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
前晚,由江蘇衛視強力打造的大型商業明星公益真人秀《贏在中國》首期開播,由於節目形態比較新穎,且參加節目的是12個知名商業精英。因此引發了很多的討論與話題。首期節目中,汪小菲打頭陣,向“碧水隊”和“藍天隊”布置了在鬧市區銷售老婆大S代言的飲料的任務。節目尤為引人關注的是發生了不愉快的插曲——汪小菲當場發飆甩手走人,“碧水隊”隊長夏華一度因此委屈落淚。
事件起因:
汪小菲當場發飆,參賽者委屈落淚
根據比賽規則,參與節目的12位大佬分為兩支隊伍——碧水隊和藍天隊。他們各自代表一個環保項目,而根據比賽規則,這12位來自不同領域和行當的大佬,將在舞台上“自相殘殺”。“每一期節目中,都會有一位大佬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給其他人出一道難題,然后其他11位大佬必須根據出題人的要求去完成任務。而在首期節目中,汪小菲成為首個命題人,發布了分為兩個階段的商業考核任務。第一個階段要求,其他十一位BOSS制定針對其名下飲料品牌的銷售方案﹔第二階段則要求這些商業大佬親臨銷售賣場出售產品。
針對任務的發布,兩隊選手紛紛使出各自的渾身解數奮力鏖戰。在裁定勝利的時刻汪小菲幾經思索后最終更傾向於藍天隊的營銷手法,宣布藍天隊獲勝。如此結果使碧水隊的全體成員向汪小菲展開了聲討,而此時汪小菲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后終於忍不住發飆,他把手上的本子一摔,吼道:“我不玩了!我退出!”然后他果斷起身,憤然離場。汪小菲這樣的行為讓現場氣氛立即失控,碧水隊隊長夏華更是當場情緒崩潰委屈落淚。全隊所有人更是表示要退賽,一度讓現場陷入尷尬。
事件升級:
網友稱顛覆對汪小菲的認識
節目播出后,汪小菲在節目現場發飆也迅速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有網友認為“畢竟是在錄節目,汪小菲就算有再大的怨氣,也不能這樣隨意發飆甩手走人啊!”但絕大多數網友都選擇了力挺汪小菲。 而在甩門之后,汪小菲冷靜下來,又和碧水隊進行了長達一小時關於退賽的討論,最后“碧水隊重新返回節目。有網友留言表示:“之前不認識汪小菲,覺得他只是一個不學無術靠著家裡的富二代。但看過節目后反而有點喜歡他了,節目中邏輯思維很清晰,也很爺們。”
對於汪小菲在節目中發飆,《贏在中國》節目總導演王利芬對此作出了回應:“汪小菲作為打頭陣的選手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他有他的委屈和困難,而且並沒有真的甩手走人。在平復了心情之后,立即就回來了,當著大家面承認自己情緒有些失控,碧水隊也由此迸發出驚人的戰斗力。”
吵架作秀:
這些摩擦,是真實的嗎?
一個節目完全逼出了12位老板的真性情與人品,企業家們現場吵架、洒淚,以及耍賴。這些聽起來有點兒“驚悚”。有網友表示,“這是繼歌唱、跳水真人秀之后,中國最新鮮、最勁爆的真人秀電視節目類型。然而,也有不少網友質疑:這才第一期節目呢,就動不動吵架鬧意見的,這些摩擦,是節目組故意設計的吧?
的確,首期節目中,鬧意見、發脾氣的選手還真不少。比如,隊員張斗就幾次對隊長袁岳發了脾氣,還指責他“袁老師沒有真正去做過企業,對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放心,很多事情都想去插手,而且是插手到最下面,直接指揮某一個人去干什麼事,我認為這個是大忌。你現在管所有的問題還缺什麼,不要再管怎麼細的事了。”見張斗對自己大呼小叫,好脾氣的袁岳屢屢面露尷尬。而另一位隊長夏華被汪小菲宣布為失敗方的那一刻,她還流下了淚水。針對部分網友的“作秀說”,江蘇衛視品牌推廣部主管表示:“能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不怎麼上電視節目的企業家,他們不是演員。這是他們作為企業領導人最本能的反應。”身為資深電視人的李靜在接受採訪時,也特別強調,“還真不是演的。因為機器是連軸跟著拍攝的,我們因為任務而吵架的時候,經常就忘記了攝像機的存在,有時候想起來了還專門去擋著攝影機鏡頭,說實話,這上了電視,面目得多猙獰啊!但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吧,還真就忘記了自己是在做節目。”
曲高和寡:
會不會有點“高大上”了?
首期亮相,《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就贏得了業內外人士的一片稱贊,更有電視業內人士感慨,這個節目的開播,讓中國的電視真人秀節目去娛樂化,不再放在唱歌跳舞和藝人身上。然而,也有不少人士對這種節目是否會接地氣,表達了諸多懷疑。有人認為: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稱中國的電視觀眾以“低學歷、低收入、高齡化”群體為主,如此走高端路線的節目,真的會吸引大眾觀眾的眼球嗎?會否陷入曲高和寡的局面?
首期節目開播同時,微博上也引發了精英人群的爆發式關注,進入當晚微博話題榜電視節目類三甲。李開復在養病期間還轉發微博表示“很特殊的節目!”知名電視評論微博“電視眼”評論道:“江蘇衛視今晚開播的《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在真人秀形勢汪小菲尖銳的性格很出彩。”大批認証為企業高管、營銷精英的微博用戶在對節目進行關注,這是以往所有節目中未出現的。
可以從收視人群分析的幾個數據看出精英人群對節目的強烈熱情:25-34歲的年輕觀眾佔據32.6%,相比日常漲幅高達60%, 大學以上學歷觀眾佔37.2%,漲幅高達39%,月收入5900元以上的人群漲幅高達144%。
記者 張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