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數字化時代教育傳媒面臨挑戰的分析,以江蘇主流教育媒體(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所屬的兩報六刊)、上海教育報刊總社為例,探索研究教育傳媒如何應對數字化時代的策略,提出教育傳媒突出重圍的路徑和方法,實現教育傳媒華麗的時代轉型。
關鍵詞:教育傳媒﹔數字化時代﹔應對策略﹔轉型發展
新興媒體勢如破竹般的發展,給傳統出版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被譽為多媒體之父的加拿大學者哈威·費舍先生說:“數字化是一場溫和的革命,在第一時間便滲透到我們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已經展示了其徹底和不可遏制的爆發力。”2010年,數字出版進入了快車道。2012年,國內數字出版總產出達到1935.49億元,比2011年整體增長 40.47%。我國出版業的數字出版發展勢頭強勁,隨著不同類型數字出版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逐步成熟,我國出版業將快速走上數字產業的發展之路。
教育傳媒如何應對數字化時代,筆者以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所屬兩報六刊、上海教育報刊總社為例,分析教育傳媒的具體做法,尋求教育傳媒在數字化時代的突圍路徑。
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必然帶來出版方式的革命性變化。傳統的紙質出版會受到巨大的沖擊,單一紙質媒介生產的狀態,正在被多元發展、平面媒體與數字化出版並舉的格局取代。目前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所屬兩報六刊期發行量達350萬份,佔據著以江蘇為主較大的市場份額。但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突飛猛進,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是否能繼續保持現有的態勢,值的我們深思。
一、江蘇教育傳媒的現狀
江蘇教育傳媒以江蘇省教育廳直屬的江蘇教育報刊總社編輯出版的“兩報六刊”為主,涵蓋了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在江蘇乃至全國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但仔細梳理江蘇教育報刊的發展脈絡,呈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權威主流 一家獨大
《江蘇教育報》《小學生數學報》《江蘇教育》《江蘇高教》《現代特殊教育》《初中生世界》《閱讀》《早期教育》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江蘇教育報刊總社主辦,在江蘇教育系統有著廣泛的影響力,雖然有江蘇鳳凰出版集團主辦的相關報刊的挑戰,但其權威主流的教育傳媒地位還是非常穩固的。幾十年辦報辦刊的優良傳統,積澱了江蘇教育報刊總社“團結、勤奮、高效、創新”的深厚底蘊,在傳統市場的大風大浪中有著極強的抗風險能力。
(二)傳統思維 手段陳舊
有60多年辦報辦刊歷程的江蘇教育報刊總社形成了一套嚴謹的工作程序:規范的選稿、審稿、編審制度,精心組織稿件的優良傳統,去蕪存菁的編輯態度,是教育報刊多年積累的資源優勢,也是數字化出版時代無法替代的品牌價值。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時代大潮,江蘇教育報刊總社人正在積極探索數字化時代的轉型升級之路,但幾十年形成的慣性思維,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大踏步的跨越似乎有著些許糾結的無奈。
(三)體制束縛 難展拳腳
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是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這樣的體制要適應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顯然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具有教育與傳媒雙重屬性的教育報刊正處於轉型時期的陣痛之中,由公益事業向文化企業的轉向,由文化教育出版工作者向文化產業經營者的角色轉變,呼喚教育傳媒要在一個嶄新的平台上實現嬗變和超越。
二、教育傳媒應對數字化時代的策略
數字出版時代的到來,對傳統的教育報刊出版模式形成挑戰,但機遇和挑戰總是同生共存的。教育傳媒如何應對數字化時代,要從體制、產品、人才三個方面尋求突圍之路。
(一)建立適應市場化發展的現代企業架構
1.抓住非時類報刊改制的大好機遇。教育報刊屬於事業單位還是文化企業,很長一段時間困惑著我們的管理者和從業人員。國家關於非時政類報刊改革文件和實施辦法的出台,旗幟鮮明地將非時政類報刊歸於文化產業范疇。教育報刊對照相關要求,傾向性明顯地屬於改制發展的一類,雖然對於大多數在原有體制下習慣了的同志還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但時代的大潮已滾滾而來,容不得我們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和猶豫,我們必須作出劃時代的抉擇。
挑戰往往是風險和機遇並存的,教育報刊從過去相對安逸、封閉的環境中化繭成蝶,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時代,也許會在一個更高的層面找尋到發展和騰飛的新的舞台。
2.組建教育傳媒集團。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有60多年的辦報辦刊歷程,目前有兩報六刊、一份內刊、一個綜合性的新聞網站,擁有150多人的各類人才隊伍,已經初步具備了組建一個報刊集團豐厚的基礎,我們要借非時政類報刊改革的東風,注冊成立“江蘇教育報刊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發揚光大原有的產業基礎,在更廣闊的舞台上,積極應對數字化出版時代的要求,傳統報刊和數字出版齊頭並進,創造江蘇教育報刊事業發展的新輝煌。
3.尋找新的發展增長點。喻國明在《傳媒競爭力:產業價值鏈案例與模式》說:我們的媒介正面臨著一個“拐點”區:我們傳媒業的現實發展在理論上是有著極大的增量空間,但是如果我們僅按照現在的邏輯、現在的模式、現有的動作規則去畫延長線,以慣性發展的方式去操作的話,我們就很可能無法抓住現實的發展機遇,就無法將傳媒業發展的可能性轉變為真正的現實。因此,對於我們教育專業媒體這樣的傳統出版單位,應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平台優勢,聚集產業發展的智慧和能量,尋找到教育報刊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優化內部運行機制、結構和經營管理水平,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在廣闊發達的傳媒市場中牢牢佔有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生產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信息化教育類產品
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所屬的“兩報六刊”,傳統的運營模式相當成熟,也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業績。數字化出版時代的來臨,並不意味著傳統報刊、圖書的消失,只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出版人要提供更新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滿足讀者的需求。應對數字化出版時代的挑戰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尋求對策:
1.電子報刊的出版。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所屬的報刊在辦好紙質報刊的同時,早就謀劃電子報刊的出版,《江蘇教育》《早期教育》《小學生數學報》嘗試電子報刊的出版,出版的規模、訂閱的人數、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長足的發展,為總社事業發展決策、應對數字化出版時代的發展做了有益的探索。
2.教育雲產品。江蘇教育報刊總社的《江蘇教育》《初中生世界》專注教育雲產品的研究和發展,立足江蘇、輻射全國,建立涵蓋教育資訊、課程資源、教學輔導、數字出版等全品類的信息化服務平台,打造具有鮮明江蘇特色的教育雲資源庫,為江蘇乃至全國的師生服務,無限度地拓展和放大江蘇的教育優質資源,將傳統教育報刊出版和數字化、信息化的出版方式高度有機地融合,實現信息化時代教育報刊跨越式的發展。
3.多元化發展。無論是教育報刊的紙質出版,還是數字化的教育雲產品,都是教育報刊主業的延伸和飛躍,教育報刊要做強、做大,增強抗御風險的能力,還是要努力走多元化發展之路。教育報刊開拓新的經營領域,發展新的經營項目,豐富事業發展的新業態,有助於教育報刊走向規模化經營,實現不同產業之間的優勢互補,將教育報刊的事業做大做強,形成有特色、有實力、一業為主、多業發展的教育報刊傳媒集團。上海教育報刊總社的多元發展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它們在教育廣告、會展、培訓等方面創造性的開拓,實現了報刊發行收入、廣告收入和其他多種經營收入三分天下,形成了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產業形態,降低了市場風險,擴大了事業發展規模,成為國內發展業態豐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的教育報刊之一。
(三)建立一支適應信息時代的編輯出版發行隊伍
應對數字化時代的挑戰歸根結底要靠人才資源的支撐。教育傳媒要適應事業發展的要求,要建立三支隊伍:
1.管理決策隊伍。處於轉型期的教育報刊更需要超前的決策,教育傳媒的何去何從,時代大潮的有力推進,管理決策層的高瞻遠矚,將會對承擔著主流教育媒體的教育報刊的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我們要建立一支善於探索、敢於創新、勇於擔當的管理決策團隊,帶領教育傳媒人求生存謀發展,實現教育傳媒更高層面的發展,走上適應時代要求的轉型之路。
2.編輯出版隊伍。數字化時代伴隨著出版方式革命性的變化,出版手段的多樣化,營銷渠道的立體化,對於傳統的編輯隊伍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教育期刊應該怎麼辦?教育期刊能怎麼辦?所有的這些提問,都需要我們教育期刊的從業人員給出響亮的回答。教育期刊的從業人員要從過去的紙質傳媒的編輯出版者轉變為信息化時代號召下的教育信息的全方位傳播者,必須具備數字出版時代基本的職業素養。我們要花大功夫、大力氣,培養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廣博的專業知識、較強的採編業務能力、健康的身心狀態的編輯出版隊伍。
3.發行營銷隊伍。應對數字化出版時代必須依靠專業的數字出版人才,包括能適應數字出版的軟件技術人才、編輯、營銷與策劃人才。其中營銷與策劃人才是實現教育報刊終端消費成功的關鍵,誰先搶佔數字出版的市場,誰就掌握了主動權。一個擁有廣泛讀者資源的教育傳媒類產品,才有現實的話語權。無論是紙質的期刊還是多品類的電子產品,最終都要有讀者消費了,才能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個過程的完成仍然要由具體的人承擔。建立一支信息化時代的營銷隊伍,是教育傳媒應對數字化出版時代迫在眉睫的重任。
三、結 語
教育報刊大多有幾十年的辦報辦刊歷史,積累了寶貴的資源、可貴的經驗、難得的人才,如果借助數字化出版這對生動而有力的翅膀,一定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江蘇教育報刊要依托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落戶南京的重要機遇,整合並優化傳統的教育出版領域的內容資源,積極探索數字出版內容產業服務新模式,建設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俱佳的數字教育出版發行平台,實現教育傳媒華麗的轉身,數字化出版時代教育傳媒事業的新騰飛與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加)哈威·費舍.數字沖擊波[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2] 崔保國.2011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3] 喻國明,張小爭.傳媒競爭力:產業價值鏈案例與模式[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