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照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八項規定中有關新聞工作的要求,遵循中宣部發布的切實改進文風的相關意見,央視《新聞聯播》這檔有著固定標識的電視新聞節目悄然發生了改變:改變的不僅是具體的新聞內容、節目編排,而是整體上以一種更舒緩和更親民的姿態重新面對觀眾。
【關鍵詞】央視《新聞聯播》﹔變化﹔創新﹔親民風格
1978年元旦,一檔名為《新聞聯播》的節目在中央電視台開播,而且成為此后中國最具權威性和最有影響力的官方新聞發布平台。以“宣傳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天下事”為宗旨,央視《新聞聯播》三十余年來一直遵循相對固定的播報風格與編排模式。然而自2012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后,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出台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其中對新聞工作有明確的規定,要求新聞報道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且報道要簡短精悍凝練。隨后中宣部發出《關於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切實改進文風的意見》,提出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把改進文風作為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中央政治局八項規定的重要任務,著力轉變思想作風、工作作風,著力提高針對性與實效性、親和力與感染力,提倡“短、實、新”,反對“假、長、空”。按照八項規定與中宣部的相關意見,《新聞聯播》從節目編排到新聞內容,都悄然發生了改變,進行了創新。
一、編排更靈活
作為國家級別的電視新聞權威發布平台,《新聞聯播》的制作需要比其他新聞節目更嚴謹,這不僅體現在新聞語言、主持風格、畫面構圖上,更滲透於節目的整體編排中。30分鐘時長的節目形成了基本固定的順序,依次大致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外交、訪問、會議及視察活動﹔中共中央或中央政府召開的某項會議﹔思想教育類短片﹔聯播快訊(國內各地新聞)﹔國際新聞與體育新聞等。其中時政新聞佔據最大比重,條數最多、時間最長,這與時政新聞本身的重要性有關,國家領導人的外事活動或會議發言都包含著影響國家內外政策的重要信息﹔此外,與《新聞聯播》的特殊政治地位也是分不開的。然而,隨著八項規定與中宣部改進文風的意見落實,《新聞聯播》的時政新聞比重發生了改變。
根據《南方周末》記者對2012年1月和2013年1月《新聞聯播》的對比調查顯示,2012年,國內時政新聞佔全部新聞總時長的39%﹔2013年這個數值降至16%。與之相對的是國內其他新聞的變化:2012年國內其他新聞報道佔全部新聞總時長的比重為46%,2013年同期增長到64%﹔國際新聞所佔比例也從2012年的15%上升至20%。[1]時政新聞整體上呈現的縮減趨勢符合中央八項規定中所要求的“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進一步壓縮報道的數量、字數、時長”。《新聞聯播》的編排變得更加靈活,不再像以往以國家領導人的活動為先,而是根據新聞事件的重要性排序。通過對2013年1月和2月《新聞聯播》頭條新聞的統計發現,民生類的新聞佔據頭條的次數已經略多於時政新聞:2013年1月有13天是時政新聞做頭條,另外18天的頭條都是民生類新聞﹔2013年2月共計13天以時政新聞做頭條,剩余15天的頭條均為民生類新聞。以2013年2月中旬連續一周的《新聞聯播》為例,每天頭條新聞的選取角度都不盡相同,每天前三條新聞的編排也隨著當天新聞的重要程度而調整變化(詳見表一)。
根據表一,縱觀一周的頭條新聞發現,2月17日和22日、23日的頭條新聞是以往最常見的國家領導人的相關活動的新聞。一周之內的其他4天,從2月18日到2月21日的頭條新聞都是對社會民生問題的反映。而一天之中的前三條新聞的編排也是時政新聞與民生新聞交織,不再像以往的《新聞聯播》將領導人的新聞置於節目的前段,並按領導人職位排序依次安排新聞的位置。2月18日的前三條新聞依次是民生新聞——時政新聞——民生新聞﹔而在2月19日的新聞中,前兩條都是有關民生的社會熱點問題,也是百姓關注的涉及切身利益的新聞﹔接著的第三條是李克強會見加拿大客人的外交活動新聞。與原來古板、固定的編排模式不同,現在《新聞聯播》的編排更靈活,將重要的新聞置於節目的前段,而不再是將重要人物的新聞置於前段。
二、內容更民生
如今的《新聞聯播》比以往更注重傾聽民心、反映民生,作為一檔“反映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和象征話語體系”[2]的電視新聞節目,《新聞聯播》的這一轉變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於民生問題的關注,真正做到了中宣部《關於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切實改進文風的意見》中的要求,提高了針對性與實效性,增強了親和力與感染力。對於幾代中國電視觀眾來說,收看《新聞聯播》是一種習慣、像一個儀式。人們對於民生類新聞節目的關注,有很明確的目的性,是為了知曉身邊發生的事、了解自己所在城市新出台了哪些惠民的政策與條款,而這些需求在以前是很難通過收看《新聞聯播》滿足的。
中宣部在《關於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切實改進文風的意見》中強調中央媒體要走在前列,在改進文風上先走一步、高出一籌,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新聞聯播》這一代表國家“發聲”的話語平台,已經率先將“改文風”切實落實到節目的制作中。2013年新年的第二天,《新聞聯播》播出的國內新聞部分,全無時政新聞,前兩條都是展示百姓過新年的歡快氛圍《喜慶歡樂新年 共享開心生活》《百姓“連連拍” 喜慶過新年》﹔隨后播出的是“央視新年述評之三”《中國夢:與世界共贏》﹔接著是“走基層”的系列報道《【走基層•尋找最美鄉村醫生】愛心匯聚大浪村 “扁擔村醫”收獲感動》《【走基層】記者親歷白毛風》。隨后的四條都是群眾關心的社會問題,分別是《嚴厲交規新政實施 各地嚴查交通違法》《網絡運行必依法 配套規章待完善》《【記者體驗】京廣高鐵讓乘客輕鬆出行》《【生活服務台】冬季雪天路滑 駕車有技巧》。這樣的《新聞聯播》讓觀眾耳目一新,報道的視線不再僅僅停留在領導人和先進人物身上,而是更多地投向了普通人,真正做到了關心群眾之所想。無論是新交規的執行,推行網絡信息保護的舉措這類觀眾關心的社會熱點,還是新開通的京廣高鐵到底如何、雪天怎樣防止交通事故這些帶有服務性質的新聞,都讓觀眾感受到了溫暖與關懷。
冬季蔬菜價格上漲原本是每年都會發生的問題,菜價也始終是與百姓生活最為相關的議題之一,2013年1月20日的《新聞聯播》頭條新聞,就是以“關注菜價上漲”為題做的系列報道:《低溫雨雪天氣是主要推手》《價格上去了農民賺到錢了嗎》《多種措 施應對 預警節后賣難》,對於菜價問題從多個方面、不同角度報道:分析菜價上漲的主要原因﹔關心菜價另一端菜農的收益﹔報道相關部門的措施以防止節后賣菜難的問題。在系列報道之后,又添加了本台評論《民生政策為菜籃子菜園子兜底》,指出面對菜價問題既不能損害市民的利益,也不能破壞菜農的收益,民生政策和公共財政將全力保障市民與菜農的利益。評論穩定了民心,將關於菜價問題的社會輿論向平穩的方向引導。
2013年一開年“霧霾”籠罩了全國多個地區,無論是街頭巷尾還是微博論壇,大家紛紛在討論這個危害到自己一呼一吸的空氣問題。2013年1月12日,《新聞聯播》頭條報道《我國多地霧霾籠罩》,同樣是一個小型的系列報道,隨后的新聞分別為《【新聞背景】PM2.5的危害》《霧霾天氣影響人們生活》《專家解讀:霧霾天氣形成原因》《編后話: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責任》。這個系列報道總共時長不過6分半鐘,卻全面深度解讀了霧霾的形成與影響,以及我們每一個人應該為環境做些什麼。隨后的1月13日,《新聞聯播》持續關注霧霾天氣,做了《環保部公布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當空氣質量亮紅警之后》《北京:啟動極重污染日應急措施》《惡劣天氣影響交通出行》《霧霾天氣行車攻略》《【生活服務台】霧霾影響健康 公眾應加強個人防護》的系列報道。與前一天不同的是,13日的新聞增加報道了國家相關部門應對霧霾天氣的對策與措施,以及提醒觀眾注意防護和行車注意事項,再一次體現了《新聞聯播》的貼近性、實效性與人文關懷。
《新聞聯播》有人物報道的傳統,但是人物的選取通常是各個崗位的模范與先鋒。而從2012年底開始,《新聞聯播》策劃的幾次系列報道,都將目光聚焦於普通人,並且不僅僅是關注某一個人,還會關注到一個群體。例如2013年春節期間策劃的系列報道《新春走基層》報道的《流水線上的愛情》講述了務工者沈習軍和張麗麗夫妻在工廠車間裡拍攝他們的婚紗照﹔《爸爸媽媽:我要畫出對你們的愛》講述了工作后考入大學的訾立,第一次以大學生的身份放假回家,給父母帶回了精心准備的禮物,他們都不是有突出事跡的人,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人,《新聞聯播》將鏡頭對准他們,也就是對准了生活中的每一個普通人。
三、風格更親民
《新聞聯播》此前一直延續的是傳統的新聞播報風格,端庄大氣的主持人正襟危坐,播報國家大事的形象深入人心。2011年9月,面容清新、有親和力的歐陽夏丹與郎永淳的加入使《新聞聯播》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如果說這只是主持人風格的微小轉變,那麼在十八大之后《新聞聯播》的整體風格則有了更明顯的轉變,從高高在上的“官方發布”走向“在身邊”的親民路線。
2013年的《新聞聯播》開啟了很多個第一次:1月23日,節目中首次出現直播連線評論員的環節,特約評論員楊禹對“舌尖上的浪費”特別是公款浪費問題進行了直播評論。將評論員引入節目中,更多地體現“央視立場”,使得《新聞聯播》的形式更活潑生動,也更加接地氣、貼民心。除夕夜的《新聞聯播》,兩位主持人首次微笑行“拱手禮”向全國觀眾拜年,節目的結尾也沒有播放原本固定的片尾曲,而改用中國的春節古典音樂,配合畫面上全國各地的節日氣氛,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從2013年2月12日開始,《新聞聯播》結束時主持人多了一項舉動——提醒觀眾關注節目微博:“獲取新聞資訊,還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博——央視新聞。”這標志著《新聞聯播》對新媒體的關注與重視,也意味著可以和觀眾有進一步更及時的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2月8日的《新聞聯播》中出現了一次直播事故,上一條新聞尚未播完,導播就將畫面切回演播室,主持人李梓萌就開始播報下一則新聞,導致這兩條新聞出現了“混音”播出。當天晚上9點09分,央視新聞的官方微博就發布了一條致歉微博:“今晚《新聞聯播》因導播員口令失誤,導致畫面切換錯誤,特此向觀眾朋友表示歉意。”面對播出事故,《新聞聯播》及時反應,獲得了良好的口碑,網友不再議論這次播出的失誤,而是因為央視新聞致歉的態度而表示諒解。微博的運用為《新聞聯播》與坐在電視機前的普通觀眾搭建了溝通的橋梁。
《新聞聯播》作為代表中共中央權威發布的平台,在進一步落實改文風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親民、平實。貼近百姓的報道讓許多觀眾發現《新聞聯播》變得好看了。對於《新聞聯播》而言,也許是時候把觀眾的習慣性收視轉變為熱愛型收看了。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2012級新聞學博士生)
參考文獻:
[1]李曉婷,朱曉佳.反映反映唄:2013年《新聞聯播》改版文本分析[N].南方周末文化版,2013-01-24.
[2]張兵娟.國家的儀式——《新聞聯播》的傳播文化學解讀[J].現代傳播,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