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春晚歡樂足矣別想多了--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京華時報:春晚歡樂足矣別想多了

2013年08月23日08:15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歡樂足矣別想多了

  有媒體稱馮小剛提出春晚語言類節目“摒棄煽情、唱贊歌的東西”,所有創作者要“放開手腳,敢寫敢說,呈現帶尖帶刺、有棱有角的相聲和小品”。央視對此明確辟謠,但從這樣的編纂,確實反映出某種矯枉過正。其實,春晚的負擔,一直就在於它承載了本不該承載的責任。歌頌也罷,批判也罷,這都不是在除夕那一晚歡樂Party的本來職責。除夕的傳統才是最根本的,就像西方的聖誕大游行,除了歡樂,就是歡樂。

  說實話,我真想提醒馮小剛好好看一看1983年第一屆春晚,趙忠祥穿著中山裝,頂著五四青年式的分頭,嗖地一下閃到鏡頭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在這歡樂的除夕,中央電視台全體工作人員祝您闔家幸福、萬事如意、春節愉快……”你能想象那真是一種怎樣的“土”嗎?但它很打動你,靠的不是什麼技術、風格或者明星,動人的只是態度,曾經的那種毫無隔閡的朴實真誠。

  所以,我相信節目組發出的聲明:“目前這些內容無傷痛痒,如果過頭了我們會正式發布消息辟謠”。這個態度讓我多少放下心來,果然是無關痛痒,這就對了。

  實話實說,觀眾對春晚的評價的的確確是每況愈下。一方面,我們會說,娛樂元素越來越多元化,水漲船高,眾口難調。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有沒有自問:為什麼除夕那一晚我們必須要看春晚?在1983年之前的除夕我們是怎樣度過的?為什麼大家會懷念最初的幾屆春晚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春晚負擔著商業的責任,要植入廣告﹔負擔著收視率,所以任何人想上春晚都要頗費一番周折——無論是演員或者是觀眾﹔負擔著感動中國,要讓全國人民在除夕這一晚流下淚水……你覺得這像不像郭德綱相聲裡的亂燉折籮,把任何東西都放在一個鍋裡,沒准燉出來的是佛跳牆,但更可能燉出來的只是一鍋忘情水。

  所以,特別希望馮小剛節目組能夠狠下心來做減法。春晚無非是除夕那一晚普羅大眾的一個樂兒,要喜慶、要高興、要熱鬧,這就夠了,不要說刻意地歌頌什麼,不要說刻意地批判什麼。我們一年有365天,除了大年三十這一天,我們每一天都可以認認真真地歌頌,仔仔細細地批判,至於這一晚,還是讓大家鬆弛下來,無所謂什麼節目,無非是個心情——歡樂,千萬別想多了。  (吳亞濱)

分享到:
(責編:韓鑫(實習生)、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