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淺論新聞語言的平衡藝術

馮芸

2013年11月13日16:27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新聞語言既不同於文學語言,又不同於史傳公文,既要做到准確、具體、簡練、質朴,又要兼顧生動、靈活、優美、親和。處理好新聞語言這兩類風格的平衡藝術,防止單方面地強調一點的兩極化傾向,就要避免“文”而不“實”、逐“新”而不害“真”、把握“實”“真”和“文”“新”的平衡。

【關鍵詞】新聞語言﹔兩極化傾向﹔平衡藝術

新聞語體作為一種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傳統的或現代的新聞媒介向廣大受眾報道新近發生或發現的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時所使用的語體,既具有各種語體普遍應有的共性特點,又有其獨特的個性要求,它是同藝術語體、科技語體、政論語體、事務語體一樣的獨立語體,具有自身的個性化要求。羅遠林先生認為:“新聞語體的特點應該是:准確具體,簡潔平實,通俗新穎。”﹝1﹞這樣的結論很好地概括了新聞語言中“文”與“質”之間的平衡關系。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不斷創新。中外詞匯的強力互滲和詞匯量的爆炸式擴大等因素,對新聞寫作的語言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語言作為承載內容的物質外殼,在內容傳播性較強的新聞消息類文章中的作用不言自明。不同的語言風格會使同樣內容的一則新聞給人完全不同的印象,進而在讀者群中產生不同的閱讀效果,也會極大地影響新聞傳播和接受的效果。《論語·雍也》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深刻地道出了語言和內容、語言自身風格和作品傳播之間的關系,歷來都是備受重視。在新聞語言中平衡“文”與“質”的關系,做到“文”“質”並重,既不因為語言文採的華美而傷害到新聞語言的真實性與准確性,又不因為隻強調新聞語言准確傳達內容而不重視語言的文採與藝術性,使得新聞的語言質實統一,而避免讓人讀起來味同嚼蠟,這在新聞語言中尤其重要。

因此,新聞的語言必須做到准確表達內容而又有恰當的藝術性,在准確性和藝術性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做到准確而不失藝術、藝術而不陷於浮夸是新聞語言必不可少的平衡藝術。而要達到這種平衡,則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避免“文”而不“實”

新聞的基本功能就是准確向公眾傳達具有時效的新聞信息,新聞的第一功用是真實客觀地傳播消息。新聞語言是“通過新聞媒介,向人們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傳播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時所使用的語言”﹝2﹞。其基本要求也是准確,可以說准確是新聞語言的生命,准確傳達信息是新聞語言的首要特性,但這並不意味著新聞語言的美就沒有了價值。新聞語言要在求“實”的基礎上追求新聞語言的“文”,在兩者之間做好平衡,其主要原因如下:

(1)新聞自身時效性的要求。一則新聞的生命是很短暫的,也許今天所謂的“新聞”,到了明天就變得毫無價值了。這就要求一則內容很好的新聞,要在第一時間能抓住讀者的眼球,讓人產生閱讀興趣。這樣才能加快其傳播速度,實現其自身價值。要做到這一點,新聞語言就要對事件發生的時間和空間,以及事件的性質和事件涉及的人物等進行准確描述,不能為了追求文飾辭採,追求語言的藝術性,而把這些要素搞得似是而非,更不能含混不清。新聞語言可以有藝術性,但藝術性應以不影響真實准確傳達新聞信息為最基本的限度,准確性當是新聞語言的首要要求。

(2)讀者方面選擇性的要求。在當前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讀者要從海量的信息中,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有效的方式找到對自己有用的或者是自己感興趣的新聞熱點話題,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人們越來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不容許讀者有太多的時間去做這種選擇。新聞報道要想贏得讀者,就要以最簡潔的方式傳達給讀者最多最需要的新聞信息,一篇新聞要是文辭堆砌、語言繁冗,讀者閱讀半天不知所雲,就很難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抓住讀者,失去讀者的新聞也就失去了預期的傳播效應。新聞對讀者來說主要是求實的而不是審美的,好的新聞應該是字字珠璣,每個字都應該有實際的表達效應,能傳達給讀者想要的信息,每則新聞都力求用最短的語匯傳達最豐富的信息,簡潔充實是新聞語言的又一重要特征。

(3)新聞媒體行業競爭性的要求。信息的發達、傳播方式的迅捷和媒體競爭壓力的增強,都對新聞寫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語言要求。同樣一則新聞,會有多家媒體在第一時間競相進行報道,新聞生命的新鮮性正變得越來越短暫。延長新聞的生命力,拓寬其表現力,這對新聞寫作者的寫作功底及表達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新聞要針對不同的載體和傳播途徑選擇適當的語言。就當下而言,新聞的傳播包括廣播、電視、網絡、報刊等多種途徑,或以語音為傳播方式,或以文字為傳播方式,或以畫面為主配以文字說明或語音解說,每種傳播方式對語言都有獨特的要求。以語音為傳播方式的新聞,其語言應該符合播報朗誦的要求,還要符合播報地域受眾的語言習慣。同樣,以文字為傳播手段的新聞,語言要符合書面語言的要求,而且要根據載體的不同而區別選擇適當的語言,新聞工作者在採寫新聞時隻有選擇最適合自身媒體的語言並打造自己的風格,才能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4)語言本身的活躍性增強。當下人們的創新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新詞匯的爆炸式擴大上,諸如“甄嬛體”“元芳體”“逆天”“神馬”“浮雲”“喵星人”等,人們接受新詞匯的能力似乎已經趕不上新詞匯產生的速度,離開網絡一段時間,就覺得似乎有很多新詞匯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這樣,及時更新語匯,用當下最新的語言反映人們對待事物真實的心態已經變成了新聞工作者工作過程中需要不斷增強的能力。新聞工作者要不斷更新語言,使自己的語言能跟得上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符合時代的進步。

但是這些對新聞語言“實”的要求,並不是說新聞語言就不需要文採、不需要藝術,如果一味追求“實”而忽略“文”,新聞語言就會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新聞語言也不是要死守上述成規,也需要創新、需要適合新聞語言的藝術創造,否則就會變成陳詞濫調。

二、逐“新”而不害“真”

新聞報道首先是要遵循客觀真實的原則。但要在新聞報道中完全摒棄主觀性是基本不可能實現的,這是因為:第一,報道一則新聞的主體是客觀的現實世界中的具有主觀意識的人﹔第二,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對某一則新聞進行報道的這種選擇本身帶有主觀性﹔第三,通過語言的外化使其在大眾傳播的過程本身帶有一定的主觀性﹔第四,語言本身具有的主觀性(即subjectivity),“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度和感情,從而在話語中留下自我的印記”﹝3﹞,這些因素的存在就使得一則新聞完全不帶有任何人的一點點感情和主觀色彩是不可能的﹔第五,不同的媒體面對同樣的新聞一定會採用適合自己的語言﹔第六,時代在發展,語言也會更新。因此,我們不應該也不可能為了追求新聞語言的真實、客觀,而完全摒棄主觀性的評價和語言的創新式運用以及不同媒體對新聞語言的選擇。因此,新聞語言在做好“實”和“文”平衡的基礎上,還要處理好“新”和“真”的關系。

這裡,我們認可新聞語言的個性化和創新與進步,但這些要以不損害新聞的真實性和生命力為前提。當前由於網絡的普及,現代信息世界中的人們有了更加便捷快速的交流渠道,從而也給語言的革新帶來了一個新的不可阻擋的浪潮。在這樣一個平台上,很多網絡新詞匯一夜爆紅,我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甚至跟不上新詞匯旺盛的生命力。同時,新聞點擊率的要求給很多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跟上人們對新事物“三分鐘熱度”的新鮮感和關注度,一些從事新聞工作的人不惜濫用新詞以吸引人們的眼球,從而出現了網絡新聞“標題黨”等現象,也讓人們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海量新聞中很難找到有用的、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新聞語言也追求創新和個性化的美感,但新聞語言畢竟不同於文學語言,雖然二者都要求有語言的美感,但新聞語言本身負載的傳播最客觀真實信息內容的要求,使它在語言的藝術性和想象力等方面有了諸多限制,可以說新聞語言追求的是一種有限度的美感與創新。例如,新聞語言強調多用具體性的動詞,少用修飾性的形容詞﹔要多用具有表現力的短句,少用曲折意義的長句﹔要盡可能地少用感嘆句式和疑問語氣,而多用描述性的陳述語氣……這些都是新聞語言寫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聞工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極力要注意的地方。同時,新聞工作者要以盡可能冷靜的態度進行寫作,盡量避免讓文字背后含有更多褒貶的情緒化傾向,以免影響讀者以自身的價值觀對一件事情做出判斷。

因此,新聞語言必須遵循自身特有的文體要求,不能因為追求個性和創新,就放低對新聞真實性和客觀性的要求,更不能濫用網絡詞匯,降低新聞自身的價值。一味求“新”求“異”,過猶不及的結果必將削減新聞的客觀性。

三、“實”“真”和“文”“新”平衡,才是新聞語言的魅力所在

新聞語言的“實”“真”和“文”“新”兩個方面,就像平衡木的兩端,高超的新聞寫作者,也必定是個平衡新聞語言的大師。任何一方翹起,必定會有另一方落下,隻有兩方平衡,才能取得新聞語言理想的“中庸”效果——而我國古人所追求的“中庸”,絕不意味著平庸、膚淺、無所為,它是一門平衡的藝術,啟發人們執兩用中、無過無不及。

在新聞語言中運用平衡藝術,才能達到“中庸”效果。新聞工作者隻有明白這個道理,並運用在自身的寫作實踐中,才能避免上述兩種傾向。

以第21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作品《“信義兄弟 接力送薪” 信義無聲動神州》中的一段話為例:

回家的決定,是在看完天氣預報后,一瞬間作出的。

剛剛從外面回到天津租住處的弟弟孫東林有些擔心地說:“哥,天這麼晚了,你明天一早走不行嗎?”

面對弟弟的勸阻,孫水林沒有猶豫:“不行,如果明后天大雪封路就回不去了,家鄉的兄弟們還等著我趕回去發工資呢。”

趕在大年三十前給農民工發工資,是孫水林作出寒夜出發決定的唯一理由,也是兄弟倆20年堅守的一個不成文的約定。孫東林沒有再說什麼。

而再次見到哥哥,已是三天后的上午。孫水林靜靜地躺在河南省蘭考縣人民醫院冰冷的太平間裡。太平間外,大雪飛揚,積雪厚達10余厘米。一場車禍,讓他30多年漂泊打工的步履永遠停在了回家的路上,也讓兄弟二人生死相隔。

這只是文章中的一小段,全文毫無矯揉造作的裝飾性語言和吶喊式的感情流露,長短句間隔使用,行文朴素自然,特別是涉及時間、事件、人物的部分都毫不含糊,非常准確,完全符合新聞寫作基本的真實客觀的要求,簡短而朴素的對話,卻使人印象深刻。更為難得的是,“太平間外,大雪飛揚,積雪厚達10余厘米”,朴實的語言,但又有一定的文採,寥寥十幾個字,不用過多的修飾,悲涼肅穆的氣氛自然流露,使得新聞在真實之中又多了一種動人心魄的感召力,增強了新聞的藝術魅力。

又如西海都市報2010年4月17日《“無論你在哪裡 我都要找到你”——玉樹地震災區搜救搶險現場紀事》中的一段話:

11時36分,汪曉剛示意將他拉上來。“可以看到裡面有一張床和一把靠背椅。床上有一床被子,是疊好的。說明地震的時候,這個房間裡可能沒有人。”張濤作出決定,在房屋四角上都打開缺口,讓可以觀察到的空間連為一體。

鋼?、鐵鍬、撬棍……甚至是僅僅戴著線手套的雙手,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在房屋原來的四角上挖開缺口,粗大的橫梁被他們搬開了,碗口粗的椽子被他們折斷了,房頂的木板被他們鏟斷了……13時11分,四個缺口打開了。可是,沒有聲音傳出來,哪怕是一絲微弱的呼吸。

白描性的語言,注重描寫動作,極少用形容詞,隻有結尾的一句是帶有一定文學藝術的寫法。但這些都不影響人們從字裡行間體會到營救工作的急迫和嚴肅,緊張的氣氛扑面而來,強烈的現場感很容易抓住讀者的閱讀神經,很好地做到了真實准確與藝術性的結合與平衡,產生了良好的新聞表達效果。

而當下很多新聞語言出現了空洞乏味和華麗浮躁的兩極化傾向,一方面,一些人過於保守,堅持新聞寫作的朴素白描、質朴無文、客觀冷靜,導致語言蒼白貧乏,使敘述者成為一個冷酷的旁觀者,忽視了新聞語言的藝術性﹔另一方面,很多人為了使一篇新聞報道更加吸引人,增加網絡點擊率,擴大關注度,單方面追求辭藻的堆砌、語言的浮華、內容的新奇,完全不顧新聞事實本身,使新聞內容本身流於低俗、浮夸,追新逐異,究其原因正是忽視了新聞語言的准確性和真實性。這兩種現象表現迥異,但都是沒能正確處理好新聞語言的真實准確與藝術性和個性創新的關系,忽略了新聞文體對語言的獨特要求。

由此可見,新聞語言寫作是一種帶有極強的平衡性的藝術,要堅持“中庸”而不“平庸”的創作原則,新聞工作者隻有本著最客觀冷靜的態度,用心體會二者之間微妙的關系,才能真正掌握新聞語言的寫作技巧,寫出人人愛讀、愛看的新聞作品。

[本文為河南師范大學青年基金項目(2011QK36)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日報社)

參考文獻:

﹝1﹞羅遠林.新聞修辭研究[M].沈陽: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128.

﹝2﹞藍鴻文,馬向伍.新聞語言分析[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89:8.

﹝3﹞沈家?.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4).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