蔡志忠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達·芬奇——作為畫家盡人皆知,而作為科學家和發明家的成就卻不為世人所知。“藝術家似造謎者,科學家卻是揭謎者,看似完全不同的兩極,卻有著相同的起源。”正如歌者朱哲琴在蔡志忠《東方宇宙四部曲》的序中所言,藝術和科學一樣都是從想象開始的。

  在物理世界裡,蔡志忠甚至迫不及待為自己銘功。“或許幾百年后,西方的物理學家提出了與我相同的宇宙物理理論,然后會發現百年前中國的蔡志忠早就出了書。大家可能以為我瘋了,但歷史或許會因為物理而記住蔡志忠,宇宙中也會有一顆行星被命名為‘蔡志忠行星’。到時,歡迎大家來玩。”

  關於教育:每個人都能厲害一百倍

  從諸子百家到《東方宇宙四部曲》,蔡志忠從畫別人的思想,到把自己的思想體系也借漫畫說出。而他畫中不變的,是向內審視,審視自己的內心,開掘自己的潛能。

  十年間,他不僅研究了物理、微積分,還總結了“蔡氏”天才教育之道——隻要改變觀念,每個人都能厲害一百倍。

  “我們通常的人都是‘一廂情願’的努力,認為努力過就一定會有成就,這是一句騙人的話,因為他並不清楚他努力的目標是什麼。”

  “這麼重要的人生之旅,竟然大多數人大半輩子不知道去哪裡,所以我從小就思考了很多事情,就像登上喜馬拉雅山的人,他一定不是世界上體力最好的人,他只是一心把登上喜馬拉雅山作為他的目標。”蔡志忠說,當一個人有了自己的目標,才不會心有旁騖地羨慕有人一年賺一千億,或有人取得了比他更高的成就。

  “每個人要去的目標不一樣,如果我們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就會很努力地往前走,義無反顧。就好比你畫畫,當你進入你自己的強烈焦點,你唯一可以聽到的是你的心跳和筆的聲音。”蔡志忠說。

  有生之年完成125本漫畫書、將自己的漫畫電子書免費推廣到中小學成為“第二課堂”、在中國多個景點立碑……這個看似“不務正業”的人,他的目標比誰都清楚。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