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強飾演的毛澤東在“山花爛漫”中。均為劇組供圖
溫度,是這一部《毛澤東》的側重點之一。
唐國強和侯京健在這部電視劇中出演毛澤東。
編者按
當下,電影、電視劇已成為人們的日常娛樂大餐,為滿足讀者對正在拍攝的熱門電影、電視劇幕后花絮的好奇性關注需求,本報記者將不定期赴拍攝現場探班,採寫相關報道,由此特別推出《大探班》欄目,以饗讀者。
有人給唐國強“統計”過,由他飾演毛澤東的影視作品,已經多達29部。相比於他此前出演的諸葛亮、雍正皇帝等經典形象,目前觀眾最熟悉的,是他飾演的毛澤東的形象,而在特型演員古月逝世以后,唐國強也被認為是扮演毛澤東的最佳人選。日前,由湖南和光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單位聯合投拍的大型史詩電視劇《毛澤東》在延安熱拍中,本報記者在楊家嶺革命舊址現場探班,貼著雙眼皮貼,“畫”著大額頭的唐國強讓不少到“革命聖地”參觀的游客驚喜不斷:來聖地參觀,看到主席了!
演過29次毛澤東的唐國強比化妝師更清楚,應該怎樣把自己化妝成“主席”。專門為唐國強化“主席妝”的化妝師就告訴記者,唐國強本人比他更清楚該如何化妝。劇組也經常會看到他本人在給主席的帽子“作舊”。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已過花甲之年的唐國強接過助理遞來助消化的糖漿后,坦言因為年齡的關系,《毛澤東》中長征的戲份已經由青年毛澤東扮演者侯京健來出演了,並且笑稱,“劇組都很照顧我”。唐國強表示,如果今后還有人再拍毛澤東,有突破的地方,自己還會出演,不過他也堅稱,自己不是特型演員,今后想拍一部戲,講講晚年諸葛亮。
接拍
《毛澤東》最難在於,老百姓要“模仿”領袖
長沙晚報:您出演過這麼多有毛澤東形象的影視作品,在演技上應該說過足了癮,為何還要接拍這麼辛苦的一部戲來演?
唐國強:雖然以前都拍過,但都是段落式的,這個是全景式的,從主席年輕一直到最后去世,作為一個人物的傳記型電視劇來演,我比較有興趣。盡管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如果能把這個人物演好,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毛澤東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世界上罕見的一個人物,尤其是他所經歷的這些,從參加革命以后,他的這些經歷,作為一個世界級的領袖,對於全世界人民來說,都是值得懷念和認真去學習、領悟的事情。我們現在寫這個劇本,能不能把主席除了作為一個政治領袖大的方面,他的一些著作、思想表現出來,同時反映他生活上的事情,如何拿捏分寸,如何把兩部分比例拍好,這是挺難的事情。就是這次演完了,很可能大家還會有一些創作上的沖動,准備再弄,我還想演,因為這個人要挖掘的東西太多了。
長沙晚報:這樣說起來,演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自己?
唐國強:那肯定是,自己跟自己的挑戰,畢竟是有一個成熟的過程,有一個加深了解的過程。能不能有所突破,這是演員一個人做不到的。
長沙晚報:剛才看到,您休息時一直在改劇本,這是剛才您所說的“問題”所在嗎?
唐國強:這個劇本還存在一些問題,重大文獻和黨史辦研究提出了一些意見,作為黨的領袖和世界級領導人,有些東西盡管比較“枯燥”,像他的哲學思想,矛盾的實踐論,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那就真不是我們貼個標簽就能解決的。但是過於地把它學術化,作為一個大眾傳媒的電視劇來說,又確實是不行,怎麼去處理好這個矛盾?不好看不行,光圖好看也不行,怎麼去做我認為都值得探討和研究,這個過程是無止境的。今后還會繼續演,隻要有突破,隻要是更符合這個角色。
長沙晚報:這部劇和您之前參演的劇作有何不同?
唐國強:細節是一方面,這部戲更主要是寫毛澤東,而不是像《長征》《解放》《延安頌》這種是寫的大事件裡的人。這個劇也是寫事件,人物經過事件展示出來。主席經歷的太多了,83歲,41年的執政,這裡面還有一些現在暫時說不清的東西,我們怎麼去進一步認識,是無窮盡的過程。我隻能做一些探索,為后來人提供一些經驗,盡量去塑造好他。我的能力還是有限,其中最難的,就是他是領袖,我是老百姓,可能在舉手投足的時候,還能找到點感覺,但是他的思想怎麼模仿?
演戲
演別的戲,觀眾還覺得你是“主席”
長沙晚報:在形象上為了和主席接近,您好像貼了雙眼皮?
唐國強:(大笑)我沒有主席的大雙眼皮那麼雙,所以要貼雙眼皮貼,我也沒有主席那麼睿智,所以要“畫”出一個大腦門,總而言之,外形很重要,但是內心戲更要揣摩。平時讀主席著作,看了心裡才有底,不然那不是裝模作樣麼?我不敢自稱專家,隻能看人家的評述,隻能自己想象,如果是毛澤東,在這個情況下會怎麼做。
長沙晚報:舉手投足怎麼模仿?
唐國強:照片是靜態的,要把握的是動態的,所以沒有必要去模仿照片中的一個精細動作。就像我寫主席的詩詞,如果按照主席的,一點都不差,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是要學一種狀態,他作為一個書法家、詩人、政治家,他那種氣韻。
長沙晚報:這種“以假亂真”,自己要先相信了?
唐國強:當然咯,要先自信,不自信純模仿不行,一定要有自己,有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我所說的是藝術形象,而不是生活中的純模仿,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些東西,有自己的一些特點。我中有他,他中有我,要往他那裡去靠,要有一個過程。所以一千個人去演毛主席,有一千個毛主席。
長沙晚報:聽說這次電視劇中,長征的部分是由青年毛澤東的演員侯京健來拍攝的?
唐國強:這比我們拍《長征》和《解放》的時候好多了,在延安條件還行。我覺得我現在的狀況演長征不合適了,其實我想把這部分接過來,因為長征這段在毛澤東的一生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拍戲2個月了,大家都對我照顧很多,毛澤東這次主要是“話”多,台詞量特別大,有助理一起幫我。這個最后是什麼樣的結果,自己真不敢說,隻能自己去不斷地做一些嘗試。
長沙晚報:其中有關鍵的“訣竅”嗎?
唐國強:藝術的東西,沒有一個一定值,不可能說有“訣竅”,因為這是一個不斷磨合的過程。我有幸演了20多次毛澤東,也是給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去揣摩,但也有一些困惑。
長沙晚報:什麼樣的困惑?
唐國強:比如說,老百姓已經認定了你演的毛主席,那別的戲你就基本沒法演了,因為你一演別的戲,一出來,老百姓會說,這是在演主席……他就會對我演的其他人物,有排他性。但我覺得能夠演好也是值得的。
長沙晚報:會覺得是一種犧牲嗎?
唐國強:不會,因為得到的東西也不少。到了這個歲數了,不在多,而在精,如果演20多個角色,還不如演一個角色有味道,那還不如演一個。寧吃仙桃一顆,不吃爛杏一筐也是這個道理。
長沙晚報:但你並不是特型演員?
唐國強:我不把自己當做特型演員,我之前演過很多角色。
心願
想再拍一部戲,演晚年諸葛亮
長沙晚報:演完《毛澤東》,是否還想演演別的角色?
唐國強:一直有個心願,想把晚年諸葛亮再演一次,20多年以后再磨一劍,會更深刻一些。有一些想法,但是要實現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現代戲要接起來,難度大,觀眾不免往主席形象上想,導演也難做。古裝戲可能會好一點,不會“跑戲”。
長沙晚報:和高希希導演合作感覺如何?
唐國強:高導很忙,總導演幾個組都在來回跑,我們神交已久,今后還有戲要合作,比如諸葛亮的戲。因為他弄了三國,能不能把我對三國后半部的認識和他溝通,談到過這些問題,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際中還要一個磨合的過程。
探班手記
延安原址拍戲1小時800元
“他爹,快來看啊,毛主席在這裡呢!”正在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中共中央辦公廳參觀的游客,看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齊聚一堂工作的場景,不少有些失措——這是穿越了嗎?這不是穿越,而是為了保証拍攝質量,《毛澤東》劇組選擇在延安楊家嶺原址拍攝,在延安同一時間看到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任弼時、劉少奇等“重要人物”,難怪會讓不少游客驚呼“穿越”。
據了解,要在延安的原址拍戲,是一項“耗費資金”的工程,劇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這裡拍攝的費用,遠比在橫店和北京等地要高——1小時800元,還是最低價!但是為了保証拍攝效果的原汁原味,劇組在此拍攝的時間預計將有兩周。
因為拍攝費用高昂,劇組不得不抓緊時間“趕工”。記者在現場看到,唐國強、劉勁等演員午餐時在片場吃盒飯,吃飯時他們會簡短討論一下兒女的就業問題,而討論很快就結束了,暫時沒有戲的演員在片場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在椅子上小憩,而有戲的演員則午餐過后就開始准備拍下一場戲。
同時,除了在時間上“趕工”,為了應對飲食習慣的不同,劇組人員也准備了“秘密武器”。西北多面食,經常是早餐吃面皮,中餐吃涼面,晚餐來碗臊子面,來自南方的劇組工作人員有人腸胃“不習慣”連日面食,甚至自備了“秘密武器”——健胃消食片。
大型電視劇《毛澤東》上部(60集)除了主要演員“創紀錄”地達到900多人,拍攝地點也輾轉湖南、陝西、重慶、北京、上海、浙江、江西等十幾個省市,包括長沙、懷化、杭州、橫店、上海、珠海、廣州、中山、延安和北京等城市。總導演高希希則表示,此番拍攝是“眾兄弟重走長征路,再現崢嶸歲月”。記者了解到,此劇預計於本月中旬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